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被古代印加人称为“粮食之母”。2014年,藜麦产业在柴达木盆地萌芽,经过近十年发展,如今柴达木地区藜麦产业已发展壮大,一丛丛“五色谷穗”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带来了新机遇。
藜麦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食用和种植历史。改革开放后,大量国外的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产自南美洲的藜麦也在这个时期从遥远的安第斯山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一磅重的藜麦曾卖到了几十美元。
科学研究显示,藜麦包含人类所需的所有基本的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的比例和人体完美匹配。藜麦中锰、镁、铁、锌、钙等矿物质营养含量高,可以缓解血管压力,减少心脏病的发生。此外,藜麦是可溶性及不可溶纤维素的优良来源,两种纤维素对调节血糖水平、降低胆固醇和保护心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巨大的差价、丰富的颜色、奇特的口感,让在2010年前后,初次吃到藜麦的民营企业家黄朝斌心中一动,既然这个作物有这么多功效,也具有一定经济效益,那么能不能在国内引种呢?
带着这个问题,黄朝斌到处走访专家,得出一个结论:能种但不好种。藜麦原产于山地,最适合生长在高温差、高海拔、日照充足的地方,我国符合此类条件而又适宜耕种的地方少之又少。看到这个条件,在青藏高原生活过的黄朝斌瞬间就想到了柴达木盆地。
在青藏高原之上的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盛产多种矿物,被称作“聚宝盆”。在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气候恶劣,但在它的东部,却有一片适宜耕种的土地,农耕历史悠久,地势条件较好,正符合藜麦的种植条件。黄朝斌经过认真考察,决定带着种子到海西的乌兰县试试。
“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植物,据说长起来五颜六色的,不少人都跑去田边看个新奇。”种植户马军说。顶着周围群众好奇的目光,一把把来自南美的藜麦种子被撒在了青藏高原的土地里。
一年很快过去,试种圆满成功,部分藜麦品质甚至比在原产地的还要好。收获的藜麦籽粒饱满、光泽度佳、极少发芽、发霉粒,籽粒性状优于雨水较多地区的籽粒,亩产量和质量均高于原产地和国内其他地区。藜麦产业就此在当地“萌芽”。
试种成功后,黄朝斌成立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逐步推广藜麦种植。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加入藜麦种植队伍,当地农户对此热情很高。
“那时,大家一窝蜂开始种藜麦,毫不夸张地说,开着车从乌兰一路向西,路两边都是五彩藜麦。”黄朝斌说。
为保证种植户利益,不少藜麦企业采用了“企业+农户+合作社”的订单式农业形式:在种植初期为种植户提供种子有机肥等生产资料,并提供农技指导,等成熟之后统一收购。这样既能让种植户的辛勤劳动有结果,也能让企业收到有质量保证的藜麦。
乌兰县藜麦产业越做越大。乌兰县农牧和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乌兰县藜麦产业逐步形成了种植、育种、加工、产品延伸、研发、销售“”产业链,并形成以乌兰为物流集散中心,辐射带动全州的产业发展格局。2022年乌兰县全县藜麦种植面积1200亩,总产量238吨,产值达到276万元。
与此同时,藜麦也开始在海西州多点开花,截至2022年底,海西州藜麦种植面积约2.06万亩,产量超过4900吨,产值超千万元。涌现出青海三江沃土、海西海藜、青海高远锦禾等为代表的藜麦企业30余家,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让成千上万的种植户走上了一条“藜麦致富路”。
海西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藜麦产业发展,海西州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扶持经营主体,完善标准体系,培育精深加工,使藜麦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力支撑了海西特色农牧业发展。
有了青海海西的成功经验,藜麦产业逐步在全国铺开,山西、甘肃、新疆等地也开始种植生产。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藜麦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估算,2022年,我国藜麦总产量或达到2.36万吨。
又到一年春耕时,海西州乌兰县柯柯镇南沙沟村党支部书记杜国帅在登记村里每户种植的作物品类时,发现今年村里种藜麦的少了。
种植户王刚告诉记者,收购价格的波动让部分种植户持观望态度,有的选择重新去种植枸杞、油菜等作物。海西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藜麦收购价格由诸多市场因素决定,收购价格有调整也说明产业正在步入正轨,但也应当密切关注,防止出现扰乱市场的行为。
记者走访发现,由于目前藜麦产业相关标准正在探索制定中,市场上的藜麦商品品质参差不齐,导致价格差异较大。
青海省七色麦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顺财介绍,市面上流通的藜麦产品繁多,同样的原色藜麦产品,有的售价近百元,有的仅为十几元甚至几元,消费者往往难以分辨产品间的差异。
“有些产品没有经过色选、清洗、脱皂苷等工序。正常藜麦的最低成本价在十元以上,低价销售的产品,往往没有经过全部加工环节或者没有加工直接销售原粮,不仅影响口感,也会影响整个藜麦行业的口碑。”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迎春告诉记者。
乌兰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刘延安说:“我们希望藜麦产业能够做大做强,让藜麦这种优质食品摆上大家的餐桌。只有尽快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才能让藜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眼下,青海海西州乌兰县的藜麦迎来成熟丰收季。乌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腹地,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阳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适合藜麦种植。[详细]
记者12日从青海省海西州委宣传部获悉,海西州《藜麦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发布实施,旨在推动柴达木盆地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详细]
近年来,乌兰县依托资源禀赋与绿色生态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强化藜麦种植基地项目建设,藜麦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详细]
自2013年试种黎麦成功以来,海西州加快农牧业转型升级,加大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力打造藜麦种植基地。[详细]
E-mail: x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