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伦敦奥运会,是否能够帮助本土体育品牌破解困局?是否还能成为企业打造国际品牌的捷径?本土体育品牌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伦敦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上李宁以独特方式点燃主火炬,震撼世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最大赢家
2008年,李宁迈着潇洒的太空步点燃北京奥运会火炬,当年无疑也是李宁公司最为辉煌的一年。在开幕式后的连日里,李宁公司股价大涨5%以上,成为最大赢家。2009年,李宁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83.87亿元,一度成为国内市场第二大体育品牌。【详细】
2010年,李宁公司推出“90后李宁”品牌重塑计划,投入巨资豪赌90后市场,这种轻率的决定最终导致“两头不讨好”的恶果。几年间,李宁公司一会儿向“90后”靠拢,一会儿开辟童装市场,定位飘忽不定,公司发展被严重制约,偏离了自己的主航道。【详细】
2012年7月8日,李宁公司在西班牙的授权商宣布破产。受此不利消息影响,7月9日,李宁公司的股价大跌5.95%,以4.58港元收盘。这意味着,李宁公司打造国际品牌、大力拓展国际市场的梦想,依然停留在初级的试探阶段。李宁公司正遭受内外之困。【详细】
最受关注的中国代表团,参赛选手要身着安踏服装登上领奖台;李宁则抢下体操、跳水、乒乓球、射击、羽毛球等五支“金牌梦之队”的赞助权。此外,安踏、李宁等国内体育品牌还赞助了多个国外代表团或运动队,将与他们一起亮相伦敦。【详细】与体育明星签约推广产品
除了为各国提供装备外,明星队员也成为企业的首选。匹克将为格沃特索娃等3名网球选手提供比赛装备;361°则签约了游泳明星孙杨、奥运撑竿跳冠军史蒂夫·胡克等;此外,李宁也赞助了牙买加短跑名将鲍威尔、俄罗斯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等运动员。【详细】
奥运经济中多是中国企业的产品,但是中国企业大都还是延续着一贯的“中国制造”模式,做“幕后”的生产者。这一模式的缺点在于毛利低,灵活性被上游掌控。如何从生产商提升至资源整合商,这在近些年一直是中国企业十分困惑的一个难题。【详细】
李宁的年报显示,其去年的库存已达到11.3亿元,几乎是2008年的两倍。另外几大体育品牌的库存同样巨大,安踏库存6.18亿元、特步库存6.71亿元、361度库存4.51亿元、匹克库存4.21亿元。 一边是高库存难以去化,另一边订单量却在下降。【详细】疯狂扩张,同质严重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体育用品的投融资热情不断高涨。资料显示,在2007年-2009年,国内集中上市的体育用品企业新增门店合计近两万家。大幅扩张的同时,产品严重同质化成为本土体育品牌暴露出的另一块致命的短板。【详细】
中国市场上的两大体育品牌,李宁和安踏一直处于“明争暗斗”之中。除了“内斗”,本土体育品牌还得御“外敌”,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大牌除了借助伦敦奥运会这个主场,在中国的二三线市场同样对国内品牌发起了强大压迫攻势。【详细】
受限于高库存、同质化等低迷行情,加上本届奥运会对国内消费者的吸引力远低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业内预计本土体育品牌很难借机“捞金”。“即便行业再不景气,赞助费再高,也没有哪一家企业会愿意放弃这一露脸的机会”。【详细】如何吸收奥运顶级赞助商的正能量?
每家顶级赞助商在奥运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是在奥运会中各界游客体验看来,刷卡只能用Visa,餐厅只能去麦当劳,饮料只有可口可乐旗下的。但是在奥运会有限期限内的现场销售对这些顶级赞助商来说,可以赚钱的方面很多。【详细】
奥运四年一个周期,北京奥运会上李宁并非顶级赞助商,却能击倒国际大牌阿迪达斯出尽风头。后奥运时代,如果李宁能够把北京奥运的延伸等跟品牌进行更多的关联,找准定位、调整策略、挖掘内涵、精确营销,四年之后也不至于到今天这样的境地。【详细】
品牌之间的较量不只在奥运赛场之内,更多的功夫应在奥运之外。对于国际大牌来说,赞助奥运的好处远不仅是可以在奥运会上打广告,更多的则是借助奥运会再度强化他们原本已经十分强势的品牌魅力。
本土的体育品牌该看到,奥运之外,国际大牌们究竟是如何塑造品牌、提升自身实力的,而不是一味的要借“奥运东风”,抓“救命稻草”。如今面临内外之困,本土体育品牌应当沉下心来,找准定位、调整策略、挖掘内涵、精确营销,这方是破局之道。
人民网福建频道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出品:人民网福建频道 策划:甘翰生 美编: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