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冬残奥会逐步走进人们视野。“景观中的景观”成为延庆冬残奥会颁奖广场的一大亮点。

  2021年6月,首都师范大学接到冬奥组委任务,参与北京冬奥会形象景观设计项目工作。项目包括:首都体育馆、延庆冬奥村、延庆冬残奥会颁奖广场的形象景观设计。经过半年紧张工作,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团队圆满完成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形象景观设计任务。

  延庆冬残奥会颁奖广场的形象景观设计由首都师范大学项目景观设计负责人、首都师大视觉设计与教育研究所所长李中扬教授团队承担,包括张通、李僮视觉总监和多位研究生组成。

  为了更好服务于冬残奥会,方便残疾运动员就近领奖,冬奥组委特将世界园艺博览会原址建筑开辟成为冬残奥会颁奖广场。李中扬教授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对世界园艺博览会原址建筑进行转换,在原有建筑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形象景观设计方式去进行整体改造,融合并形成“景观中的景观”,突出视觉亮点,达到借景添彩的效果。

  “我们在大门入口、运动员等候区、围挡、媒体工作区等区域,重点考虑残疾人特点,方便、简洁、顺道。尤其是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让残奥运动员感受到颁奖的全过程,体现东道主的友好和真诚。同时,利用好人机工学原理,让残疾运动员颁奖路线和等待区,合理、安全、顺畅。”李中扬说,“让残奥运动员通过形象景观的引导,保证运动员快速进入他们要去领奖的地方。”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2月20日落幕,延庆冬奥村形象景观也正无缝衔接冬残奥会,迎接冬残奥会的到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延庆冬奥村形象景观设计负责人张彪教授介绍,首师大延庆冬奥村团队设计了清晰连贯无断点的形象景观与识别转换。“观念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硬件设施无障碍、服务无障碍”,让世界各地运动员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期间有一个美好的无障碍体验。

  延庆冬奥村形象景观设计项目团队,由张彪教授、江寿国副教授、谢明洋副教授及研究生共同组成师生团队。

  延庆冬奥村山地建筑的复杂性使得冬奥村的空间形态特别丰富多样,交通流线错综迂回,功能空间模块布局相互渗透,这些都为环境形象景观的设计带来了独特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设计团队更多地思考,如何让景观色彩、元素更好地与山地景观相融,体现出万物和谐共生的传统智慧和环保简约的国际理念,如何保持环境整体的恢弘气势同时又能在生活空间中营造出温暖宜人富有文化气息的感受。

  通过多次深入现场考察分析场地环境信息,设计团队首先细致调研了冬奥村赛时使用的具体功能需求,包括防疫、抵离、物资运送、临时活动等各种情况预演,梳理出合理的交通流线和运行区、商业区、居住区3个主要区块,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应用不同的色系和设计元素,以保证赛时冬奥村内空间动线清晰,人员生活高效便捷;其次,根据流线规划反复推敲视觉形象景观节点的布局和主次关系,力求空间节奏张弛有度,疏密得当,突出各个空间的不同氛围;然后在空间设计过程中经过大量探讨与修改,将冬奥会核心形象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如“千里江山”“冬日冰嬉”“火树银花”等灵活结合转译为现代设计语言,在运动员的非赛时生活环境中营造出“活力、温馨、浪漫、舒适”的氛围。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时间恰逢中国春节到来,团队在环境景观设计时,考虑增加公共空间的活力和互动性,如居住组团休息区突出家的氛围、在餐饮休闲空间应用灯笼、吉祥物和中国结等元素、在古村落遗址区结合元宵节花灯廊道、许愿树等景观小品营造丰富的景观空间层次,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得到了入住运动员的喜爱。

  经过几十次的设计修改,最终团队师生共同完成了延庆冬奥村6个居住组团、一个商业区、一个运行区及两个亮点景观的设计任务,近300页的500个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北京冬奥组委和延庆冬奥村村长会议审定。

  冬奥会期间,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共涉及18个竞赛单元,包括花样滑冰12场、短道速滑6场,训练约364场。

  首都体育馆始建于1968年,至今已有54年历史。场馆空间功能较老,如何通过形象景观设计将各个功能空间串联起来;老场馆外形结构复杂,体面较碎,如何进行形象景观设计……是摆在首都师范大学项目景观设计负责人、首都师大视觉设计与教育研究所所长李中扬教授团队面前的难题。他们多次去现场踏勘、研讨,最后,在不改变整体外观的基础上,用主视觉形象吸引大众。在确定核心图形的基础上,利用红白色渐变方法去突出整体,在色彩上,红色代表激烈比拼、喜庆热闹、节日气氛。白色代表冬奥特征、冰雪形象、洁白雅致。通过强烈的视觉效果,引导大众迅速找到出入口。同时,这套设计方案简洁大方、节约成本并方便制作与安装。

  作为中国队争金夺银场地,形象景观设计如何完善中国元素,也是李中扬团队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国际奥组委和北京冬奥组委规定使用的核心图形和色彩规范内,运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核心理念和视觉图形,让比赛场馆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窗口,形成世界奥运、中国风尚的民族气派。”李中扬介绍说,“例如场地四级围档的中国风景核心图形、中国汉字、千里江山图、大红灯笼、奥运吉祥物、冬奥主题海报等。”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除平时教学工作外,美术学院的师生团队利用暑假、周末加班加点完成工作。在项目设计中,方案经历了多次反复修改,但团队成员毫无怨言、随叫随到,耐心细致做好每个项目环节,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形象景观设计的相关任务。

  “参与冬奥会项目设计,是在重大设计项目中检验学科建设和专业能力,确保设计项目真枪实干、勇于创新。”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常建勇说,学院坚持在服务国家重大设计任务中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贡献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张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