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按照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绿满运城”行动的总体思路,今年3月,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实施了运城市红旗街(学苑路-运城东高速口)绿化提升改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完成施工,进入绿化养护阶段。
项目西起学苑路口以东,东至运城东高速口,分为盐之源、盐之形、盐之韵3段,全长7.6公里。景观设计将人、城市、生态、历史、文化紧密联系起来,丰富绿化空间与层次,将道路提升改造为迎海外宾客、疏城市脉动的景观大道。
11月14日,在运城东高速口,记者看到,北侧的“盐文化人物群雕”展现着古代采盐情景,周边的绿化景观错落有致;向西前行,沿人行道边缘种植着带状观赏草。不远处的红旗街与环东路交叉口处,4个渠化岛结合景观石和花池,打造出丰富的转角景观效果。
据介绍,红旗街(学苑路-运城东高速口)提升改造划分为3个主题景观段:盐之源(运城东高速口-G209国道)、盐之形(G209国道-韩信路)、盐之韵(韩信路-学苑路)。各路段融入了很多“盐文化”元素,让绿化承载文化责任,将道路与景观绿化、人文、生态有机结合,打造具有运城特色的新景观、新绿化。
此次绿化改造将原来的绿色通道模式改变成较为通透、舒朗的模式。同时,整条街道打造了13个节点景观,在绿化景观中打造园路。园路将13个节点景观串联起来,让市民能亲临自然,享受绿化成果。
在盐之源主题段,文化景观长廊打造出圆形景观构架的休闲空间,盐晶体座凳和七彩盐湖的色彩,突显出现代气息的景观设计。
在红旗街路北禹都公园公交站附近,记者看到彩色沥青景观道犹如蓝色湖水,给人一种身处海边的感觉,路边的坐凳采用白色的盐晶体,并刻上代表盐的分子式。像这样的盐文化景观设计,已经融入到红旗街各路段,并结合城市原有设计,以功能性文化景观节点体现盐之意韵,融入特色景观元素,加强城市文化特色,将其树立成运城又一城市新名片。
市民刘强说:“在红旗街上散步,心里特别舒服,心情特别好。我是在外面打工的,也见过其他城市的绿化建设,相对来说,红旗街的绿化景观展示了运城的盐文化,很有地方特色。”
市区红旗街作为市区的主要道路之一,是我市的形象窗口。随着我市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绿化设计无法满足城市发展要求。结合2020年城市出入口的改造成果,今年3月,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对该路段进行了城市景观改造。
据悉,此次绿化景观改造以“凤舞河东新景象,绿织运城古中国”为设计主题,以“重归自然的生态长廊 创新发展的绿色之路”为主线余个品种,大部分为本土树种,在设计上还加入了常绿树种,实现增绿、增花、增彩,丰富整体景观层次,搭配彩色树种和观花、观叶,打造出三季有花,甚至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园林绿化景观。
在绿化设计上,该路段保留了现有行道树和背景树种,增加立体化设计,对重要节点进行植物移栽或补栽,体现经济节约的绿色发展理念。同时,抬高现有地形,沿人行道边缘种植带状观赏草,打造生态植草沟,将生态理念融入景观中,有效解决雨水径流问题。
11月13日,不少市民在街边石凳上小憩,与周边的绿化景观融为一体。市民乔女士说,现在路两边的绿化和以前不一样了,地皮绿了,树高了,种类也更多了,看着心情舒畅,带孩子来玩也方便。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窗见绿、推门入园”,此次绿化提升改造在居民区较为集中的地方,打造了游人活动的广场和休息场所,并融入了我市的盐文化,让市民在游园的过程中,感受运城的文化底蕴。
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蔺保国说:“原有的绿化景观配套设施相对单调,市民只能观赏,周边没有活动休闲场所。现在通过提升改造,不仅增加了绿化景观,还打造出了园路、活动场所及盐文化景观,市民就可以在绿化景观中休闲、娱乐了。”
蔺保国说,考虑到市民对绿化景观和休闲生活的需求,此次改造采用了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增强立体感,在节点设置盆景特色景观,实现增绿、增花、增彩,除了打造四季皆有景的生态廊道外,还设计了诸多便民设施。
在盐之形主题段的公交站点周边,以盐的化学分子式为创意的景观节点,为市民等公交车的间隙提供了休息空间。在盐之韵主题段,公交站点、医院周边以及重要路口处,加入了功能性文化景观,建设了文化景观长廊,为市民提供了安静的休闲场所。
“街边的树种、花种更加丰富了,城市景观更加美丽,出行更舒服了,出门见绿,欣赏具有运城盐文化特色的绿化景观,得到了更多幸福感。”市民闫文辉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