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泛黄的黑白照片里,4个造型各异的人物造像还是一副原始、粗粝的模样。如果不是策展人特意提醒,记者也没能认出照片里的主角原来就是矗立在重庆长江大桥桥头、已经陪伴广大市民近40年的《春》《夏》《秋》《冬》4座雕塑。

  当日,“关山万里重”——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70周年文献展(以下简称文献展)在此揭幕。在一众勾勒出川美雕塑建系70年筚路蓝缕发展历程的文献、珍贵作品中,详尽呈现1984年落成的重庆长江大桥桥头雕塑《春》《夏》《秋》《冬》是如何一步步诞生的史料格外亮眼。其中,《春》《夏》《秋》《冬》4座雕塑的创作手稿更是首次公开展出!

  6日下午,尽管已经91岁高龄,曾经出任过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的龙德辉现身文献展开幕式现场时,依然是一副精神矍铄的样子。除了表达对后辈的感谢,他在现场被问及和谈得最多的就是当年《春》《夏》《秋》《冬》4座雕塑的创作。

  “最早我们拿到的‘题目’是开放性的。”面对记者的镜头,龙德辉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就是希望为重庆长江大桥(即现石板坡长江大桥)的上桥和出桥设计一个明显的标志。”龙德辉说,当时几乎系里的所有力量都被动员参与了进来。“最初也是江河湖海、迎来送往、工农兵学方方面面的方案都想过了,但大家都不太满意。”

  作为当时系里负责创作的教研组组长,龙德辉提了一嘴,“大家是不是可以往季节方面去想想。”结果,第二天,“叶毓山就拿了一套方案初稿出来,就是按春、夏、秋、冬四季设计的。”

  经商议微调后,“春”是一位拿着花的少女,“夏”是一位在水中搏击的年轻男子。说到这里,龙德辉还格外激动地张开双臂模仿出了游泳的姿势,“南桥头的‘秋’是一位捧着麦穗的劳动妇女,‘冬’我们是取的‘冬猎’之意,展现的是一位狩猎的男性。”

  后来的争议很多人都知道了。因为4座雕塑中女性形象被设计成了裸体。龙德辉也没有回避,“解决办法就是我们给雕塑人物加上了飘带。”但让他格外感慨并一直记到今天的是,“当时也有另一种声音说,10年后可能就没有人会提这样的意见了。”

  走进展厅,上游新闻记者发现,整个“关山万里重”——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70周年文献展是以时间为主线索设计了具体展陈。珍贵一手文献、史料、实物、书籍、手稿、雕塑作品、票据、书信、教案、大纲、作业等填满了引言和六大板块。

  上游新闻记者按《春》《夏》《秋》《冬》落成的时间,走到展览的1984年部分时,一眼就发现,这组山城市民耳熟能详的雕塑的各种细节都已铺陈在了面前。

  其中,既有当年这组雕塑落成后印制的精美画册,也有当年涉及雕塑具体安装注意事项的会议纪要。而本文开篇就提及的泛黄老照片正是《春》《夏》《秋》《冬》当年的设计手稿。

  “和绘画手稿大多是线描不同,雕塑的初稿、手稿就是照片里这样用泥塑出来的粗模。”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竹这样跟记者说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场众多文献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份针对《春》《夏》《秋》《冬》4座雕塑的详细说明文件。其中解释了采用铝合金(具体说是铝硅合金)打造有三大原因:铝合金色调、金属光泽和雕塑创作构思的艺术要求相符,和环境相协调;轻,符合桥头承重要求;同时也是(当时)对使用新材料的一种探索。

  与此同时,这份说明文件中还提到建桥指挥部拨给整个雕塑工程的费用为三十万元,其施工时间为1981年1月开始铸造施工,到1984年9月上旬全部完成。

  从表面上看,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场文献展学术味道浓厚,非专业学生或资深艺术爱好者很难走进现场找到共鸣。

  “其实不然。”从川美雕塑系毕业,又成为了整个雕塑学科带头人的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这样告诉记者。“可以说,过去70年它一直就在大家身边。”

  焦兴涛表示,川美雕塑系从成立开始,就对重庆的城市建设、城市文化的成长都作出了艺术方面的贡献。“它总是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在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焦兴涛举例说,以时间为序看,早在雕塑系成立的第二年,1954年,以龙德辉老先生为代表的第二届学生就整整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把大足北山、宝顶所有的石窟都进行了临摹和整理。这为后来大足石刻成功申遗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还有市民游客都非常熟悉的解放碑,碑身上的几块浮雕是解放后重新创作的。这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首任系主任郭乾德的作品。”焦兴涛说,当然还有《春》《夏》《秋》《冬》,它是当时思想解放非常重要的标志,给我们这座城市气质带来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还有歌乐山烈士陵园的烈士群雕《浩气长存》,更是全国红色纪念雕塑中的扛鼎之作。”

  焦兴涛说,当下雕塑创作已经进入了更加强调和城市和市民日常生活共生的阶段。“这个艺术门类在重庆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那些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作品的创作思路、原始手稿、文献资料、雕塑小稿、照片、媒体报道与学术讨论等等,都能在本次展览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