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 有史以来 山海关 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关内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
其实,早在清朝时期,为了维护东北固有的风俗和八旗生计,康熙就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地区实行了封禁政策。至此,东北地区就杜绝了和其他地区的交流。但是到了清朝末年,随着时局的变化,清朝朝廷放宽了对东北的管制,正式开禁放垦。
此后,每次王朝更替、战乱和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几乎都会出现中国古代的移民现象。他们成群结队,整个家族,整个村子,甚至整个地区大量外迁。几次有名的大规模移民现象都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如“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其形成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闯关东”中的“关”指的是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山海关西边就是我们所说的关内,它的东边自然就是关外了。“闯关东”一词,来源于十九世纪的清末。清代的山海关,几乎是一座封闭的关口,它隔绝着关内与关外。清末的黄河下游,特别是山东、直隶一带,是连年灾害,老百姓就将目光投向关外黑土地。而百姓想要到达关外,必须要想办法闯过山海关,“闯关东”一词由此而生。其实从广义上讲,明朝时迁移到关外的百姓也能叫闯关东,但却有本质不同。
闯关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移民活动,是世界移民史上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也是人类大迁移中的一部辛酸史,一路走一路泪。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也有着太多的生死决别!闯关东这种趋势,事实上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闯关东是一个近 300年的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历史。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 ,无数的山东饥民陆续来到关东荒原这块肥沃而又荒芜的土地上,艰苦谋生 ,团结互助 ,闯出了一 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闯出了关东地区的农业、工商业发展的新天地。闯关东的苦难和奋斗历程形成了东北地区所特有的、长久不息的闯关东精神 ,并被世世代代的关东人继承和发扬。
“闯关东”的壮举 ,孕育出一种悲壮感人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虽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但它所体现出的是人类所共有的进取、创业精神。“闯关东精神”有四个方面 的内涵: 一是敢于和磨难进行抗争 ,无畏于牺牲生命 ,不屈不挠地与天、地、人英勇奋斗的进取精神;
闯关东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 山海关 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等地区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满人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东北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到吉林市北曰“新边”(《 辞海 》)。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