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将建设城市生态滨河生态景观带285公里、水文化景观节点78处。
水文化产业建设是《烟台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的一大特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市水利局规划建设与水土保持科科长刘延俊介绍,在水文化产业方面,《规划》提出“水润港城,构建高层次水文化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
烟台市“山、河、海、湖、城、岛”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在保障水安全的前提下,以实现“水美、水富、水活”为发展理念,以建设水文化景观新载体、打造水旅融合新路径、构建水农融合新业态、创建水经济循环新模式为主要抓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共建共治将水景观魅力转化为水经济动力,构建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高层级产业体系。
建设水文化景观新载体。以大沽夹河、五龙河、黄水河等河流为重点,以城市规划区段为主要范围,结合生态流量保障、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景观建设、文旅开发和产业创新等,建设城市生态滨河生态景观带285公里、水文化景观节点78处。
打造水旅融合新路径。谋划富含文化元素,集“水利、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水旅融合路线。推动王屋、门楼、沐浴、老岚等大型水利工程资源的单点提升,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核心水景观;依托大沽夹河、五龙河、黄水河等生态廊道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构建各具特色的高品质文旅魅力长廊,创建独具烟台特色的烟台金名片。
构建水农融合新业态。以“水”为源推动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全面升级,打造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用水示范区,在海阳、莱阳、栖霞、招远、莱州、龙口等区域创建生态精品农业基地。加快“水+农产品”的综合产业发展,培育优质特色水生态产品体系,因地制宜推进“一区一业”,打造“乡村旅游后备箱”。
创建水经济循环新模式。推动绿水、净水、活水经济发展。通过改善营商环境、政策制度引导等方式,建好“渠道”引入社会“活水”,将经济为水、水为经济,凝聚“活水经济”发展合力,全面发挥水的基础性资源价值,打造全季节、全年龄段的民众涉水活动空间,为民众带来新娱乐、新活动、新体验,为高层次水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