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 2002 年,是景观及城市规划设计领域首屈一指的国际性权威刊物。

  以繁荣景观创作、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以“时代性、前瞻性、批判性”为办刊特征;以“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为编辑定位;关注国际思维中的地域特征,即用世界的眼光来探索中国的命题。

  详尽的信息、敏锐的市场触觉、清新的风格,在众多同类杂志中独树一帜,为景观设计师丰富和完善设计作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为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等提供了专业化指导并产生深远影响。

  风景园林领域的园林研究不仅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价值与思想内涵,也须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视野、成果和方法展开新的探索;还要结合当代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探讨古代园林思想和创作手法的当代转译,使其艺术和文化价值得以弘扬,中国传统园林的生命力才能够永远延续。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第一自然、第二自然还是“第三自然”,无论是有特殊价值的景观还是普通的日常风景;今天,景观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与记忆,成为所有人的文化景观。我们身处其中、参与其中,诗意地欣赏、描绘、再现,并与它一同迎接未来的发展变化。在反思现代性甚至后现代性的同时,我们越来越关注它,以期寻回人类渐已丢失的文化景观——诗意大地。

  城市河道对城市雨洪调蓄、内涝防治和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城市河道往往也是城市泄洪排涝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城市海绵系统的终端;城市河道还承担着城市绿色生态廊道的功能,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此外,河道连接景观斑块及城市内外自然系统,为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生存和繁衍的场所,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又在山顶重逢。”风景园林作为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的应用性学科,在面临更加多元、复杂的人居环境问题和挑战的当今社会,亟需不断丰富和更新风景园林行业的技术手段。数字景观则为推动行业发展、促进科学与艺术的重逢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生态修复和棕地改造中,关注点不仅来自于更新后的环境,也来自于更新过程本身。尊重生态原则,因循地理逻辑,把握植被演替规律,构建植物顶级群落及优化生境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活化绿地空间,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提供思路和借鉴。提高生态的供给、调节与服务功能,并结合城市现状提出缓解资源紧张、生态恶化、景观单一等诸多矛盾的根本对策是我们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