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1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安徽合肥有一个小区,因道路改造,门前一排门面被拆除,只留下原来一堵围墙。为美观,几十米长的围墙被修复加高、粉刷一新,还添上徽派风格的瓦片装饰,画上“家风家训”的宣传画,美其名曰“景观墙”。这么“美”的一堵墙,却被墙后的居民砸开一个又一个洞,居民说,之所以“凿壁借光”,实在是因为“没法过了”!三米八高的“景观墙”,挡住了墙后相隔不到一米5的一楼居民家的通风采光,弄得他们“白天都要点灯”。社区以“破坏公共财产”为名报了警、又把洞补上,但苦不堪言的居民们最近再次为堵墙开洞。

  其实,这些年,各种形式的“景观墙”,公众已见过不少。有的墙外绿草萋萋、赏心悦目,墙内却污水横流、不堪入目;有的墙外刷着醒目的“城市精神”,墙内却破败得与光鲜的城市“格格不入”……说是“景观墙”,不如说是“遮羞墙”。用“遮羞墙”挡住那些不想让人们看到的角角落落,已成为一种都市流行时尚。正因为太流行,现在人们一旦看到那些一夜间拔地而起、“看上去很美”的“景观墙”,早已“心照不宣”,对一墙之隔、不同的世界,往往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如此看来,“遮羞墙”早已是“皇帝的新衣”。既然是“皇帝的新衣”,为啥一些地方的管理者还是对这“掩耳盗铃”的事乐此不疲呢?城市管理者之所以对城市外表有如此“洁癖”、对外在形象如此“苛求”,恰恰是因为改变内在需要时间、需要投入,有人等不起,甚至,这些可能事关民生疾苦但大煞风景的地方,在一些人眼里可以完全无视。(郭静)

  就安徽这堵“景观墙”来说,要的只是“看上去很美”。管理者有心画上徽派山水画、写上“家风家训”,甚至因居民“凿壁借光”而报警,却无心倾听、体验甚而改变居民们因这堵墙而面临的生活窘境。一堵墙,美了市容,却“堵”了民心。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