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蕴涵着诸多的传统文化因素。我们探索场地内的每一条巷道每一处空间,从历史中寻觅灵感,织布街巷空间,保留原始树木,发掘场地文脉与当下生活的人们的关系,以“古今共融,复建再生”为主要理念更好地为芜湖古城注入新的活力,打造一座活起来的新芜湖古城。

  芜湖于北宋公元1115年建城,现存的古城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年,清代与民国时期又进行了多次修复。它至今仍然完整的保留着建制与布局,行政、军事、司法、宗教、教育等机构一应俱全。

  项目初期我们进行了深度的调研,仔细研读原有的空间架构,发现古城经过数个世纪岁月的洗礼,原场地内建筑损毁情况严重,且空间上已无法满足现代的城市需求。在古城改造前,这些遗迹遗存当何去何从,又如何在新城中焕发光彩,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芜湖不仅是一座古城,更是一处当地居民世代生活的地方。经过团队仔细的研讨,我们决定以“古今共融,复建再生”为主要理念来重新诠释古城的当代再生。

  设计团队从再现遗存文化,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出发,以梳理巷道空间、场地原始树木保护、新旧材料结合为主要的三个设计方向,利用“织补,共生”的手法展开综合性设计。

  古城遗存着数十条尺度规模不同的街巷,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保留着传统的商业风貌。贸然的改变街道尺度及走向必然会影响整体古城的格局布置。为此我们考证了历史并结合交通流线及周边业态,使每个新的设计元素恰到好处的存在于整个历史空间的叙事中,并满足不同街巷空间的需求。通过为还原历史和塑造新的活动空间,使人们可以更好的享受场地,并感受场地内的文化脉络。

  在项目初期,场地内的众多古树名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与业主方施工方合作逐一记录每一棵古树的点位并保护起来,保全古城的历史感,实现植物和场地的共生关系,让它们在场地开放后可以继续见证古城的延续。

  古城改造的过程中社会各界也努力参与。艺术家应天齐发起的千人“拣砖”活动为古城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灵感,我们将旧材料与新材料结合到一起,运用到建筑立面,景墙,铺装及陈设,并且在修建的过程中,邀请当地工匠使用传统方法重新砌筑,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千人拣砖:一场名为“遗存 . 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艺术家应天齐以寻砖的方式将废墟中散落的古砖收集,这是一种对历史的“找寻”。

  芜湖古城旧时是四大米市之首,离不开漕运带来的红利,我们用抽象的船型雕塑结合水系作为古城轴线的开端,以此来纪念漕运对这座城市的贡献。

  清末官府门是古城内不可多得的广场型空间,设计以现场的两棵原生大树展开,通过铺装水景等方式来交织,打造舒适的停留空间。

  花街始建于北宋初年,过去是古城内最重要的商业街道,两侧汇集了众多当地老字号商户。我们在这里真实还原了街道的肌理。结合装饰布品,特色传统业态共同营造沉浸式体验,力求让走进古城的游客市民能拾起过往的回忆。

  气势恢弘的长虹门是古城内标志性建筑。我们利用场地的高差以及与周边建筑的围合关系设计了台阶旱喷等装置,打造一处小型的城市广场,与艺术家合作进行公共艺术分享,交流文化。

  小天朝是古城内的开放休闲空间,我们根据历史文献复原原始街道路径,并用当地石材铺设。轻松的设计为古城带来一片悠逸的阳光草坪。

  丰富的场地也为古城运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多样的活动同时也赋予古城更多的活力。

  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还原历史面貌,将历史文脉及现代生活在场地内有机融合,让古城成为展示芜湖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成为活着的文化遗产,使芜湖古城再现世纪沧桑后的芳华活力。

  1. 通知 2024 LA风景园林设计论坛暨第二届LA风景园林奖颁奖典礼 (第一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