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作家约翰·麦克菲曾写道:“我们对待土地的方式表明我们对宇宙空间的了解是非常肤浅的……这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宇宙的发展历程还很短,人类也许还无法理解。人类只能相对地衡量时间概念。”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麦克菲曾写道:“我们对待土地的方式表明我们对宇宙空间的了解是非常肤浅的这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宇宙的发展历程还很短,人类也许还无法理解。人类只能相对地衡量时间概念。”
要想了解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首先要了解人类的过去,尤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类的过去和演变历程。
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地球生命则是在大约30亿年前开始出现。但是最重要的是理解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的相对时间量。为了帮助理解,这里用24小时制的时钟来表示相对时间量。起点是零点,表示700万年前出现在地球上的前人类。第一个人类(直立人)大约在200万年前出现,在时钟上显示是17点7分42.9秒。现代人(智人)大概在20万年前出现在非洲大陆,时间是23点18分51.4秒。中国的人类文明大约开始于7000年前,时间是23点58分33.6秒。
人类发展作为一种动物演变过程在很长时间以来是地球的一部分。也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97%的时间里,我们都是狩猎者或游牧人,不断地寻找适合我们脆弱生命的栖息地。人类是地球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地球也是人类的一部分。我们都要遵守自然法则,尽管人们认为可以征服或远离自然,但实际上我们做不到,任何的尝试都注定了失败。
作为地球进化的结果,我们不仅和地球的自然系统息息相关,而且从狩猎者到人类文明的诞生这700万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生命实际上是一个通过DNA进行复杂生物编码的“软件包”,这个“软件包”决定了我们与地球的关系以及我们在地球上的生存状况。尽管我们的看法可能会不一样,但是DNA表明,整个人类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大约98%都是相似的。
简而言之,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类会做三件事:尽可能长时间的生存下去;繁衍后代,让生命延绵不息;积累促进人类生存和繁衍的财富以及经验。
尽管我们的身体相对脆弱,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现代人还是在过去20万年间勇敢的生存了下来:(1)生存方面:据科学家研究,人类的寿命从早期20岁延长到了现在平均70岁。(2)繁衍方面:20万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的人口数从零激增到今天的60亿。(3)人类在积累财富方面也做得非常成功。
让我们先回到18世纪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也许是地球历史上首次以一个生命种群(智人)开始的伟大过程,它将彻底改变地球的主要自然系统和气候,这一过程也势必成为人类自我毁灭梦魇的开始。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类历史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激增、过度开采资源和环境的不断恶化,三者之间息息相关。1900年地球上只有10亿人;1961年达到30亿人,而这30亿人消耗了地球1/2的可再生资源。1986年地球人口激增至50亿,他们消耗了地球100%的可再生资源。2000年人口达到60亿,同时也透支着地球120%的可再生资源。
自1986年起,地球资源就已不堪重负,出现赤字。人类肆无忌惮地捕捞、放牧、砍伐,原来的绿洲变成荒漠,人类的行为正在改变着整个生境系统。
在美国只有28%的人相信进化论,实际上对于进化论的认识是我们了解自身问题、解决问题所必不可少的。多数美国人开车时过度耗费汽油。他们认为今天的美好生活会一直延续下去。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愚蠢之举。美国人骨子里收敛财富、挥霍消费的欲望彻底控制了他们的生活。这种失去控制的消费欲望是由不断增长才能够生存下去的经济体制所支撑每年必须生产出和消费掉更多的东西,这样,经济才会“健康发展”。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也对这种经济增长和消费增加的模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打着教育公众的旗号,广告宣传逼迫着、劝说着、哄骗着美国人不断地购买和消费。广告已经演变成利用人类本质的艺术和科学宣传长寿、地位和财富来吸引人们的购买欲,实际上这些购买的东西大多数都是我们不需要的,甚至是有害的。
美国人不仅消费了大量不需要的产品,同时还打着促进发展的幌子继续破坏着大量的农田和森林。这种行为极具破坏性,景观设计师,甚至很多知名的景观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常常助纣为虐。美国的消费论短期内对中国而言可能是件好事,因为它促进了中国产品的出口,但是这种情况不能长远发展,而且对整个地球资源百害无利。美国一只占世界人口的一小部分,但它却消耗了大量的地球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可惜的是世界很多地方都在复制着美国这种放纵、浪费、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情况怎样呢?中国不仅经济突飞猛进,同时也正在快速崛起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但是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也存在着隐患。一旦中国的经济发展超过美国,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污染排放、污染物、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对未来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也会超过美国。据中国国家环保总局预计,中国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的污染将导致中国GNP损失12%,这一数字基本相当于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长率。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教授在2006年《TOPOS》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667个城市有2/3缺水,市内和郊区的河流全部遭到污染而且更多中国的人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过去50年间,中国50%的湿地消失了,幸免于难的湿地中有40%遭到污染。四千万农民在过去的几年里失去了土地,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地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增加。像其他地方一样,物质主义也开始在中国泛滥。
尽管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得益于西方科技知识的引进,但这种引进也似一把双刃剑,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也被移植进来。中国正在丧失自己的文化特质。而中国的简单生活方式这种传统文化正是未来非常珍贵的一种资源。扶贫并逐渐改善人们的生活是社会为之奋斗的目标,就像20世纪早期我们开展革命所要做的一样。但是如果中国一旦成为美国这样消费至上的国家,中国将会面临更多的问题,给全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现在全球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太多、消费太多、污染太多,而我们似乎已经黔驴技穷,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生物学家麦克弗森曾说到,“人类的进化看起来并不好,它赐予我们大脑,但似乎这个大脑还是不够大。”
未来怎样?我们何去何从?常言道“未来肯定跟过去不一样”。而这句普通的老话如今则意味深长。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为要想让地球支撑美国这样的消费模式和中国这样的快速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著名生物学家EO.威尔逊认为:如果中国目前的人口达到一般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标准,那么我们至少需要4个地球。当前浪费的消费模式、放纵的发展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严重污染已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那么整个地球将陷入绝境。
科学家预测在未来10到20年间人类将会面临两个棘手的问题:第一个是“石油高峰”。石油是一个有限的资源,当它的生产达到极限的时候,伴随而来的就是产量的不断下滑。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自然科学系教授大卫卓格认为“石油高峰以后,石油的产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管理不善势必引起价格波动,这将导致其他经济层面的波动。”著名科学家和学者都预测当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于石油生产的时候,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是全球经济的崩溃。另外还有一些科学家预测石油短缺势必引发战争,甚至使整个人类文明飞灰瓦解。著名地理学家贾德戴蒙德在他的著作《崩毁:社会如何选择失败或成功》中提出,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挥霍滥用,以前的许多社会和文明早已消失殆尽。而今天更是危如累卵,如果人类仍旧过度地挥霍着地球的有限资源,那将不仅仅是一种文明的衰落,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绝唱。
第二个棘手问题是全球变暖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预测当达到石油的使用高峰期,二氧化碳的排放也会达到最高峰。届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会达到246ppm这一数字表明人类将无回天之力。换言之,如果人类没有任何办法阻止全球变暖,任何科学技术、保护措施和祈祷都将是纸上谈兵。气侯变化继续失控,最后人类将无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自我毁灭。
石油高峰和全球变暖这两个棘手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摧毁整个人类,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水资源的短缺、化学用品引起的疾病、耕地的减少等诸多复杂问题也正在摧毁人类的生存环境。
人们对未来的态度常常是悲观或者乐观。悲观者认为现代人已经开始了无可逆转的过程,我们在以后会像其他物种一样,逐渐的从地球上消失。乐观者认为我们依然存有希望,如果立刻采取保护措施,我们可以阻止人类的灭亡。但同时我们的未来也会和过去截然不同。我们究竟做哪种选择?我们对未来存有什么样的信念和希望?有些人将希望寄予科学发展。
什么是科学?科学在未来中的作用是什么?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曾经说过,科学实际上就是我们理解自然规律的一种方式。很多人认为科学和技术是同一个概念,但它们是不同的。科学是知识,而技术是科学知识在一个特定领域中的应用。科学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催生出诸多问题,像水污染、大气污染、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全球变暖、大规模景观变化以及栖息地的毁坏。科学也使人类进退两难。更好地理解科学、运用科学决定了它是能够帮助人类解决更多的问题还是制造新的麻烦。尽管科学会照亮我们的前途,但在应用科学的同时,一定要遵循自然法则。
更深入地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现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不仅仅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拯救大熊猫、企鹅或北极熊的公益问题,它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为了人类能生存,我们必须利用科学技术。科学是一个工具,我们必须在遵守环境规范的前提下运用智慧有效地利用它。EO.威尔逊在他的《未来的生活》这部书中描绘这种道德规范:我们保护地球家园的这种品德是把自然界中最好的部分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要想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必须要了解它的特性,对它充满热爱和责任感。威尔逊还提到,我们有必要计算一下,使我们的后代过上富足可持续性的生活究竟需要什么下个世纪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才能为人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境营造出更持续的发展。”
人类需要以下指导来完成这一目标:控制、减少人口数量、开发无污染的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费、发展可持续性全球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土地和生态系统、开发全球战略规划。如果我们对未来抱有希望,就必须坚信人类可以预见这种貌似“一切正常”表面背后隐藏的危机,要控制人类的冲动和占有欲是绝对必要的。要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改变,人类就必须具有更大的责任感、决心、勇气和奉献精神。中国红军历史上有著名的长征,而我们现在所做的也是一次“长征”,一次“绿色长征”。这次长征是全球性的,它跟战争没有关系,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是避免战争。它要改变我们人类和地球的关系,强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毫无疑问,做到这点我们必须具有创造性的领导力。我们还要坚信说过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然而,景观设计可以做些什么呢?首先,从比喻的角度来说,景观设计师是一种具有进化性的人群,至少在美国是如此。景观设计的演变就是要满足在现代社会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则会导致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弗雷德里克劳尔奥姆斯特德最有名的作品纽约中央公园给城市居民营造了亲近自然的机会。随着人口的激增,人们逐渐失去自然家园,我们有必要恢复这些家园,使人类重新享受自然家园的乐趣。我们的“基因”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建筑、工程、生物、生态或哲学。
景观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它是人类丰富生活的产物,具有职业的全面性。它可以是科学、是艺术、是理论,也可以是实践活动。与工程不同的是景观设计的方式更加广泛,它不仅强调以一种整体的方式来利用科学和艺术解决问题,同时设计还要合乎自然规律。工程更加直截了当地利用科技解决问题,而这种解决问题的手法常常是目光短浅、无视自然规律的。
景观设计从它的定义来讲应该是动态的有机体。这种独特全面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未来问题。当然景观设计师只是一个很小的群体,但是这个小群体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景观设计师的星火已经开始燃烧,势必席卷整个中国。
尽管景观设计师这个职业涵盖了艺术和科学,但它今天更加依赖于艺术,打破了二者之间的有机平衡。景观设计师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科学城市科学和人类栖息地的科学而忽视了直接适用于我们工作的现有的生物科学和行为科学。过分地追求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考虑更多的是它的形式和时尚性,而完全忘记了景观设计最主要的职责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环境。景观设计师们似乎更注重景观的比喻意,而没有想到它到底能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环境。景观设计作品永远是艺术以及艺术的表达方式,当然艺术的营造是主要的人与自然的交流方式。但是景观设计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要生存下去,就必须结合科学,帮助人类生存下来。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本性中最强的力量。它不仅对于我们的生活、繁衍和积累是必要的,而且对人类的交流也至关重要。艺术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必不可少,但艺术本身并不能取代景观设计。俞教授在这方面的观点非常犀利:首先如果景观设计要成为一种保护人性的职业,使土地、人、神融为一体的话,那么它应该考虑其根源是什么。我们必须找它的根,将这个职业视为生存的艺术和土地的美容师,而不仅仅是娱乐和园艺艺术那么简单。
中国景观设计师的地位十分特殊并且非常重要。原因非常简单,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中国将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主要的角色。第二个原因是中国人在历史上已经展示了团结一致,出色完成任务的能力。中国现在的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更注重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私利。中国著名的诗人艾青曾说过:“忠实于祖国的中国人,请带给人类以慰安的消息。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给世界带来丰厚财产,如印刷术、罗盘、茶叶、丝绸、火药等等。许多人认为艾青描述的是中国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而我认为他的诗中描述出中国带给人类最大恩赐,那就是希望,对未来的希望,对人类生存的希望。
作者简介: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理事(FASLA),美国注册规划师(AICP)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楼)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层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