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巨大的生态综合体,涵盖道路、绿地、水体等环境要素。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不断恶化,极端天气、自然灾害、传染病等突发事件频发,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韧性城市”建设。公园绿地的景观韧性是“韧性城市”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且符合“人民城市”建设要求,其目的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健康、可持续景观空间载体,以满足城市生活多方面需求[1]。通过徐州市子房山山体公园实践,总结“韧性景观”设计手法,为其他山体公园设计提供借鉴。

  韧性来源于工程上的韧性概念,即“恢复到原始状态”,用于描述系统承受扰动后恢复原始状态的能力,后被加拿大生态学家应用于生态学学科,再扩展至城市研究领域,“韧性”建设的重要性逐渐映入人们的视野[2]。

  韧性景观指景观作为生态系统,在面对不稳定外部力量(如干旱、洪水、地质灾害、污染等)时的适应、恢复和治愈能力。其通常具有两方面特性,一方面是遭受扰动时具有抵御外力的刚性;另一方面是在过度形变后快速达到平衡的恢复能力,即在外界扰动下保持动态平衡。韧性景观通常分为生态韧性和社会韧性,体现在多样性、连通性、兼容性、自适应性、冗余性、公众参与等方面。

  山体公园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托原状山地条件建立的公园,属于公园绿地范畴。其显著地形变化是区别于其他公园绿地的主一般平地公园,其整体环境受扰动较小,保持了较高的地带性自然特征[3]。

  基于山体公园空间形式的特殊性进行“韧性景观”系统塑造,从整体空间布局、生态链设计、设施设计等方面构建山体公园空间韧性,以此提高山体公园的承载能力与应变能力。

  1)塑造“多中心性”韧性城市的重要环节  城市韧性由依靠韧性网络的多个子系统节点组成,山体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其景观韧性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生态系统韧性,维持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生态平衡。

  2)提高山体公园的韧性防灾能力  “韧性景观”旨在将人工环境融入大环境,把自然或人为干扰视为景观影响的一部分,其采取“和谐”手法使绿地在自然与人为干扰中保持动态平衡,以更好抵御和适应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4]。

  3)发挥山体公园的生态系统功能  山体公园是城市“生态绿肺”,建立“韧性景观”系统可使山体公园更好发挥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热岛效应、平衡山体碳汇等生态系统功能,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

  4)增加山体公园的社会、文化效应  山体公园是城市文化传播、信息传递的空间载体,也是城市人文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山体公园的文化韧性可提升公园文化在城市中的吸引力。同时,山体公园建设秉承“韧性景观”理念,有利于公园景观要素相容互补、相互协调、相互保护,从而延长公园的使用寿命。

  子房山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西北角,海拔127m,与云龙山、九里山、户部山并称徐州四大名山,以“兴汉三杰”中的张良(字子房)来命名。子房山原名鸡鸣山,传说楚汉相争中张良曾命士兵在此吹箫散楚兵,遂更名为子房山。该地也成为徐州古代八景之一——“子房箫声”,成为千百年来征战厮杀、以计退敌的绝唱。子房祠遗址是现状公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景点。

  子房山山体公园总规划面积约21hm2。山体森林植被是由20世纪徐州大规模荒山造林中栽植的大面积侧柏林发育形成,由于当时造林密度大、树种单一,历经70余年,侧柏林分大都表现出长势差、病虫害严重、生态效益低等弊端。由于山上土层薄、贫瘠,保水保肥能力弱,且局部坡度较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山体公园周边的居民经常前往公园休闲健身,自建多处林间运动场地,部分林下空间遭人为踩踏、破坏,成为林间裸地。且现状山体公园的登山游径较为单一,配套设施缺乏,文化资源展示不充分。

  1)优化空间  随形得景,顺其自然。根据子房山山体公园的坡度、坡向、高程等地形地貌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形态并进行山体修复;选择合适的开发建设空间进行整治美化,优化现有场地缺陷,合理利用山体资源。

  2)游径畅通性   因势取路,连通成环。根据山势地形条件及游人游径,合理选取登山路径,连接主要景点空间与林下休闲空间。园路局部成环,形成山腰下“山林漫游环”与山腰上“森养乐活环”。陡坡、沟壑等复杂地段避免修建过宽的登山步道与场地,以防人工建设对山体自然环境产生较大扰动与破坏。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区域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

  3)空间可达性  加强子房山山体公园与城市界面的空间衔接,在公园邻近周边居住区的位置增加出入口,提高可达性,方便居民紧急避灾避险。加强内部登山步道与人文景点空间、林下休闲空间的联系,在景点与避灾空地之间增加便捷灵活的避灾路线,使受难者快速到达避灾场所。

  4)空间冗余性  在子房山山体公园中预留多处平坦开阔的空地,即“冗余空间”,发生灾害时可作为紧急防灾避难场所及灾后救援用地,提高其空间利用的复合性,实现山体公园“平灾结合”。

  1)建立山体海绵系统  依据山体地形分析山体雨水的汇水分区,计算各汇水分区的径流系数,再针对性地进行海绵改造;利用山体公园的山脊、沟谷、地势低凹处等区域形成散点式雨水收集区;利用场地空间、道路线性空间设置与明沟相结合的隐形雨水收集设施,使雨水汇入旱溪、景观水体、调蓄模块等海绵设施,形成具有韧性的海绵系统,以改善子房山水土流失情况。将海绵措施与山体景观相融合,满足海绵指标要求的同时美化山体公园环境,提升景观效果。

  2)山体植被优化  山体植被优化需遵循“保护优先、循序渐进”原则,即以山体植被自然演替为主、人工促进为辅,尊重子房山现状林相,保护现有山林植被风貌,加强抚育管理,对病死树、生长较弱的杂树进行疏伐,改善生态环境[5];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在原生植被基础上新增乡土树种,打造混交林,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丰富山林季相变化,增强山林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遵循“景观性”原则,即在生态保育基础上对重点游步道两侧、公园景点及活动场地周围进行绿化提升,以开“林窗”的方式丰富山体林相,局部采取“添花增彩”方式增加色叶、开花乔木及灌木,丰富林冠线变化,提升山体绿化景观,突出子房山区域植被特色。补植林下耐荫地被,防止山体水土流失[6]。

  3)构建山林植被防火预防体系  在优化山体林相基础上,山林植被尽可能选择抗火性强的常绿及落叶阔叶树种,且需分区域、分层次种植。整个公园的主要种植空间集中在山脚区域,可种植带刺或耐火烧植物,如女贞、三角枫、槐树、枸骨、火棘等,防止次生火灾向山顶与周边蔓延;在山腰空间补植抗火性强、耐火烧的乔木带,形成缓解火势的缓冲地带[7]。

  4)增加山体与外界环境的连通性  加强山体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预留与外部生态系统直接联系的自然生态廊道,为当地动植物生态群落提供迁徙和生存的空间通道,构建稳定的山体系统生态安全格局。

  1)建(构)筑物“和谐”建设 建(构)筑物既是提供文化服务、供给服务的空间,又是支撑公园整体韧性的物质载体。山体公园中的建(构)筑物需避开“限制建设区范围线”和“山林红线”,实现“隐于自然山林”的效果,以减少对山林整体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在建筑色彩与风格上,需与周边环境相和谐,融于自然山林之中。

  2)场地材质生态化  山体公园建设需就地取材,如场地铺装材料应满足自然生态、环保、结实耐用、易于维护等要求,优先选用乡土材料与再生材料,多运用透水地坪,打造“会呼吸、能喝水”的生态空间场地和游径,提高场地环境的生态性。

  3)景观小品设施“韧性化”设计  景观小品设施应易于维护与更替,可进行废弃物回收利用,如在山体公园中收集的废旧原木桩、木屑、块石、条石、废弃混凝土等材料均可用于景观小品、附属设施,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增加山野趣味。

  4)防灾避险设施完善  增加防火隔离带等灾害防御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设置应急休息区,增建应急供水供电设备、应急广播通信设施、应急卫生间、应急交通标识、应急医疗卫生救护等设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构建山林智能化预警系统。

  1)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山体公园是城市文化传播、信息传递、形象塑造的重要抓手。可依托山体公园的景观风貌、空间要素、标识系统等呈现文化内涵,并通过“叙事”手法进行表达,以此提升山体公园的文化吸引力。

  2)公众参与及后期管理  子房山山体公园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公园后期管理需加强环境保护、灾害预防宣传,使公众形成对环境的责任感和对城市公共绿化空间的认同感,并在城市中传达对自然的尊重。

  子房山山体公园是徐州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空间节点,通过“韧性景观”系统设计,构建具有韧性的“景观骨架”,更好地促进子房山山体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加强“韧性景观”系统构建,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1]刘弘冰 . 福州城市公园韧性景观设计研究 [D].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

  [2]王峤,臧鑫宇 . 韧性理念下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策略 [J]. 风景园林, 2017(4):50-56.

  [3]汪瑞军,成玉宁 . 城市山体公园地形对生境条件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 [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 15( 3):24-31, 38.

  [4]王无巍 . 基于韧性景观理论的城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研究 [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5]张光琴 . 徐州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应用与规划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6]赵警卫,胡彬 . 徐州市山体林相改造和林中裸地绿化研究 [J]. 林业实用技术, 2011( 7):10-13.

  [7]邝立 . 城市山体公园防火植被及预防系统的建设探讨——以吴家山山体公园为例 [J]. 绿色科技, 2013(2):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