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配套设施配置应对应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以居住人口规模和设施服务范围(服务半径)为基础分级提供配套服务,这种方式既有利于满足居民对不同层次公共服务设施的日常使用需求,体现设施配置的均衡性和公平性,也有助于发挥设施使用的规模效益,体现设施规模化配置的经济合理性。配套设施应步行可达,为居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结合居民对各类设施的使用频率要求和设施运营的合理规模,配套设施分为四级,包括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三个生活圈居住区层级的配套设施和居住街坊层级的配套设施。

  1)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的有关规定,居住区配套设施用地性质不尽相同。十五分钟、十分钟两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用地属于城市级设施,主要包括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类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类用地)、交通场站设施用地(S4类用地)和公用设施用地(U类用地);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即社区服务设施属于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R12,R22,R32);居住街坊的便民服务设施属于住宅用地可兼容的配套设施(R11,R21,R31)。因此,本标准将社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单列成表。

  2)各层级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设置为非包含关系。上层级配套设施不能覆盖下层级居住区配建的配套设施,即当居住区规划建设人口规模达到某级生活圈居住区规模时,其配套设施除需配置本层级的配套设施外,还需要对应配置本层级以下各层级的配套设施。例如当居住区规划建设规模达到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时,除需配置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外,还需要依据各个居住街坊对应的人口规模配置居住街坊层级的配套设施。

  3)居住区配套设施分为“应配建设施”和“宜配建设施”两类,其中▲,即标识黑色三角的设施为“应配建设施”,属于居住区必须配置的底线设施;△,即标识白色三角的设施为“宜配建设施”,因设施需求差异性较大不宜作为底线设施;或因设施服务半径较大,在各层级生活圈居住区中列为按需设置,可根据各城市实际情况按需配建。为适应居民生活需求的多样性,本标准在各类设施中都预留了“其他”设施,属于“宜配建设施”,各城市可结合实际情况添加特色或新生的设施类型,以满足发展需求。

  4)为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以及居民使用设施的便捷程度,本标准提出了鼓励土地功能混合使用的有关建议,主要分为“应独立占地”、“宜独立占地”和“可联合设置”及“可联合建设”四类。“应独立占地”表示不应与其他设施混合使用建设用地;“宜独立占地”表示应尽可能保障该类设施的独立用地,该类设施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场地、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养老服务设施、派出所等用地;“可联合设置”及“可联合建设”表示该设施可以考虑与其他设施混合设置或联合建设。可将功能相近、服务人群相近的配套设施统筹布局或联合建设,例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可与社区卫生服务站集中布局,方便老年人使用;有些体育活动场可结合公共绿地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5)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0人~100000人,应配套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套完整的服务设施,其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必须配建的设施主要包括中学、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养老院、老年养护院、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司法所、商场、餐饮设施、银行、电信、邮政营业网点等,以及开闭所、公交车站等基础设施;宜配建的配套设施主要包括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该项目与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内容类似,可作为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替代设施,但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中的体育活动场地应满足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设置要求。派出所因各城市建设规模不一、变化较大,可结合各城市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设施可结合相关专业规划或标准进行配置。

  6)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人~25000人,其配建设施是对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的必要补充,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必须配建的设施主要包括小学、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菜市场或生鲜超市、小型商业金融、餐饮、公交首末站等设施。健身房作为十五分钟、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宜配置项目,可通过市场调节补充居民对体育活动场地的差异性需求。

  7)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2000人,其配套设施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必须配建的设施主要包括社区服务站(含社区居委会、治安联防站、残疾人康复室)、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幼儿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商业网点(超市、药店、洗衣店、美发店等)、再生资源回收点、生活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等。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一般与城市社区居委会管理相对应。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文体活动、卫生服务、养老服务都已经作为基层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标准将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设施称为社区服务设施。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宜独立占地,但可结合五分钟生活圈的居住区公园进行建设,并应满足本标准提出的居住区公园体育活动场地占地比例要求。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社区服务设施或项目,例如服务小学生的养育托管、服务老年人或双职工家庭的社区食堂等设施,本标准修订将社区食堂纳入配套设施的按需配建的项目,养育托管服务建议纳入社区文化活动站统筹组织安排,各城市可结合居民需求、城市服务能力,确定配建方式。

  8)居住街坊,一般为2hm2~4hm2,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为1000人~3000人,应配置便民的日常服务配套设施,通常为本街坊居民服务;必须配建的设施包括物业管理与服务、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室外健身器械、便利店(菜店、日杂等)、邮件和快递送达设施、生活垃圾收集点、居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等。居住街坊的配套设施一般设置在住宅建筑底层或地下,属于住宅用地可兼容的服务设施,其用地不需单独计算。

  5.0.3配套设施用地及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按照居住区分级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进行控制,并应符合表5.0.3的规定。

  居住区配套设施的配建水平应以每千居民所需的建筑和用地面积(简称千人指标)作为控制指标,由于它是一个包含了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指标,因此具有总体控制作用。本标准表5.0.3的相关控制指标,是综合分析了我国已建居住区的建设实例,同时落实国家有关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并剔除了不合理因素和特殊情况后综合确定的,是对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进行总体控制的指标。

  1)本标准将原《规范》中提出的各层级居住区配套设施“千人指标”的包含关系,调整为不包含关系,以便于使用者更加明确地把握各级居住区配套设施的项目内容、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的对应关系。例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级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指标可直接使用表格中的相关指标,但计算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所有设施用地或建筑面积,应叠加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规划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级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可直接使用表格中的相关指标,但计算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所有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应叠加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的所有用地面积。

  2)居住人口规模处于居住街坊、五分钟生活圈、十分钟生活圈、十五分钟生活圈之间的居住区,在规划配套设施时,如出现居住人口规模与服务人口规模不匹配时,应根据规划用地四周的设施条件,对配套设施项目进行总体统筹。以人口规模处于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之间为例,配套设施应优先保障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配置完整,同时对居住区所在周边地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的情况进行校核,然后按需补充必要的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如规划用地周围已有相关配套设施可满足本居住区使用要求时,新建配套设施项目及其建设规模可酌情减少;当周围相关配套设施不足或规划用地内的配建设施需兼顾为附近居民服务时,该配建设施及其建设规模应随之增加以满足实际需求。

  3)由于城市情况千差万别,因而各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习惯、生活服务需求水平、气候及地形等因素,制定本地居住区配套设施标准,其配套设施内容和控制指标可根据居住区周围现有的设施情况,在配建水平上相应增减,但不应低于本标准对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配套设施千人指标的总体控制要求。

  4)配套设施千人指标下限值只包括本标准附录B中“应配建设施”,未含“宜配建设施”;用地指标中包括与居住区各级配套设施对应的多功能运动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未含市政设施用地。便民服务设施指标不含居民机动车停车场(库)、居民非机动车停车场(库)指标。

  5)居住区配套设施是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在不同城市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本标准仅列出满足各层级居住区基本服务需求的控制指标,各城市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提高控制指标。

  6)国家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根据人防规定,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应贯彻平战结合原则,战时能防空,平时能民用,如作居民存车或作第三产业用房等,应将其使用部分面积分别纳入配套公建面积或相关面积之中,以提高投资效益。

  7)为强化配套设施的有序建设、提高设施服务水平,建议居住区的分级控制规模划分及其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尽可能与城市现行的行政管理辖区及基层社会治理平台进行对接,如可将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分别对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有条件的城市可进行行政管辖范围与配套设施服务范围的标准化对接,使其尽量相耦合。

  本标准附录C中所列各类配套设施项目的一般规模是根据各类设施自身的经营管理及经济合理性、安全性决定的。不同类型、规模的设施均有其自身特点,很多设施的设置要求,可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与要求,本次修订主要针对其中有一定规律,但还未标准化的配套设施提出一般性设置要求,如对服务半径、环境、交通的要求,多少套住宅设置1处等。

  1)教育设施初中、小学的建筑面积规模与用地规模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中、小学设施宜选址于安全、方便、环境适宜的地段,同时宜与绿地、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相邻。本标准提出选址应避开城市干道交叉口等交通繁忙的路段,学校选址应考虑车流、人流交通的合理组织,减少学校与周边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承担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学校,应坚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平灾结合的基本原则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学校体育场地是城市体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是节约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应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向周边居民错时开放。

  根据教育部相关研究预测,二孩政策后人口出生率将从目前的12‰提高到16‰。据此测算,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下限宜配置2所24班初中,居住人口规模上限宜配置1所24班初中和2所36班初中。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人口规模下限宜配置1所36班小学,居住人口规模上限宜配置1所24班小学和1所30班小学。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教育机构幼儿园,其用地不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本标准将其纳入社区服务设施章节。

  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规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兼顾,优化配置。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健康和文化意识不断加强,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使用人群不断扩大,已经接近全体居民,因此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应布局于方便安全、人口集中、便于群众参与活动、对生活休息干扰小的地段。文化体育设施需要一定的服务人口规模才能维持其运行,因此相对集中的设置既有利于多开展一些项目,又有利于设施的经营管理和土地的集约使用。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应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宜结合公园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统筹布局,应避免或减少对医院、学校、幼儿园和住宅等的影响。承担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文体设施,其建设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增加了大、中型多功能运动场项目,并对设施内容作出详细规定,提出了各类球类场地宜适当结合居住区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统筹布局。文化与体育设施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是服务全体居民的全龄文化设施,应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康体健身(室内)等功能的要求。“老年活动中心”职能纳入文化活动中心。

  居住区卫生服务设施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卫妇社[2006]239号)第九条规定“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可适当设置礼区卫生服务站或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布局在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段,宜与养老院、老年养护院等设施相邻,不宜与菜市场、学校、幼儿园、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站、垃圾转运站等设施毗邻;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社会福利设施项目的设置标准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 50437、《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等相关标准、规范和政策文件确定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3]35号文)提出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的要求,居住区需配置的社会福利设施涉及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同时应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纳入社区服务设施进行配套。

  养老院、老年养护院的选址应满足地形平坦、阳光充足、通风和绿化环境良好,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老年人更需要医疗设施,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宜临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并方便亲属探望;同时为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可临近幼儿园、小学以及公共服务中心等设施布局。

  养老院、老年养护院的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相关规定。

  居住区管理与服务类设施考虑与我国民政基层管理层级对应,即对应街道、社区两级。其中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建的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属于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建的社区服务站属于社区服务设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要求应按照每百户30m2标准配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原则上每个城乡社区应建有1个社区服务站;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建有1个社区服务中心。目前街道级服务中心没有出台建设标准,从城市调研的实践案例汇总看,约半数城市选择在街道、居委会两个层面都设置服务中心(站),符合国家的配建要求。本次修订提出按照街道和居委会两个层级设置服务中心(站)。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应满足国家对基层管理服务的基本要求,尤其要提供老年人服务功能,应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代理服务、法律咨询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街道和社区服务职能会不断扩大,因此在规划配置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时应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城市司法局在街道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包括法律事务援助、人民调解、服务保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社区矫正等事宜。根据《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的规定,街道应设置1处司法所,并应满足该建设标准的相关建设要求。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在选址上,既要考虑民警快速出警等工作的需要,也要满足便民、利民、为民的需要。本次标准修订根据《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建标100-2007的相关配置要求,按照一个街道配置2个派出所,每千人1个警员的基本要求;提出千人指标取值为32m2~40m2;建筑面积宜为1000m2~1600m2,用地面积适当考虑训练场地需求,宜为1000m2~2000m2。

  菜市场既是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基本保障性商业类设施,又具有市场化经营的特点。考虑到市场经营的规模化需求,菜市场应布局在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服务范围内,应在方便运输车辆进出相对独立的地段,并应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宜结合居住区各级综合服务中心布局,并符合环境卫生的相关要求。菜市场建筑面积宜为750m2~1500m2,生鲜超市建筑面积宜为2000m2~2500m2。

  其他基层商业类设施,包括:综合超市、理发店、洗衣店、药店、金融网点、电信网点和家政服务点等,可设置于住宅底层。银行、电信、邮政营业场所宜与商业中心、各级综合服务中心结合或邻近设置。

  本标准在配套设施设置表中列出了为居住区服务的市政公用设施,由于各类设施均有相关专业规划标准,因此本标准大多未提出千人控制指标;其配建标准建议依据相关规划标准或专项规划确定。

  交通场站设施中,非机动车停车场和机动车停车场配置指标除考虑按照各城市机动车发展水平确定之外,在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宜结合公共交通换乘接驳地区设置集中非机动车停车场;还应考虑共享单车的停车布局问题,宜在距离轨道交通站点非机动车车程15min内的居住街坊入口处设置不小于30m2非机动车停车场。

  根据《城市社区服务站建设标准》建标167-2014,城市社区服务站含服务厅、警务室、社区办公室、居民活动用房(活动室、阅览室)等。本标准结合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适度微调并提出建设指标,社区服务站应承担老年人服务中心功能,应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代理服务、法律咨询等。

  社区文体活动设施包括文化活动站、小型多功能活动场地和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是社区服务设施的重要内容,而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是社区文体设施的重要使用者,该群体对文体设施的利用频率高,而自身的活动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其需求和使用特征应着重考虑。文化活动站应满足周边居民室内文化活动需求,尤其应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康体健身(室内)等功能要求,同时宜增加儿童之家的相应活动服务功能。社区体育设施配置了小型多功能活动场地,其中包括给老年人活动的门球场地,宜结合中心绿地布局,并应提供休憩服务和安全防护措施。老年室外活动以锻炼身体、交流休憩为主,应充分考虑老年人活动特点,做好动静分区,同时应在老年人活动场地附近设置公共卫生间。室外综合健身场地主要为给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场地,可服务于广场舞的活动,但应注意避免活动产生的噪声扰民。

  新建幼儿园宜独立占地,不应与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幼儿安全的场所毗邻;并应设于阳光充足、接近集中绿地、便于家长接送的地段。幼儿园的建筑面积规模和用地规模应符合《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的控制要求。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下限宜配置1所12班幼儿园,每班20人;居住人口规模上限宜配置1所6班幼儿园和1所12班幼儿园,每班35人。

  托儿所设施主要服务于3周岁之前的婴幼儿,其单项设施建筑规模和用地面积建议结合托儿所设置的具体规模、婴幼儿的年龄情况综合确定。

  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需要设置社区卫生站加以补充。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与药店、托老所综合设置,并安排在建筑首层,有独立出入口。

  物业管理用房是针对居住开发建设项目而配置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本标准建议宜按照不低于物业总建筑面积的2‰配置物业管理用房,具体比例由各省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居住街坊的文体活动设施主要考虑为活动范围较小的儿童和老年人使用,设置儿童活动场地、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居住街坊设置的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可设置老年人的健身器械、散步道以及亭廊桌椅等休憩设施。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居住街坊的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宜结合街坊附属绿地设置,以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

  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冬日要有温暖日光,夏日应考虑遮阳。同时由于南北方气候差异,在设计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时,因考虑地域气候的影响,南方地区日照比较强烈,日照时间长,应侧重考虑设置遮阴场所;而北方冬季较长,应侧重考虑设置冬季避风场所。

  为方便居民接收快递送达服务,本标准存居住街坊增设了邮件和快件送达设施,可在居住区街坊人流出入便捷地段设置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以及其他可以接收邮件和快件的设施或场所,但该场所的设置不应影响居民对公共活动空间的正常使用。

  5.0.5居住区相对集中设置且人流较多的配套设施应配建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商场、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机动车停车场(库)宜采用地下停车、停车楼或机械式停车设施;

  停车场(库)属于静态交通设施,其设置的合理性与道路网的规划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配套设施配建机动车数量较多时,应尽量减少地面停车,居住区人流较多的商场、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机动车停车场(库)的设置宜采用地下停车、停车楼或机械式停车设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非动车车配建指标宜考虑共享单车的发展,标准设定的控制指标未包括共享单车的停车指标,在居住区人流较多地区、居住街坊入口处宜提高配建标准,并预留共享单车停放区域。

  5.0.6居住区应配套设置居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动车停车应根据当地机动化发展水平、居住区所处区位、用地及公共交通条件综合确定,并应符合所在地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

  2)地上停车位应优先考虑设置多层停车库或机械式停车设施,地面停车位数量不宜超过住宅总套数的10%;

  3)机动车停车场(库)应设置无障碍机动车位,并应为老年人、残疾人专用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和辅助工具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1)当前我国城市的机动化发展水平和居民机动车拥有量相差较大,居住区停车场(库)的设置应因地制宜,评估当地机动化发展水平和居民机动车拥有量,满足居民停车需求,避免因居住区停车位不足导致车辆停放占用市政道路。具体指标应结合其所处区位、用地条件和周边公共交通条件综合确定。如城市郊区用地条件往往较中心区宽松,可配建更多停车场(库);城市中心区的轨道站点周围,可以结合城市规划相关要求,适度减少停车配置。

  2)使用多层停车库和机械式停车设施,可以有效节省机动车停车占地面积,充分利用空间。对地面停车率进行控制的目的是保护居住环境,在采用多层停车库或机械式停车设施时,地面停车位数量应以标准层或单层停车数量进行计算。

  3)无障碍停车位应靠近建筑物出入口,方便轮椅使用者到达目的地。随着交通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交通工具也不断出现,如残疾人专用车、老年人代步车等,停车场(库)的布置应为此留有发展余地。

  4)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的布局应考虑使用方便,以靠近居住街坊出入口为宜。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8]13号)提出的“鼓励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设置集中停放场所和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充电控制设施”等要求,当城市使用电车自行车的居民较多时,鼓励新建居住区根据实际需要,在室外安全且不干扰居民生活的区域,集中设置电动自行车停车场;有条件的宜配置充电控制设施,集中管理,因此对其服务半径作出要求。

  5)在居住街坊出入口外应安排访客临时车位,为访客、出租车和公共自行车等提供停放位置,维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全及安宁。

  6)为落实国家发改能源《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的通知》([2015]1454号)的要求,本标准提出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按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6.0.1居住区内道路的规划设计应遵循安全便捷、尺度适宜、公交优先、步行友好的基本原则,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的有关规定。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承载城市生活的主要公共空间。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提倡绿色出行,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系统特征和交通设施发展水平,满足城市交通通行的需要,融入城市交通网络,采取尺度适宜的道路断面形式,优先保证步行和非机动车的出行安全、便利和舒适,形成宜人宜居、步行友好的城市街道。

  6.0.2居住区的路网系统应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有机衔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居住区应采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8km/km2;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300m,宜为150m~250m,并应与居住街坊的布局相结合;

  2)居住区内的步行系统应连续、安全、符合无障碍要求,并应便捷连接公共交通站点;

  1)影响居住区交通组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居住区的居住人口规模、规划布局形式、用地周围的交通条件、居民出行的方式与行为轨迹和本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等。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居住区内建筑及设施的布置要求,以使路网分隔的各个地块能合理地安排下不同功能要求的建设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于意见》针对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对城市生活街区的道路系统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因此,居住区道路系统应控制街道尺度,提升路网密度。一般而言,居住区内的城市路网密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对居住功能区路网密度的要求,不应小于8km/km2,居住区内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300m。居住街坊是构成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单元,一般由城市道路围合,居住街坊的规模宜为2hm2~4hm2,相应的道路间距宜为150m~250m。

  2)居住区内的步行系统应连续、安全、采用无障碍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中的相关规定,并连通城市街道、室外活动场所、停车场所、各类建筑出入口和公共交通站点。道路铺装应充分考虑轮椅顺畅通行,选择坚实、牢固、防滑、防摔的材质。

  3)从地理和气候等因素考虑,除了山地及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中规定的严寒地区以外的城市,均适宜发展非机动车交通,城市道路资源配置应优先保障步行、非机动车交通和公共交通的路权要求。除城市快速路主路、步行专用路等不具备设置非机动车道条件外,城市快速路辅路及其他各级城市道路均应设置连续的非机动车道,形成安全、连续的自行车网络。

  4)道路是形成城市历史肌理的重要要素,对于需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及有历史价值的传统风貌地段,尽量保留原有道路的格局,包括道路宽度和线型、广场出入口、桥涵等,并结合规划要求,使传统的道路格局与现代化城市交通组织及设施(机动车交通、停车场库、立交桥、地铁出入口等)相协调。

  6.0.3居住区内各级城市道路应突出居住使用功能特征与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侧集中布局了配套设施的道路,应形成尺度宜人的生活性街道;道路两侧建筑退线距离,应与街道尺度相协调;

  2)支路的红线)道路断面形式应满足适宜步行及自行车骑行的要求,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2.5m;

  1)两侧集中布局了配套设施的道路,两侧建筑退线距离应与街道尺度相协调,形成尺度宜人的生活性街道。

  2)支路是居住区主要的道路类型,其红线宽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中的相关规定。在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街巷的宽度可酌情降低,符合有关保护规划的相关规定。

  3)道路断面设计要考虑非机动车和人行道的便捷通畅,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2.5m。同时需要考虑城市公共电、汽车的通行,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地种植行道树和草坪花卉。城市道路的宽度应根据交通方式、交通工具、交通量及市政管线的敷设要求确定,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 50220中的相关规定。

  4)城市支路应采取交通稳静化措施降低机动车车速、减少机动车流量,以改善道路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使用者的安全。交通稳静化措施包括减速丘、路段瓶颈化、小交叉口转弯半径、路面铺装、视觉障碍等道路设计和管理措施。在行人与机动车混行的路段,机动车车速不应超过10km/h;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路段,车速不应超过25km/h。

  居住街坊内附属道路的规划设计应满足消防、救护、搬家等车辆的通达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附属道路至少应有两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其路面宽度不应小于4.0m;其他附属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m;

  3)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最大纵坡应符合表6.0.4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照或分段按照非机动车道要求进行设计。

  居住区道路应尽可能连续顺畅,以方便消防、救护、搬家、清运垃圾等机动车辆的通达。居住区中内的道路设置应满足防火要求,其规划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第7章中对消防车道、救援场地和入口等内容的相关规定。同时,居住区道路规划要与抗震防灾规划相结合。在抗震设防城市的居住区道路规划必须保证有通畅的疏散通道,并在因地震诱发的如电气火灾、水管破裂、煤气泄漏等次生灾害时,能保证消防、救护、工程救险等车辆的通达。

  1)根据其路面宽度和通行车辆类型的不同,居住街坊内的主要附属道路,应至少设置两个出入口,从而使其道路不会呈尽端式格局,保证居住街坊与城市有良好的交通联系,同时保证消防、救灾、疏散等车辆通达需要。但两个出入口可以是两个方向,也可以在同一个方向与外部连接。主要附属道路一般按一条自行车道和一条人行带双向计算,路面宽度为4.0m,同时也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对消防车道的净宽度要求。其他附属道路为进出住宅的最末一级道路,这一级道路平时主要供居民出入,基本是自行车及人行交通为主,并要满足清运垃圾、救护和搬运家具等需要,按照居住区内部有关车辆低速缓行的通行宽度要求,轮距宽度为2.0m~2.5m,其路面宽度一般为2.5m~3.0m。为兼顾必要时大货车、消防车的通行,其他附属道路路面两边应各留出宽度不小于1m的路肩。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对人行出入口间距的规定是为了提升住宅小区的开放性,强调住区与城市的联系,同时也是为了保证人行出入的便捷,以及紧急情况发生时的疏散要求。如果居住街坊实施独立管理,也应按规定设置出入口,供应急时使用。

  3)对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的控制是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以及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的安全和便利。在本标准表6.0.4中,机动车的最大纵坡值8%是附属道路允许的最大数值,如地形允许,要尽量采用更平缓的纵坡。山区由于地形等实际情况的限制,确实无法满足本标准表6.0.4中的纵坡要求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可适当增加最大纵坡,在保证道路通达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道路坡度的舒适性。非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根据非机动车交通的要求确定,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路段,应首先保证非机动车出行的便利,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设计道路最小纵坡是为了满足路面排水的要求,附属道路不应小于0.3%。

  居住区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6.0.5的规定。表6.0.5 居住区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最小距离(m)

  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主要是考虑在建筑底层开窗开门和行人出入时不影响道路的通行及行人的安全,以防楼上掉下物品伤人,同时应有利设置地下管线、地面绿化及减少对底层住户的视线干扰等因素而提出的。对于面向城市道路开设了出入口的住宅建筑应保持相对较宽的间距,从而使居民进出建筑物时可以有个缓冲地段,并可在门口临时停放车辆以保障道路的正常交通。

  7.0.1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尊重气候及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并应塑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用地的日照、气温、风等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物等自然条件,用地周边的交通、设施等外部条件,以及地方习俗等文化条件,都将影响着居住区的建筑布局和环境塑造。因而,居住区应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将居住区内的住宅建筑、配套设施、道路、绿地景观等规划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使其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公共空间是供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公用城市空间,一般包括庭院、街道、广场、公园等。作为居住区内塑造景观环境的重要内容,公共空间在美化居住环境、引导设施布局、组织公共交往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合理规划建设广场、公园、步行道等公共活动空间,方便居民文体活动,促进居民交流”。因而,居住区应通过空间布局,合理组织建筑、道路、绿地等要素,塑造宜人的公共空间,并形成公共空间系统。

  对于居住区内部的公共空间系统,应在空间要素组织和整合的基础上,从微观到宏观尺度与城市级的公共空间进行衔接,形成由点、线、面等不同尺度和层次构成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对于居住区而言,其公共空间系统应与各级公共设施进行衔接,将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统筹安排,既方便居民使用公共设施,又增添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活力。

  2)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宜人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有利于增添居住区活力、方便居民生活、促进居民交往。通过街道的线型空间,可沿街布置商业服务业、便民服务等居住区配套设施,并将重要的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进行连接。在街道空间的塑造上,应优化临街界面,对临街建筑宽度、体量、贴线率等指标进行控制,优化铺地、树木、照明设计,形成界面连续、尺度宜人、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

  3)各级居住区公园绿地应构成便于居民使用的小游园和小广场,作为居民集中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的公共空间,并宜动静分区设置。动区供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和文化活动,宜设置在居住区边缘地带或住宅楼栋的山墙侧边。静区供居民进行低强度、较安静的社交和休息活动,宜设置在居住区内靠近住宅楼栋的位置,并和动区保持一定距离。通过动静分区,各场地之间互不干扰,塑造和谐的交往空间,使居民既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又有安静的休闲环境。在空间塑造上,小游园和小广场宜通过建筑布局、绿化种植等进行空间限定,形成具有围合感、界面丰富、边界清晰连续的空间环境。

  4)景观小品是居住环境中的点睛之笔,通常体量较小,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对生活环境起点缀作用。居住区内的景观小品一般包括雕塑、大门、壁画、亭台、楼阁等建筑小品,座椅、邮箱、垃圾桶、健身游戏设施等生活设施小品,路灯、防护栏、道路标志等道路设施小品。景观小品设计应选择适宜的材料,并应综合考虑居住区的空间形态和尺度以及住宅建筑的风格和色彩。景观小品布局应综合考虑居住区内的公共空间和建筑布局,并考虑老年人和儿童的户外活动需求,进行精心设计,体现人文关怀。

  居住区内的建筑设计应形式多样,建筑布局应层次丰富。但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并不单纯体现在颜色多和群体组合花样多等方面,应该强调的是与城市整体风貌相协调,强调与相邻居住区和周边建筑空间形态的协调与融合。盲目地求多样、求丰富、求变化,难免会产生杂乱无章、空间零碎的结果。因此,应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进行指引:对于建筑设计,应以地区及城市的全局视角来审视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有效控制高度、体量、材质、色彩的使用,并与其所在区域环境相协调;对于建筑布局,应结合用地特点,加强群体空间设计,延续城市肌理,呼应城市界面,形成整体有序、局部错落、层次丰富的空间形态,进而形成符合当地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空间和景观环境。

  2)考虑到经济性和地域性原则,植物配置应选用适宜当地条件和适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种类,以易存活、耐旱力强、寿命较长的地带性乡土树种为主。同时,考虑到保障居民的安全健康,应选择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不易导致过敏的植物种类,不应选择对居民室外活动安全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植物。

  3)绿化应采用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并以乔木为主,群落多样性与特色树种相结合,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绿量,达到有效降低热岛强度的作用。注重落叶树与常绿树的结合和交互使用,满足夏季遮阳和冬季采光的需求。同时也使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相结合,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景观环境和居住环境。

  4)居住区用地的绿化可有效改善居住环境,可结合配套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可绿化的屋顶平台及建筑外墙进行绿化。居住区规划建设可结合气候条件采用垂直绿化、退台绿化、底层架空绿化等多种立体绿化形式,增加绿量,同时应加强地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的有机结合,形成富有层次的绿化体系,进而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用,降低热岛强度。

  居住街坊内的道路应优先考虑道路交通的使用功能,在保证路面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等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路面宜满足透水功能要求,尽可能采用透水铺装,增加场地透水面积。地面停车场也应尽可能满足透水要求。同时,公共绿地中的小广场等硬质铺装应通过设计满足透水要求,实现雨水下渗至土壤或通过疏水、导水设施导入土壤,减少建设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损害。在透水铺装的具体做法上,可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城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形式,例如人行道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可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地面停车场可采用嵌草砖,公共绿地中的硬质铺装宜采用透水砖和透水混凝土铺装,公共绿地中的步行路可采用鹅卵石、碎石等透水铺装。

  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的夜间照明设计,不仅可以丰富居民的夜间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居住区的环境品质。然而,户外照明设置不当,则可能会产生光污染并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休息,因此户外照明设计应满足不产生光污染的要求。居住街坊内夜间照明设计应从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需求出发,夜间照明宜采用泛光照明,合理运用暖光与冷光进行协调搭配,对照明设计进行艺术化提升,塑造自然、舒适、宁静的夜间照明环境;在住宅建筑出入口、附属道路、活动场地等居民活动频繁的公共区域进行重点照明设计;针对居住建筑的装饰性照明以及照明标识的亮度水平进行限制,避免产生光污染影响。

  另外,由太阳能热水器、光伏电池板等建筑设施设备的镜面反射材料引起的有害反射光也是光污染的一种形式,产生的眩光会让居民感到不适。因此,居住区的建筑设施设备设计,不应对居住建筑室内产生反射光污染。

  2)应充分利用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坡地绿化或隔声设施等方法,降低周边环境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7.0.7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采取措施降低不利因素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1)居住区的微气候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居住区规划布局应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气候区,以及所在区域冬季、过渡季和夏季主导风向和典型风速,以及地形变化而产生的地方风,使居住区的微气候满足防寒、保温的要求,有利于居民室外行走、活动的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对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以及沿海地区的不利主导风,应通过多种技术措施削弱和阻挡其对于居住区的不利影响。通常可以通过树木绿化、山体土堆布置建筑物及构筑物等方法阻挡不利风的影响。对于过渡季和夏季主导风向,可通过合理设置区域或用地内的微风通廊,有效控制建筑形体和宽度,在适当位置采用过街楼或首层架空等技术措施引导或加强通风,使居住街坊内保持适宜的风速,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减少气流对区域微环境和建筑本身的不利影响。同时,高层住宅建筑群的规划布局应避免产生风洞效应,避免人行高度上产生“旋涡风”等不安全因素。

  2)本条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相关规定,通过居住区室外环境噪声控制,保证居民在室内外活动时的良好声环境。针对居住区主要噪声源,可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噪声对居住区室内外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优化建筑布局和交通组织方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优先遮挡或避开声级高的噪声源,设置绿化隔离带或噪声缓冲带、声屏障等隔声设施。此外,应采取相应的减振、消声和遮挡等技术措施降低居住区内部行年、居民活动和工作营业场所产生的噪声。

  既有居住区已出现不能满足当前居民生活需求的情况,如步行系统不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硬质铺装未采用透水材料,绿地未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缺少机动车停车场所导致乱停车,绿地、人行道等公共空间被占用;绿地及人行步道缺少养护,市政管网老化、年久失修;居住环境退化等问题日渐突出,亟需综合改良,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各城市应针对上述问题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既有居住区进行更新改造,提升环境品质。

  A.0.1居住区用地面积应包括住宅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用地,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3)当集中绿地与城市道路临接时,应算至道路红线;当与居住街坊附属道路临接时,应算至距路面边缘1.0m处;当与建筑物临接时,应算至距房屋墙脚1.5m处。

  3)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是方便居民户外活动的空间,为保障安全,其边界距建筑和道路应保持一定距离,因此集中绿地比其他宅旁绿地的计算规则更为严格,距建筑物墙脚不应小于1.5m,距街坊内的道路路边不少于1.0m。

  表C.0.1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控制要求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来源:【中国风景名胜】刚刚好的诗意与美好月泉之秋你看,那金黄的芦苇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是大自然用画笔勾勒出的最美画卷。秋天的月牙泉,天空如洗,湛蓝得让人沉醉。那几朵悠然飘荡的白云,似是大自然不经意间挥就的画笔,为这澄澈的天空增添了几分灵动。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而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会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残疾,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报道,目前全球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人数已达3.

  7月11日,薄玉芹(右)术后第一天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复查,熊朝晖主任手把手教她如何点药护理眼睛。受访者供图讲述人:薄玉芹 石家庄市居民换一个人工晶体,需要多少钱,您知道吗?我今年55岁,右眼、左眼先后换了人工晶体,上一次花了3000多元,而今年这次却只花了1000元左右。

  来源:环球网 在城市物流领域,轻卡车的作用愈发显著,涵盖冷链运输、装卸搬运、快递物流等多种场景。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1-7月份,轻卡市场累计销售车辆达110.43万辆,同比增长4.37%,展现出中高水平的增长势头。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韦骅、马邦杰)中国U15国家男子足球选拔队日前抵达法国,进行为期约半个月的海外拉练。球队主教练、日本人浮嶋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与国内比赛相比,国际比赛的强度更大,除了身体上的对抗,对于球员的思考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

  中铁大桥局第九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种卷扬机受力转向及排绳装置专利,改变卷扬机受力方向且适用于不同位置吊装或拖拽作业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卷扬机的受力方向,不仅能够适用于卷扬机设置在不同位置时的吊装或拖拽作业,同时改制简单,操作方便,节约成本,并且增加了排绳器功能,有效的保证施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如果要说起中国在领土面积上的巅峰时期,想必大家都会第一时间就想到是元朝。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有5秒免费广告,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留下来吧,干满五年我送你一套房。”2009年,京东001号快递员金宜财打算辞职。谁料京东老总刘强东得知后,亲自出马留人,还许下一套房的惊人承诺。

  15000+12%移交,15937+8%移交,三盛、德信拿下成都麓湖地块5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