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
日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苏浙沪两省一市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标志着示范区“1+1+N+X”跨省域法定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构建成型。该规划范围约660km2,旨在构建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核心区和最具吸引力的世界级湖区,划分了湖荡型、河网型、古镇型、小镇型四种共51个水乡单元,通过提升生态空间品质、营造游憩空间网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策略促进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跨区域一体化发展。
近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结各地在坚持城市体检先行、发挥城市更新规划统筹作用、强化精细化城市设计引导、创新城市更新可持续实施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印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清单中列举了天津市、重庆市、辽宁省沈阳市、山东省烟台市等地的城市更新主要举措,鼓励完善存量用地管理政策、建立多主体参与机制、健全城市更新多元投融资机制等做法。
近日,翰博设计新作东莞中心公园建成细节公布。项目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国际商务区中央绿轴和新基河蓝轴的交汇处,占地面积22hm2。设计旨在重现自然生境,选用大量乡土树种建立本土栖息地,打造岭南地区四季树木葱郁的景象。同时,设计在新基河河道基础上进行拓宽,形成鹭鸟湿地,结合丰富的水生植物、枯木和石头打造生态湿地景观,为候鸟等动物提供了栖息庇护所。此外,设计将慢行步道和生态廊道相连,并设置休憩廊架、直饮水设施和智慧设施,营造自然舒适、智慧融合的漫步环境。
近期,美国洛杉矶市工程局公布了由OLIN设计事务所、Agency Artifact等团队共同设计的“塞普尔韦达盆地愿景计划”(Sepulveda Basin Vision Plan)。项目位于洛杉矶圣费尔南多谷(San Fernando Valley),占地约810hm2,包含市民广场、野生动物保护区、2028年奥运会场馆、高尔夫球场等众多区域,可视为圣费尔南多谷中央公园。设计平衡了生态、环境、水文和市民休闲的需求,在新增大量娱乐和文化空间的同时,注重对贯穿场地的洛杉矶河进行生态修复,提升其韧性抗洪能力,并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强化场地的生态系统功能。项目预计耗资48亿美元,将于25年内逐步建设,目前处于征集公众意见阶段,旨在鼓励附近居民积极提出建议并参与决策。
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澜沧江–湄公河地区跨界景观管理工具和关键策略》,该报告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地区跨界景观管理的知识和经验,该地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报告包含了一份对本地区乃至其他地区跨界景观管理均有参考价值的工具清单,介绍了在本地区不同国家实施有效跨界管理的五项关键策略,并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澜沧江–湄公河地区为人类和地球带来的巨大生态效益。
日前,美国Surfacedesign景观设计事务所通过回收利用废弃材料,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沃德市营造了一处线性公园。该公园曾经杂草丛生、垃圾遍地,Surfacedesign通过拓宽绿道、移栽本土树种等方式,为附近社区提供了一处崭新的便民休闲场所。设计团队在城市各处收集废弃材料,如市政厅外的废弃长凳、废弃棚架、拆除建筑物后的250吨废弃混凝土等,并加以改造利用,在降低预算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碳足迹。此外,设计采用更软、散热更快的风化花岗岩代替沥青铺路,并利用茂密的植物将公园与嘈杂的城市主干道相隔,削弱了噪音影响。
本书作者为美国著名记者埃丽卡·吉斯(Erica Gies),她尝试跟踪不同水体的“生活习惯”,探索水如何穿越地上和地下空间、与周围的生物互动,并分析了水在不同时期“造访”各地给人们留下的记忆和“教训”。作者在书中呼吁公众关注水自身的需求,让渡空间,遵循水的本性,让水恢复到自然慢速阶段,从而对改善环境和气候等方面有所裨益。
本书收集了近两年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0余位技术骨干的40余篇论文,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城市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市政设施的协同性、与先进技术融合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及实践成效。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8个农业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包含在不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景观、土地利用方式等。本书详细阐释了各个遗产项目的历史与传承、价值与特点、现状与发展,展现了农业文化遗产下农业景观的丰富性与可持续性。
世界上有超过一半的特大城市位于海岸线上,许多城市都面临着海平面上升以及潜在的洪水风险。本文提出了四个可以增强沿海城市复原力及抗洪能力的策略,在城市倡议、韧性基础设施、未来规划等方面提供参考。
本文以宁波骆驼街道福业街街景改造、成都猛追湾城市更新、北京望京小街改造等项目为例,展现了旧城老街微更新的多种方式。设计师通过保留修缮、局部拆建、功能置换,优化了街区空间布局和功能业态,激发了街道活力。
本文分析了全球高架桥下空间公益性职能开发利用的趋势和经验,并列举大量案例进行阐释,鼓励城市设计师在存量时代挖潜利用高架桥下等城市剩余空间,增补优质公益性空间,实现多方协同发展。
日本东北大学窪田亚矢教授在本文访谈中以自己在日本的实践为例,分享了对历史环境保护和再生的思考。在她看来,地方主体性十分重要。地方化所具有的活力不仅为历史环境的保护和再生提供了支持,也为城市化途径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这类实践中,地方主体和非地方主体之间可能会存在冲突,但这种冲突是有益的。就“灾难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而言,窪田认为,城市规划将历史环境纳入考量是一个重大进步。在规划过程中,应当让当地居民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应该保护什么、如何保护,以及为谁而保护。在城市历史资源的再生方面,最大的挑战是需要审视我们的生活现状并重新评估我们的价值。虽然专业人士的参与难免有风险,但他们有必要采取措施来保护或修复历史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从当地居民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也非常重要。
本文整理自近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的“城市中‘人’的显影”主题演讲。李晓江聚焦城市社会变迁中与“人”相关的方方面面,探讨了如何通过规划关注空间的多样性、社会的多层次性。在他看来,“人”已然是我国当下最核心的线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人群逐渐呈现出更复杂、更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注重城市空间服务供给的正义性。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高寒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公园,经过五年多的试点探索和一年多的建设实践,顺利完成了“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累经验”和“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重大使命。本文总结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价值和建设实践经验,提出未来发展规划,为三江源及全国其他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减缓”(Mitigation)与“适应”(Adaptation)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主要策略,目前“适应”还缺少准确而广泛的社会共识。本文详细介绍了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定义、我国建设现状和建设重点任务,以上海市、浙江省丽水市、河南省漯河市为例,分析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如何提升城市水安全、统筹流域与城市防洪排涝,助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景观设计学》2024年“景观的多维感知”主题征稿(投稿截止:2024年1月28日)
城市森林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由中欧城市森林应对方案举办的系列研讨会(11月17、22、24日)
欧洲和中国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重新绿化城市研讨会(11月28~29日)
“长三角水平都市:交织的资本”国际城市设计展(11月18日~12月11日,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