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北疆雪原还是南域海岛,无论繁华都市还是大漠荒滩,祖国各地到处都有武警官兵站哨执勤的身影、到处都是他们忠诚守护的地方。近期,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组织了“忠诚守护的地方”主题网络宣传活动,对武警辽宁总队锦州支队执勤四大队凌海中队、武警广西总队桂林支队执勤四大队阳朔中队、武警海南总队儋州支队执勤三大队执勤六中队、武警陕西总队铜川支队执勤一大队4个先进基层单位进行深入采访报道,集中反映新时代武警部队忠诚担当使命、守卫社会安宁的坚强决心和坚定行动,立体展现“人民武警爱人民、人民武警为人民”的宗旨情怀。
四面高墙围起的看守所高处,有两个不足10平方米大小的岗楼,这里就是武警辽宁总队锦州支队凌海中队官兵的哨位。
看守所周围是空旷的芦苇荡,到了夏天,这里的环境可谓“白天炙热烧烤,晚上蚊虫叮咬”。最恼人的是遇上起雾,大雾增加了官兵们巡逻的难度。曾任武警凌海中队中队长的杨毅记得,有一年的大雾从腊月二十七,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三才散去。
官兵们担负着驻地看守所的外围武装警戒,以及属地反恐处突和抢险救灾等任务。中队是一个荣誉众多的单位,曾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5次,被评为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标兵中队”、武警部队“四铁”先进单位。
1951年,部队奉命抽调一排前往抗美援朝战场,在运送物资途中突然遭袭,33人拼得只剩下5人,为完成任务,他们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英雄一排”的故事至今镶嵌在凌海市军事志上、刻印在每名官兵心里,成为中队建设发展的精神之源。
“每个哨位,背后都是责任。”2012年,在一次交接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一名嫌犯在停车后挣脱了民警的管控向街区跑去。哨位上的一名老班长迅速冲出值班室、跨过栅栏,追上50米外的嫌犯,果断出手,一招就将其制服。
在中队官兵心中,“荣誉比生命还要珍贵”。2019年标兵中队考核,中队仅留下炊事班长张伟一人做饭,一不留神,菜刀切到了手上,为了让战友们能按时开饭,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又投入到忙碌的“战斗”中。这次考核,上等兵李金宇在单杠二练习考核中一口气做了168个。
近年来,官兵们多次在各类评比竞赛中摘金夺银,中队先后培养出了党的十五大代表李贺、总队士官标兵王阿南、“深知兵、真爱兵”模范马健、“强军先锋”刘明昊等先进个人。
武警锦州支队凌海中队还曾被武警部队授予“官兵团结模范中队”荣誉称号,“官兵团结”是中队一代代人最珍视的传家宝,中队形成了“把中队当家建、把战友当亲人”“一家人、创家业、传家风”的建队育人理念。
1978年,中队官兵共同栽下一棵柳树,树苗在官兵们的精心培育下,在一个主干上生长出三个枝杈,从此这棵树被取名为“三互树”。如今,走进中队大门,一眼就能看到这棵“三互树”,它象征着互学互帮互教,表达了大家扎根军营、同根同心、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望。
从中队营房到训练场原本是一条坑洼不平的小土路,2013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官兵自己动手把路铺平,用鹅卵石摆出“团结连”三个字。慢慢地,“团结路”也被人们熟知。如今每年新兵下连,都会开展“浇灌三互树,铺好团结路”活动。
“浇花要浇根,带兵要带心,不会带兵就去爱兵。”中队政治指导员李凯说,在凌海中队,战士有困惑难题,所有干部骨干都是兄长朋友。有一次,新疆籍战士斯兰别克心事重重地向班长借钱,又不愿意说出原因。中队干部通过和他家人联系,才得知他父亲生病住院了。战友们第一时间自发捐款,中队为他申请了特困补助,帮助斯兰别克和家人渡过难关。
斯兰别克退役后,给中队寄来一个舵手造型的时钟,他说,“在我困难的时候是中队帮我找准了方向,中队就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舵手”。
2007年7月,中队收到了退伍战士惠兴富的一封感谢信,这位老班长1977年入伍,1980年退役,他在信中讲,中队关心每一名战士,帮助他学文化学技术学做人,官兵互爱像兄弟一样,有了困难人人向前,有了成绩互相谦让,他做梦都想再回中队看一眼。
后来,官兵们就把惠兴富老班长邀请回中队,圆了他的梦。老班长还执意要求在班排宿舍住一晚,重温当年的兵味。这正印证了凌海中队官兵常说的那句话,“进了凌海门、就是凌海人,几年凌海人、一生凌海魂”。
在武警凌海中队,很多官兵把外出叫“出门”,把归队叫“回家”,老兵退役,大家都叮嘱常“回家”看看。在“把中队当家建”的氛围中,图书阅览室没有借书卡,无需提醒归还,没有一本书破旧丢失,还经常多出来不少书;无论是老营区还是新营房,炊事班下水道从来没堵过,看到杂物有人捡、东西损坏有人修、遇到问题有人管。
“团结出人才,团结出好风气,团结出战斗力。”中队长张晨说。近年来,中队官兵不仅在比武场勇争第一,还在实战中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在总队、支队编成内,圆满完成了抚顺清原抗洪、世界园林博览会警卫安保等大项任务,已连续59年被评为先进。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龚阿媛 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孙林元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