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日前,市住建局园林绿化专家在镇江经开区大港街道发现一处古柏树群,数量多达十五六株,树龄大约500年。
近日,记者接到赵军文等多位经开区大港街道读者反映,大港赵氏始迁祖赵子禠墓地有十几株古柏树,树龄都在500年左右,没有挂牌为古树名木,也不知道找哪个部门。记者向市住建局进行了反映,日前,市住建局总工程师郎倩、绿化园林处负责人等专程前往现场察看。
在大港多位赵姓居民的引导下,园林绿化专家来到位于大港洪溪路以东、赵子禠墓前的思源亭。从此处眺望,墓地周边的松柏特有的墨绿色在整座山体的植被中十分醒目。从北面的墓道拾级而上,松柏分列于从望柱到墓冢的墓道两侧,尤其是墓冢周围栽植的柏树树干粗壮,姿态挺拔,大多枝繁叶茂。
“这些柏树植于明代,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省文保单位文保员、大港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金柏介绍,据刊印于明末清初的大港《赵氏族谱》记载,北宋靖康之变后,赵匡胤第六世孙赵子禠(字志南,宋太祖之子燕王赵德昭五世孙),随高宗赵构南渡金陵后迁居润州(今镇江),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始迁大港而居,成为大港赵姓始祖,逝后葬荞麦山北(古称仙墓山)。赵子禠墓1987年被镇江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11年被江苏省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保单位。
根据建筑与相关树木同庚的规律,这些柏树是否随赵子禠落葬种植的呢?赵金柏予以否认并解释,在元代,赵氏宗室受到重点控制和打压,处事行事都比较低调。而明朝是打着反元复宋的旗号建立政权的,因此在元代受到压制的宋代祠堂、墓地牌坊等都得到恢复。“族谱也间接地记载,墓地牌坊修于明代。”
“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柏树!这么好的资源却没有把它用起来,非常可惜。”郎倩现场察看并听取村民介绍后,认定这些柏树为桧柏,已形成一处古树群(指在一定范围内由一个或多个树种组成的、相对集中生长的、形成特定生境的古树群体)。
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是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具有极高的生态、历史、文化、观赏和科研价值。郎倩表示,住建部门正好今年开展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需要新增一些古树资源。她当即现场交待古树普查人员,率先对大港片区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调查。“届时可先选择几株长势好、较健康的桧柏单独挂牌,其余的可作为一个古树群挂牌。”
现场绿化专家还指导赵姓居民对数株桧柏树干上的寄生灌木薜荔进行剪除,并请市民代表添加调查人员微信,后续提供有关桧柏栽植历史的资料。赵姓居民对专家上门服务表示感谢。
根据2018年市住建局汇总的镇江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一览表,镇江树龄最长的桧柏为大港街道绍隆寺大殿前的一株桧柏,树龄已达520年。(杨秋玉 方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