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希蔚、马友谊和卞成飞三位非遗传承人,用自己的创意和技艺,保护和发展了泥塑(聂家庄泥塑)、章丘葫芦雕刻技艺和费县手绣等民间艺术,同时带领着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工坊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截至2021年6月,山东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6项,其中,民间文学28项、传统音乐18项、传统舞蹈16项、传统戏剧33项、曲艺13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5项、传统美术25项、传统技艺22项、传统医药6项、民俗10项,总数继续位居全国第二位。
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山东省有13个项目入选,分别是:阴阳板、鲁绣、丝绸染织技艺(周村丝绸染织技艺)、锣鼓艺术(临清驾鼓)、茂腔、梅花拳(梁山梅花拳)、柳编(临沭柳编)、木雕(曹县木雕)、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景芝酒传统酿造技艺)、豆腐传统制作技艺、中医正骨疗法(徐氏中医正骨)、传统中医药文化(宏济堂中医药文化)和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山东省积极在各地建立了一批非遗工坊,通过培训、创新、展示等方式,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
在山东省,有三位非遗传承人,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和技艺,保护和发展了非遗文化,同时助力了当地的乡村振兴。他们是聂希蔚、马友谊和卞成飞,分别建立了泥塑、葫芦雕刻和手绣的非遗工坊,让传统技艺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泥塑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是用泥土为原料,经过雕刻、塑造、烧制、彩绘等工艺制成的各种形象。泥塑既有实用功能,又有欣赏价值,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信仰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在我国,有许多以泥塑艺术而闻名的地方,山东高密的聂家庄泥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聂家庄泥塑是一种型、色、声、动四者俱全的民间艺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据聂氏家谱记载,聂家庄泥塑的艺祖叫聂福来,是河北省泊镇人,遭遇了连年灾荒,便带着全家逃荒来到了山东高密。为了谋生,聂福来利用当地红岗子土制作了一种叫“锅子花”的焰火玩具出售。这种锅子花外观像反扣的锅底,中间装有火药和哨子,顶部留有小孔。点燃后可以放出烟花,并发出响亮的声音。后来他又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或动物等形象,放完焰火后可以当作玩具或摆设。这就是聂家庄泥塑最初的雏形。
聂家庄泥塑的制作过程由十几道工序组成,其成品造型大胆夸张、稚拙憨朴,着色鲜艳醒目,表情生动写意。聂家庄泥塑的典型代表是“泥老虎”,它有着头大、嘴大、腿粗、身小的奇特造型,色彩明快艳丽,还可以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2008年6月7日,泥塑(聂家庄泥塑)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山东高密市姜庄镇聂西村,有一位老人,他的手中总是捏着一团泥巴,他的心中总是怀着对泥塑的热爱和对传承的责任感。他就是聂家庄泥塑第二十代传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聂希蔚。
聂希蔚今年已经85岁了,但他仍然坚持着每天做泥塑。他说:“我从小就喜欢捏泥老虎,现在还是喜欢。这是我的兴趣,也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责任。”
聂希蔚出生于泥塑世家,他从小就跟着祖父和父亲学习泥塑技巧。中学毕业后,聂希蔚在一家机械厂做工人,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泥塑的热爱和追求,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创作和改良传统的聂家庄泥塑,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
1977年,民间艺术被重新定位,泥塑迎来了转机。聂希蔚被高密市文化馆选中,加入了聂家庄泥塑研究中心。他回忆道:“那时候我主要是根据画稿进行雕塑,另一位同事再根据雕塑做模具,做好了模具,就能批量生产了。”聂希蔚在研究中心工作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将泥塑品种恢复发展到了103个。
上世纪80年代初,文化馆解体,聂希蔚带着一身技艺回了家。“开始对泥塑是兴趣,之后它成了养家糊口的工具。”回想起来,聂希蔚说他当时不满足于只做简单的几个品种,于是便开始动脑子琢磨一些人物、动物形象。随后,他做了麒麟送子、十八罗汉、镇宅虎等泥塑产品,受到了关注。他还联系了10个农户,有大订单就一起做,共同赚钱。“开工前,我会提供模具,统一做法和画法,避免做得参差不齐,砸了招牌。”聂希蔚带领大家共同提高技艺。
随着年龄的增长,聂希蔚眼花了,给泥塑上色得戴上老花镜,心脏也不太好,说话多了就咳嗽。但他仍然坚持做泥塑,并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着泥塑产品。
他说:“泥塑是一门活的艺术,不能停滞不前,要与时代相结合,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喜好。”以古典小说、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为创作源泉,聂希蔚设计出了许多新颖别致的泥塑作品。他还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了泥塑的大小和形式,使之更加便于收藏和展示。他还利用网络和媒体,扩大了泥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欣赏聂家庄泥塑,让它成为沂蒙文化的一张金名片。”聂希蔚对未来充满憧憬。
聂希蔚不仅在国内推广聂家庄泥塑,还走出国门,参加各种国际交流和展览活动,让聂家庄泥塑名扬海内外。对于自己的作品被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等多个机构收藏并作为礼品馈赠外国贵宾,他也感到十分自豪:“我很自豪能把我们的泥塑带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聂希蔚最关心的是泥塑这项非遗的传承,他说:“国家给了我‘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不能对不起这个称号。”如今,聂希蔚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了儿子聂仁传,还培训了很多年轻人和农村儿童学习泥塑技艺。他还在当地开办泥塑博物馆,收藏了上千件泥塑作品,供人们参观和学习。“我想尽量给后人实实在在地留下点东西,”他说,“我的日子不是很长,留给后世叫别人把这点东西都掌握了,这是我的一种理想。”
2021年,以泥塑为主要产品的高密市昌盛泥塑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了,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聂家庄泥塑成立了非遗工坊,通过建设基地、合作创新、嫁接机械、扩大营销等途径推动泥塑生产销售,助力和赋能乡村振兴。
聂家庄泥塑成立了非遗工坊,通过建设基地、合作创新、嫁接机械、扩大营销等途径推动泥塑生产销售,助力和赋能乡村振兴。
昌盛合作社是由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村及周边三个村成立的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它以保护、传承、利用聂家庄泥塑为主线,推动泥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昌盛合作社建设了高密泥塑产业园,设有多个功能区,引进专业的生产设备和创新设计团队,开发了多种泥塑文创产品,吸纳120多名泥塑艺人参与生产和销售。昌盛合作社还开展了“非遗校园行”“传承人面对面”“非遗展演”等活动,邀请泥塑传承人走进中小学,向学生们传授泥塑技艺和文化,让传统之美根植到孩子们心中。
聂希蔚在2021年初得知高密市政府打算成立一个以泥塑为主要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时,主动联系了相关部门,表示愿意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泥塑原料和设备无偿捐赠给合作社,邀请了其他几位非遗传承人加入合作社。
在合作社成立后,聂希蔚积极参与泥塑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院等高校的专家和学生进行多次交流和合作,开发出一批符合时代需求和审美趣味的泥塑产品。他还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合作社的泥塑产品进行多次宣传和推介,使得合作社的产品销量和知名度大幅提升,并且带领合作社的从业者和传承人参加了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泥塑展览和比赛,获得多个奖项和荣誉。
聂希蔚对高密昌盛合作社的关怀,体现了一位非遗传承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也展示了一种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和创新。聂希蔚和传承人、手艺人们为泥塑技艺的保护、传承、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葫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音近“福禄”,同时,葫芦里面长子,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因而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芦”。葫芦除了食用、药用,干老成熟之后,还可以作为盛器,舀水挖面,盛药装酒,是极普通的生活用品。它还可以做成农具舟具、乐器甚至火器,在生产、交通、娱乐乃至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美观,人们在葫芦外面雕刻上各种图案,这就是葫芦雕刻艺术的原始形态,后来其逐渐演变成民间工艺品。2008年6月7日,葫芦雕刻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文祖镇文祖南村,有一位民间雕刻艺术家,他用非凡的创意和技艺,把普通的葫芦变成精美的艺术品。他就是马友谊,人称“葫芦大王”。
马友谊从小就喜欢雕刻,初中毕业后到周村一家工厂工作,偶然机缘下跟随一位南方老人学习木雕技艺。1996年,他回到家乡文祖镇文祖南村,开始种植和加工葫芦。他发现葫芦的特殊材质和形态,给雕刻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他不断探索和创新,把烙画、雕刻、针刺、轧花、模具、彩绘、镂空、勒扣、挽结、拼接等多种工艺融合在一起,制作出了各种题材和风格的葫芦雕刻作品。
马友谊的作品《明妃出塞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百福图》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一百单八将》被中央电视台鉴定为艺术品。在马友谊的推动下,而今章丘葫芦雕刻文创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并且远销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受到了国内外收藏家和爱好者的青睐。2021年,章丘传统葫芦雕刻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马友谊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民间艺术家,也是一位有远见的企业家。2017年,马友谊成立了济南友谊葫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同年,创立了济南葫芦非遗文化产业园,占地138亩。
随后,依托山东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章丘传统葫芦雕刻技艺”,其公司联合章丘八仙葫芦合作社设立济南友谊葫芦非遗工坊。济南友谊葫芦非遗工坊是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中规模最大的工坊之一,涵盖种、吃、住、游、学等业态为一体。
自创立以来,济南葫芦非遗文化产业园相继荣获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就业示范基地、山东省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山东省农村乡村振兴示范站、济南市旅游先进单位等20多项荣誉。产业园分为章丘传统葫芦雕刻技艺功能区和葫芦农耕文化种植区。园区内建有葫芦博物馆、葫芦特色民宿、葫芦技艺培训基地、葫芦研学基地等设施,是山东省首个以葫芦特色为主题的综合性园区。园区每年接待旅游参观游客2万余人,研学体验学生8千余人。
作为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友谊积极传承和弘扬章丘葫芦雕刻技艺,广收门徒,免费授课,通过手工艺扶贫助残。济南友谊葫芦非遗工坊以扶困助残为己任,以非遗技艺传承为主业,将产品产销、葫芦种植观光、非遗研学研培进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至今为止,他面向全国开设了320多场次的公益培训班,培训学员2900余人,其中残疾贫困人员260余人。他还安置残疾人15名,带动残疾户19户,在家就业增收。马友谊用自己的创新和奉献,赋予了章丘葫芦雕刻技艺新的生命和意义。他说,他的梦想是让葫芦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他还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葫芦雕刻艺术家,让葫芦非遗技艺代代相传,不断创新发展。
葫芦文化产业园里,现已建有济南葫芦艺术博物馆、章丘传统葫芦雕刻技艺传习所、技艺扶贫车间等20余个功能区。
山东省临沂市是中国著名的文化之乡,拥有丰富而多样的非遗资源。临沂市“费县手绣”是山东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具有浓郁的沂蒙地方特色,发展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费县手绣以棉麻质地为主,区别于江南一带的丝质绣品,针线活讲究“平、齐、细、密、和、光、匀、顺”。费县手绣以破线绣、合线绣、立体绣等绣法为主,有辫针、齐针、掺针、抢针等针法。费县手绣的造型大胆活泼,兼具神似与形似,通过夸张艺术手法造型造物,风格浓郁喜庆,寄托着大山深处质朴百姓的美好期盼。
费县手绣的图案多以狮子、老虎、葫芦等吉祥寓意的物象为主,加入藏银、菩提子等时尚元素,用掐丝珐琅、流苏等做配饰,内里填充朱砂、白芷、辛夷、丁香等中草药,增加保健作用和实用价值。费县手绣目前设计制作了24大类1000多个品种,注册版权41项。作为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之一,费县手绣非遗工坊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纺织类非遗工坊。
卞成飞,山东临沂人,费县手绣第五代传承人,山东省金昇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临沂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她从小就对手绣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受到祖母和母亲的影响和教导,她掌握了丰富的针法和色彩搭配技巧。“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拿着针线在布上随心所欲地刺绣。”卞成飞说道。
中专毕业后,卞成飞在一家服装厂做设计师,但她对手绣的热爱没有减退,她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创作和改良传统的费县手绣,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人家告诉我,我的手绣太土,戴在身上与衣服很难搭配,只能作为一种装饰品挂在墙上做装饰品。”其时,卞成飞心里很着急,“我要是不创新改良,是不会有人喜欢的。”
2009年,卞成飞辞去工作,创办了费县金昇工艺品厂,专注于发展和传承费县手绣。这条手绣之路并不平坦,卞成飞曾经面临家人反对、资金困难、市场冷淡等挑战,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她用十余年的坚持不懈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卞成飞说:“我想把这项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发扬光大,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失传。”
从最初的两个人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300多人的企业,卞成飞付出了大量心血,她不仅自己创作了大量的原创设计,还组织起当地的年轻人和农村妇女学习手绣技艺。她以虎头鞋、虎头帽、绣花肚兜、保健耳枕、沂蒙香荷包等为载体,创作了千余个品种的手绣产品,这些产品色彩艳丽、针法丰富、文化寓意吉祥。而年轻人和农村妇女通过学习手绣技艺,增加了收入和自信。“不出门不出院,看着孩子做着饭,一天能挣几十块。”看到当地妇女可以在家赚到钱,卞成飞很有成就感。
卞成飞还积极参与各种展览、比赛、交流和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欣赏费县手绣。公司成立十余年来,她参加各地展览320多次,举办公益课堂170余次,辐射带动周边7县16个村镇妇女从事手绣制作,人均增收1.5万元至2万元。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费县手绣走出山东、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卞成飞不仅在国内推广费县手绣,还迈出国门,参加中国非遗手绣教学传承活动。她曾受邀赴瑞典、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新西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展示了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2016年,山东省金昇工艺品有限公司以山东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费县手绣为依托,在省级重点贫困村崔家沟村成立非遗工坊,通过“培训+传承”的模式,“固定+灵活”的就业方式,带动了周边1000余名村民就业创业。目前,非遗工坊共有费县手绣扶贫车间6处。
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卞成飞的非遗工坊先后荣获“全国就业扶贫基地”“全国乡村振兴能人项目”“山东省省级示范就业扶贫车间”“山东大姐工坊”“山东青年就业基地”等荣誉,卞成飞也被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全国乡村工匠等称号。如今,费县手绣年产值800多万元,绣出了一条致富路。
卞成飞用针线绘出了沂蒙风情,用心灵传递了吉祥寓意,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证明了女性的力量和价值。她是一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创业者。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全省建立县级非遗工坊1443家,其中市级620家、省级30家,带动10万余人就业。“葫芦雕刻:葫芦里装的都是扶困助残‘良方’”“费县手绣:绣出乡邻就业创业致富路”“聂家庄泥塑:工坊引领‘活产业’泥里刨出‘金疙瘩’”3项案例入选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聂家庄泥塑非遗工坊、济南友谊葫芦非遗工坊和费县手绣非遗工坊的故事,让我们看到非遗工坊的重要作用。它是一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它通过培训、创新、展示等方式,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聂希蔚、马友谊和卞成飞三位非遗传承人,用自己的创意和技艺,保护和发展了泥塑(聂家庄泥塑)、章丘葫芦雕刻技艺和费县手绣等民间艺术,同时带领着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工坊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他们的故事体现出非遗工坊的魅力和价值,也让我们感受到非遗技艺传承和创新的活力。让我们一起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努力,让非遗技艺代代相传,不断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