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它的历史沿革、建筑格局和风貌数百年来未曾有过大的变动,如今成为了文化旅游的稀缺资源。
但是,尽管如此稀缺的旅游资源,但却有不少古村,守着金山却错失了其中的闪光点。胡哥走访过的山西吕梁碛口古镇西湾村就是一例。
我国目前共有五批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在中国消失的古村落中弥足珍贵,已经步入旅游开发快车道的传统古村,正在收割着传统古村独有的历史文化魅力的红利。
文物大省山西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就是其一。这个明清时期控制着西北与华北之间经济命脉的商贸码头,曾经大名鼎鼎,如今又焕发了青春,成为了晋西的一个旅游热点。
碛口古镇下辖的各个传统古村,也有不同的旅游看点,同样是游人趋之若鹜的景点。比如说西湾村、李家山村等等。
然而,就在西湾村,胡哥一行却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旅游看点,那就是少有人关注的科举文化之武举文化实物。具体来说就是练功石。
在大家的印象中,西湾村是山西晋商的家属院,自然,它的旅游看点离不开晋商大院文化、晋商建筑艺术文化,以及晋商在村落建筑中的选址布局格局等等。
西湾村就具有这些特殊的看点。那五行命名的小街巷,石头寨墙的城堡式建筑,依山而建的奢华窑洞民宅,以及暗藏其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吸引着游人流连忘返。
至于科举文化的武举文化实物练功石?那是什么玩意儿?和西湾村又有多大关系,为何会成为一个被遗忘的亮点呢?
西湾村是陈氏聚族而居兴建的家属院,距离碛口镇只有短短一公里。在碛口经商的陈氏族人发家后,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修建成了美轮美奂、兼具休养生息和防御功能为一体的城堡型村庄,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保存较为完整。
游客们来旅游,一般关注的点就是陈氏家族精致华美的古民居建筑群,以及和陈氏经商发家有关的文字或实物资料。
比如在最著名的绣楼院上,就有专门的版面介绍陈氏数代族人中的优秀人才,做官的、入选乡饮介宾的比比皆是。这些都是古代科举制度下的佼佼者。
就在这些名单中,有一名叫陈满宾(大约是这个字,没看清)的人,就是武举中的一名。1799年成为武痒生,也就是武秀才,相对于文科的秀才。
到了1804年,他就成了副守府。这是什么官职呢?守府是地方武职中的“守备”一职,为正五品,官阶和知府的副职相当,副守府大约就是从五品官。
明清时期,武官的正常途径也是要经过科举考试的,也就是俗称的武举。为了通过考试,成为武秀才、武举人甚至影视剧中苏乞儿那样的武状元,都是需要以功夫论英雄的。
为了通过考试,平常的武功练习少不了,有一个重要的练习器械就是练功石,而不是大家熟知的刀枪棍棒斧钺钩叉啥的。
练功石长啥样?就是图中那样。这是在西湾村拍到的。你看它现在的模样,谁能认得?还有一块练功石在东财主院外的一个花园里,和磨盘组成了一个石桌造型,别提多别扭了。
关于练功,在西湾村有一处东财主家的家丁护院的练功房,里面还有一只石锁。从科举的意义上来说,石锁与练功石完全不可等量齐观。
陈氏后人中有考取武秀才并取得武官官职,村里也遗留有两块练功石,由此看来,晋商家族中不止有商业人才,大家熟知的科举人才,还有少有人知的武科举人才。
只是,武科举人才这一点,被忽略了,或者是对练功石的不了解,以至于这么好的一个人文历史看点被弃之如敝履。
关于练功石,胡哥以前写过几篇相关文章,是山西上党地区几个古村的,有兴趣的可以搜搜看。
真心希望西湾村的旅游看点能够增加一项关于武科举实物的介绍,那样子,山西晋商的面貌会更加充实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