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连云港市开发区大浦公园如期完工,昔日盐滩出现又一座城市公园;在赣榆和安湖及徐圩新区云湖畔,两处大型滨海湿地生机盎然。站在不同城区的绿地放眼望去,产业集聚区、品质住宅区合理划分、活力满满,绿色已成为港城颜值与实力并存的最美底色。从排盐爽碱、遴选适生植物到主动为盐碱地原生植物留足空间,历经多年探索与实践,连云港市走出了一条盐碱地园林绿化新路径,城市园林景观蓝绿格局焕然一新,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新局面。
作为沿海城市,连云港市城区土壤含盐量明显偏高,一度被列为园林绿化禁区。多年以来,连云港市借鉴浙江、天津等省市经验,在重点宜绿地块排盐爽碱,遴选出上百种耐盐植物,在海陆之间打造出了“绿色奇迹”。截至目前,连云港市园林绿地已超过89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2.7%。今年计划新增园林绿地100公顷,升级改造绿地50公顷。总面积8.8公顷的大浦公园是其中重点园林绿化工程之一,也是年度盐碱地园林绿化重要攻关项目。出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考虑,在排盐换土和栽植适生苗木之余,其北部近4公顷的湖区周围并未实施大规模换土,这不仅为湖畔碱蓬、芦苇等原生植物留足了空间,也成为节约型园林的又一成功实践。
事实上,类似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尝试并不少见。作为重度盐碱地,赣榆区和安湖湿地公园在栽植适生园林苗木之余,同样为芦苇、水葱等水生植物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在距其不远的白鹭湿地公园,园林苗木仅在园路及面积较大的湖心岛出现,耐盐碱的碱蓬、芦蒿、芦苇及众多水生植物成为原地的主人。项目建设过程中,两大城市公园建设者不仅节省了大量资金,其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植物群落,也为海量过境候鸟提供了上佳栖息地。在连云新城,其滨水区绿化则在更大范围内保留了原生的柽柳、芦苇及其他地被植物,从而为城区构筑了崭新的生态屏障。
追求港城园林绿化特色,不能忽略盐碱绿化的本色。市住建局绿化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片面追求特色通常需要付出更大成本,而原生植物的合理保留,辅以微地形整理和适度造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位于徐圩新区的连云港石化基地末端,有一条长约2公里的特殊河道,作为生态湿地公园,河道两侧长有少量小乔木,河岸及水中则生长着成片的芦苇、香蒲和篦齿眼子菜等水生植物,形成了疏密有致的“水下森林”。这条“绿丝带”是新区东港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工程,是徐圩新区建设的生态安全缓冲区,也是新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盐碱地绿化的典型实践成果。责任单位还尝试绿化物的循环利用管理,将部分水生植物作为全国同类湿地的种苗,并将清理的水生植物作为能源物质、肥料等进行利用。
市开发区创智绿园占地16公顷,是老盐田绿化的点睛之笔,项目在先期实施科学排盐、阻盐的基础上,通过水生态处理、蓄水防渗防盐和透水铺装使用等多种手段,建立起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系统。如今,这里已长出大片的艳丽花草,成为园区最佳休闲场所,并入选全省首批“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绿园及周边宜绿地块保留的原生植物,大量撒播的波斯菊、金钱菊等自繁花卉,同样体现盐碱地绿化的本色。
由昔日盐滩变身工业集聚区,徐圩新区城市绿化远不止石化基地的生态湿地公园。新区云湖公园占地74.8公顷,其地面低于海平面2米,土壤含盐高达10‰至30‰,项目排盐爽碱的创新做法同样可圈可点。建设者利用盐场原卤水池进行改造,形成了46公顷的景观水体。湖体改造又堆高了湖滨地块,为自然排盐爽碱创造了条件。人们还选用了苦楝、白蜡、柽柳等耐盐乡土树种,体现出项目对原有自然环境的尊重。其湖心岛占地5公顷,全部采用盐碱土挖湖堆岛,岛上土壤通过雨淋等手段自然改良,其种植层土壤含盐量从15‰降低到了目前的1‰以下。节约型园林为产业工人带来了最美的绿色享受。
徐圩新区疏港大道不远处,大片的光伏产业区与成片的防护林相接,防护林中落羽杉、白蜡和石榴长势喜人,林下地被植物十分丰富。据介绍,当初光伏产业区适量挖土,堆高了防护林区的地势,造就了自然排盐的最佳条件。港城盐碱地绿化成果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密不可分,也凝聚了市内外园林专家和广大建设者的辛勤汗水。在城市盐碱地绿化中,连云港市已由技术输入地向技术输出地转变。在连云新城,由市金海岸公司研发的“一种土壤快速洗盐的方法”还获得国家专利,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建成区园林绿化,也可在国内其他盐碱土壤植物培育中推广使用。保护生态岸线,焕新蓝绿格局,港城园林绿化专家和广大建设者一直在努力。(部分图片由王健民提供)
9月2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合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中国生产力促进协会数字经济工委会协办的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体系研究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发表致辞。
未来颠覆性技术,特别是食品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重新定义食品行业,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改变这个行业的市场规则,而我们应该积极迎接这样的改变。
这些发现或有助开发实用的室温超导体,并可理解量子气体模拟——一个结合量子光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领域。
张甘霖的学生、土壤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说,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
《三体》成为世界走近中国的一份路引,更是展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内容为王”仍然是基本法则。
“三项改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路演现场,迈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黄河孕育了千年文脉,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打造数据中心、讲好黄河故事,有利于全景式呈现黄河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创新黄河文化表达方式。
月亮很近,抬头就能望见阴晴圆缺;月球很远,需要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跋涉。中国探月20年,也拉近了星辰大海与普通公众生活的距离。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与氢能技术呈现显著融合趋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助于推动其在氢能技术方面的创新产出。该文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氢能技术当前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也为推动氢能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从汽车钎焊铝箔的“门外汉”,到“摸着石头过河”开发出相关产品……郭飞跃在创新路上,不服输、敢打拼,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近日,郭飞跃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讲述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潜心研发汽车钎焊铝箔产品的艰辛历程。
不仅是在兰考,在“齐鲁粮仓”,稻菽飘香、鱼跃莲池、瓜果盈枝都离不开科技加持的精细气象服务。
天线飞转、屏幕闪烁、无形空间、电波交织……陈杨受邀参加红蓝对抗演练,充当“磨刀石”。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