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福建省泉州市的李珠琴、蔡炳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泉州花灯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福建泉州吴氏花灯工艺有限公司(原泉州华祥花灯制作有限公司)是泉州唯一一家注册的大规模花灯(彩灯)制作公司。目前拥有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吴祖赞先生(享受国务院津贴)在内的多名设计师团队。 泉州吴氏花灯集灯会、景观策划、设计、制作、展出于一体,专业从事花灯、彩灯的设计、制作、展出和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公司聚集了全国各地花灯、彩灯制作的高级人才和工程技术专家,拥有百名技艺精湛的花灯、彩灯艺人,是目前全国较大规模的花灯、彩灯制作公司。
泉州吴氏花灯制作的料丝灯、刻纸灯、红绸宫灯、针刺灯、动物灯、人物灯、挂灯、电转灯、座式灯、组合灯、彩车、广告灯等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先后多次被邀到法国、德国、印尼、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加拿大、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灯展,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充分肯定和世界的高度评价,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轰动。
泉州吴氏花灯将继续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视花灯、彩灯艺术发展创新及产品的质量为生命,强化管理,积极创新、开发新产品,并抱以真诚的态度与各界朋友广泛合作、互利互惠,为弘扬传统文化、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花灯”作出更大的贡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泉州吴氏花灯延揽英才、锐意进取,在挖掘福建泉州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公司本着“把精品献给您,把服务交给我的宗旨,发扬光大。
元宵节亦称“灯节”、“灯夕”,家家张灯,户户结彩,闹花灯。泉语“灯”、“丁”谐音,寓祈望人丁兴旺、迎接光明之意。
灯节最早的历史记载从汉武帝开始。汉武帝在平定“诸吕之乱”后称帝,称帝时刚好是农历正月十五,祭拜“太一”(当时信奉的显赫神明)时汉武帝出宫游玩,刚好碰上民间放灯。于是定正月十五为“灯节”,有与民同乐之意。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每逢上元都要放灯三夜(十三至十五)。上元活动由于都在夜晚,故有“元夜”、“元夕”和“元宵”的称呼。节日的主要景物是“上元灯”,因此又有“灯夕”之称。
泉州的“灯节”在宋朝发展到顶峰,花灯之盛,冠绝天下,形成“上品花灯”,有“春光结胜百花芳,元夕分华盛泉唐”之说。特别是南宋,在泉州设南外宗正司,管理3000多名来泉州定居的皇室宗亲。他们仿照临安大放花灯,上元的活动热闹壮观。宋《五杂俎》誉称:“天下上元,灯灼之盛,无逾闽中。”甚至连京城杭州点灯都委托泉州太守、南安知县雇工精制。
泉州花灯内容,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类别主要有走马灯、莲花灯、宝莲灯等。最具泉州特色的是“无骨灯”和“料丝灯”。其中“无骨灯”为泉州独创,直接用硬纸连接而成,与一般灯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丝灯”则八面通透,采取镂空的做法,点起灯后整灯通透。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上元:上元灯市人制灯出沽,或以五色纸,或以料丝,或扎通草,作花草人物虫鱼,燃以宝炬,维妙维肖,俗名古灯。恒于府治西畔双门前作灯市。故桐荫吟榭邱家树《上元灯》词云:一年元夕一回换,怪听声声卖古灯。”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上元:弄龙各铺好事者,是夜以青纱数丈,制为金龙灯,燃蜡炬,十数人执而舞之,曲伸盘旋,鳞甲毕动。前导一球,随之上下。亦且敲鼓鸣金吹笛,与儿童竹马,群履踢球,杂游市上焉。”
挂灯: 元宵前夕,多数人家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 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生男孩之家,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还要宰杀一只公鸡、加一篮白粿敬祖。
送灯: 有年内出嫁的女儿,娘家在节前要买绣球灯或莲花灯一对 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对嫁后未生男孩的,娘家习惯赠予“观音送子灯”,谓之“送灯”。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上元:上元灯有新嫁女者,女家须买白芙蓉灯一双,送于婿家,云是宜男兆。张炳文云:最是女家忙送客,吉祥争买白莲灯。” 赏灯: 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
游灯: 元宵夜,小孩手提春灯,点上蜡烛,走门串户,结成游灯队伍,信步游灯。
出灯(抢灯): 泉语“灯”、“丁”同音,“出灯”即“出丁”,寓意人丁兴旺。
小孩游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即“出灯”。如烧的是红灯,预示生女孩;烧了白灯,预示生男孩。
灯被抢也是“出灯”。古时元宵节,富人组成“游灯族”,没钱买灯做灯的穷人就组成“抢灯族”。在游灯的大街上,空手的穷人们用歌谣嘲笑提灯的富人:“梅花灯,点不香;官刀灯,搅茅房”随后一拥而上抢夺富人的灯,被抢的富人不仅不恼怒反倒兴高采烈。
猜灯谜: 猜灯谜是逛灯会的又一趣事。把谜语贴附灯上,供人边赏灯边猜谜,猜中者向主持人领取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