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释义,博,大通也。雅,言正也。博雅乃求是之道,亦浙大办校之初衷。自求是书院开学以来,课程“中西兼学”,兼总条贯、知至知终之风气一以贯之。作为勇立时代潮头的新青年,作为求是精神的传承者,你是否愿意分享自己在博览古今典籍时产生的真知灼见?是否愿意跨学科、跨文化做出探讨?

  故浙江大学团委开设“求是博雅”通识读书栏目,长年向全校接收来稿,不定期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优秀的读书笔记,并在每年年末汇编《博雅集》,以学生节为契机向校内学生推广。

  在语言表达上,作者基本沿时间线描绘社交媒体源流发展,灵活地将历史不同时期的社会事件(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等)与社交媒体的各个相关议题 (创作者与读者互动,媒体管控等)联系在一起,表达较为通俗易懂,挖掘出许多媒介史上的趣事,故事的呈现使得了解历史的过程趣意盎然。

  在研究思路上,作者遵循了新媒体研究的历史维度和新闻传播史研究的现实取向,对社交媒体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回溯,为读者揭示了人类传播的社交属性,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古今对线世纪为了加快对书籍的手工抄录,发展出把书分为好几部分让好几个人同时抄录的办法,这与现代用户间转发文档的系统釆用同样的组织结构;伊丽莎白一世的宫廷中想高升的年轻廷臣如果有诗才,就有机会出名并获得晋升,这与今天有些人利用发推特成为名人,找到好工作,或得到写书出版的机会类似。作者力图为我们展示当今的社交媒体实际上是对古老的社交基因的传承的图景。

  在研究视角上,作者以社交为视角,以人为中心,具有创新性。我国在新闻传播史研究中,无论是报刊的革命主义范式、民族国家范式还是现代化范式,主要凸显媒介在社会变革中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最终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认识停留在“大众传播就是社会性的传播工具”(姚靖,2017)这一个层面上。这种社会性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大众传播被纳入政治斗争、政治革命和政治发展进程中,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斯丹迪奇指出各个媒介的出现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和拓展人际关系的体现。作者的写作进入到微观的个人层面,以人为中心,书中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产生的社交媒体都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信息分享的基础上。在印刷机发明,新闻已经开始批量化生产的时候,手抄新闻的方式仍未消失,原因之一是手抄新闻在通过私人社会关系网传送的过程中,传送者可以加入评论等再进行分享。作者启示我们重视传播的人际性与社交性,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信息传播。

  阅读完本书后,我也发现本书有一些不足。作者结合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对过去进行了审视,将今天社交媒体的参与性、开放性等特点套用到对过去媒体的理解上,从而有意识地寻求支撑自己论点的历史论据。这种思考的方式虽然新颖,但这种预设的立场容易造成对史实的片面化构建,仅凭现代媒体的发展来论述过去的现象、事件,难以对媒体作出全面的评判。

  此外,作者对社交媒体、互联网整体持乐观态度,而对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存在消极态度,认为它们是“社交媒体的反面”,强调人们的被动消费。但这种立场忽视了大众媒体在推动社会进步方向上做出的贡献,论述可以更为全面。

  在作者描绘的历史中,我最感兴趣的是17世纪以来咖啡馆成为信息交流中心的部分。与现代咖啡馆以休闲为主的功能不同,在17、18世纪的欧洲,咖啡馆是自由谈话和交流思想的场所,在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讨论,无数文学巨作、哲学思想、科学理论都是在咖啡馆中萌芽甚至成型的。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在18世纪,欧洲出现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 (bourgeois public sphere ),人们可以在公共领域中自由而广泛地讨论文学、哲学以及时政。在哈贝马斯看来,当时公共领域主要有三种“机制”,即咖啡馆、沙龙和宴会。(Habermas, 1991 )在这些场所,人们可以暂时抛开身份和地位的差异,无拘无束地谈天说地,议古论今。正如斯丹迪奇认可的,人们毫无疑问愿意在咖啡馆讨论知识性的问题,顾客的眼界得以拓宽,对时局的认识更 加深入。那么,现有的互联网在超越了空间的局限之外,人们在网上的讨论究竟与以前人们在咖啡馆的讨论有何不同?

  哈贝马斯口中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平等交往的理性空间,但这样的空间带有理想化色彩。当下互联网的开放性、公共性带来的是人们交流方式的一种转换,从原先地域性交流转变为以共同兴趣和偏好为基础的交流(陈红梅, 2015 ),但是思想的激荡形成最终真正能够变革社会的思想需要的仍是高质量的传播,换句话说,是精英阶层的交流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郑元景, 2015)。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称电视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读文时代”,走向“读图时代”,认为读图的直接和非线性的叙事不利于培养理性人 (刘肖,2007)。

  因此,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过于理想,尼尔•波兹曼的分析有合理之处的背景下,虽然社交媒体对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所影响,但是培养理性人或者良好的公民不能仅诉诸社交媒体。我们不否认社交媒体所发挥的高效传递信息、促进交流的作用,同时需要辩证看待社交媒体,在合理管控、合法范围下发挥其作用。

  如今,互联网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场所。身处互联网的洪流中,我也在思考,如果说传统媒体是社交媒体的“反面”,现在的社交媒体是对人们社交天性的释放,人类天生就喜欢分享评论,那我们还需要传统媒体吗?我认为是需要的,传统媒体具有优势,他们对内容的严格把关,能产生更高质量的内容,例如传统报社推出的热点新闻和深度报道,仍然受到许多读者的关注与喜爱。此外,新媒体的权威性还有待增强,深度报道缺失、信息混乱等问题都需要逐步改进与完善。其实,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是互补的关系,在市场需求和全球潮流的驱动下,媒体融合是整体趋势,如何带给用户更深度的内容、更便捷的交流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本书其实内含了两本书的内容,即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 媒介生态学奠基人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的前两部:《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学生以《娱乐至死》一书为主来讨论。

  《娱乐至死》一书在美国首次出版于1985年,当时互联网还未普及,美国逐渐步入电视时代,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波兹曼敏锐地观察到了主流媒介的变革对大众以及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 碎片化的结论。在书中,他分十一章详细论证了美国人在电视机的统治下如何把宗教、政治、教育、新闻等等一切都娱乐化的现象,并对信息媒介被电视定义、趋向于娱乐化、一切生活方式都走向娱乐、群众逐渐变成娱乐的附庸等种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乃至批评,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认识到媒介危机。最后,他引用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的论述,在更深层次上指出:“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波兹曼在书中也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 “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等一系列论题并进行了论述,进一步完善了媒介生态学理论。

  书中尼尔·波兹曼对当时美国社会现象的敏锐分析和深刻批判如雷贯耳、 振聋发圖,对我来说犹如醍醐灌顶,引发了我的无限思考,由于篇幅有限,以下选取部分与媒介危机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一、波兹曼在书中提到:“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严重的退化。”他指出,为了吸引观众,电视节目进而作出一些新鲜刺激的调整,不断地制造奇闻异事和娱乐噱头来博取观众的眼球,这大大埋下了媒介危机的祸根。电视一 味地降低品格追求收视,严重丧失了公众话语权,这实际上就暗藏着媒介危机的隐患。

  思考:这种危机的出现,可以说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从印刷术时代发展到电视时代,这必然是长足的长进。相对于电视时代,在印刷术时代,由于传播成本过高,所以传播的内容所体现的理念是不服务于或更少服务于市场经济的,也因此大众从社会传播活动中所了解的主要是其展现的较为理性的和逻辑性的一面。这我联想到了 《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提到的关于“童年”概念的诞生的论述,即“童年”概念的产生源于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的文化鸿沟。那么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提到的,印刷术时代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理性、秩序、逻辑性这些显性特征是否也可以说是由于印刷术发明所形成的信息等级制度在那个时代化为了一张精英文化向下可名正言顺地传输而其他信息却被合理阻挡的过滤之网而造成的假象呢?

  随着时代进步,电视时代的到来使得传播成本降低,而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是给无所不在的市场经济,也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以可乘之机,肆意蔓延,而所谓的理性主义是否能抵挡住这能够穿透一切的资本的力量呢?反观如今社会,令人深思。

  二、媒介生态学先驱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指出:任何媒介都可以看做是人类自身器官的延伸,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都是源自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一译作:一种新的尺度),而人类自身器官的任何一种延伸,即任何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都会导致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麦克卢汉认为在信息传播中最为本质的东西不是传播内容,而是传播媒介,强调了媒介形式也就是媒介本身的重要性。

  波兹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 “媒介即认识论”的观点。他认为,媒介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而“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

  思考:我对这一点产生的思考来源于《童年的消逝》一书,我起初试图从反面来反驳波兹曼的理论:电视上播放的内容其实也需要对文字的理解与掌握,儿童虽然能看到或听到,但不一定能懂。(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它的内 应该是下一级媒介,儿童获取到的是下一级媒介?)儿童获得与他生理年龄不相称的经验从而违反正常的成长轨迹(从来如此,便对吗?),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儿童的教育和生长规律也会发生变化?

  而深入品味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观点过于片面而缺少知识性,而实际上,在波兹曼看来,“童年”的变迁乃至消逝,是一个轻视读写能力、放弃文化秘密的社会对于儿童生命的直接戕害。他在该书的引言中说道:“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伪成人的劣等面,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

  最后引用给我触动最大的一段话作结尾并以此共勉,即作者在本书最后一章中写到的:“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博雅集》将常设美学与诗歌、古与今、东与西、人文与科学、社会与个人等栏目。投稿者可自行选择主题,体现阅读思考与自我见解即可。

  1.阅读细致、思考线.作品不限于书评,由阅读启发而成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或文学批评皆可。

  审稿周期为三周,作品得到录用的作者将获得价值200元的书店图书券一张和《博雅集》一本。奖品在每个长学期末统一发放。

  “小”同学也能有“大”作为 浙江大学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启动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基层团情 “青春迎校庆 艺在西溪里”文化节系列主题活动精彩回顾

  报名得亚运专属徽章丨志愿者国际素颜提升计划!英语口语、写作,名校解读……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