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9月19日消息:经过一周布展,来自中外艺术家的近60组雕塑作品正式亮相静安雕塑公园。从明天起至12月20日,市民朋友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错峰游园,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
此次展览设置了“城市无界”主展区、“未来无界”雕塑艺术中心展区、“梦想无界”自然博物馆展区、“创意无界”学生实践展区、“心·无界”梅园展区、“文化无界”白玉兰展区。从北京西路一侧的公园一、二号门进入,分别有一条最佳线路串联起了大部分参展作品。
公园的中心大草坪上,取代“城市狐狸”的倒立卡车已组装到位,来自奥地利艺术家欧文·沃姆的《静眺地中海》无疑将成为此次雕塑展中最具互动性的展品,观众可以通过一段楼梯进入卡车内部,穿过黑暗狭窄的箱体到达顶部的观景平台。欧文·沃姆生活和工作于奥地利,20世纪90年代,他的“一分钟雕塑”吸引了广泛关注,“一分钟雕塑”把观众与物体置于一种尴尬或矛盾的关系中,成为令人在片刻间自我反省的催化剂。策展方表示,由于展期内恰逢中秋、国庆双节,为了确保观众的安全和互动体验,届时或将根据入园人数适当限流,而单次登车的人数也将控制在5人以内。
值得一提的是,静安雕塑公园的开放式空间成为雕塑作品最好的展示舞台。白天,在绿植的衬托下,更适合观赏色彩绚丽的作品,市民们也可以适当亲近一些适于触摸和互动的雕塑作品。而到了晚上,公园亮灯后,细节特质被放大,不同材质制作的雕塑作品在光束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也是不容错过的体验。
图片说明:约瑟夫·克里班斯基的作品将于10月20日左右来到上海(效果图)
图片说明:丁浩的作品《月宫》取材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月亮门元素,塑造了一件形似月宫的作品,将一个活生生的山水自然浓缩放置于一个方寸空间之中,超脱都市的喧嚣,塑造一个精致且抽象的壶中天地。
图片说明:《行走的黑豹》是巴西艺术家莱奥波尔多·马丁斯的“猫科动物”系列之一,是被当代国际市场广受赞誉的艺术作品。作品展现艺术家对“力与美”的透析和塑造,在豹子的优雅中,蕴含着生命的强韧和博大,是对自然和生命的礼赞,表达对自然生态的感恩及对动物保护的主张。
图片说明:中国艺术家周力的《環之二》这件作品的线条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都是自由流畅的。它来自周力在模型和现场效果之间的不断推敲和感受,以及反复的修改。每一根线条的形态、位置、都需要在整体的关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最终让气息在不同的线条中往复流动,并构成有节奏的韵律。
图片说明:LAAB工作室的作品《小小星球》,创作灵感来源于万花筒,应用高新技术,重复制作数百个不同形状的多边形不锈钢镜面结构。首先用计算机制作3D模型,然后用激光切割和折迭的手法制作出不同的形状,在镜面涂上薄薄的涂料层来保留原来镜面反射。作品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出千变万化的光线和影像,就像一个绽放的纸花球。
图片说明:美国艺术家伊万·哈罗威的雕塑作品《头头是道》。“头”具有各色的形态,组成部分是多彩的铝制头型和灯泡做的鼻子。每颗头的表情在陶醉、疑惑和惊讶中徘徊,却又矛盾地极具个性;如此,他们所产生的情感张力类似于民俗艺术。
图片说明: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高入云作品《那一天》。是创造的源头的那一天,尝试想象时间起源的瞬间,多个创造者缓慢延伸开的状态,瞬间的姿态暗示万物的浮现。
图片说明:蔡泽滨《愿景》这件雕塑作品来自其绘画作品《愿景》。作品中的形象是一对恋人闭眼祈祷,两个简单的形体,虔诚平和,粗糙浑厚,没有任何过度的修饰。他们头靠着头,紧紧地贴着,像双手合十紧握在一起,孕育希望的种子。创作者借鉴了米勒的经典之作《晚钟》,不仅以此作品向艺术史致敬,还通过作品使绘画和雕塑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产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