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科梅蒂出生于瑞士,是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艺术家之一,被誉为现代主义精神的化身,因其艺术成就突出,他的肖像与作品被印在第八版100元瑞士法郎上。贾科梅蒂是全球艺术市场身价最高的艺术家之一,近十年其作品多次刷新雕塑作品拍卖价格的世界最高纪录,比如《行走的人》(Walking Man I)、《遥指》(Pointing Man)曾在拍卖市场拍出了超过1亿美元的天价。

  本次展览是贾科梅蒂第一个中西文化对话展,从全新角度解读他的艺术创作,并探索他与建筑及空间的关系。展览分为四个主题展厅,分别聚焦于贾科梅蒂艺术创作的四个主要方面:从贾科梅蒂那间看似繁芜的工作室出发,审视其对待人形的建筑视角,对雕塑底座的执着,对“笼子”作为结构的迷恋,以及对空间与空白的玩味与控制。展出了79件贾科梅蒂不同类型的原作,包括其代表作品《高女人I》(Tall Woman I,1960)、《迭戈的半身像》(Bust of Diego, Vers 1954)等。

  本次展览是对广州美术学院青年教师系列研究,由秦晋、付智明、谢郴安以及曾曦四位艺术家的作品构成展览,是广东财经大学粤商印记美育系列活动之一。

  四位艺术家的展览均具有独特的作品气质与艺术表达,但仍可以发现一些潜藏在展览之中的共性,现场感与在地性在展览之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伸。从某一方面而言,这也反映了在当代艺术的异质性之下,对于地区、地域,乃至民族与国家的共同思考,并把这种思考融入艺术的创作与艺术语言的构建之中。

  张难先是湖北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的参与者、见证者,他是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的创建者之一,与刘静庵、殷子衡等9人一同经历“湖北丙午党狱案”。1924年,他受李济深之邀南下广东投身到大革命运动,先后到肇庆、梧州、海南任职,积极开展地方工作,起到稳定革命后方的重要作用。他担任西江陆海军讲武堂教官期间,为黄埔军校输送引荐了许多学生。其家族也与黄埔军校结下深厚情缘。

  该展为辛亥革命纪念馆所举办的第七个辛亥人物系列展览。展览由“首义先驱 辛亥耆宿”“刷新思想 继续革命”“治理有方 匡扶济世”“老骥伏枥 鞠躬尽瘁”四部分构成,展现张难先无科名习气、无官僚习气、无党人习气的“难能”一生。

  “我俩”中的国画小品多数为夫妻二人合作而成:罗小颜在画中记录日常生活的温情瞬间,陈煜璧则以手书为画作题跋,相互呼应,浑然天成。书画合璧之作极为贴切地呼应了“我俩”这一主题,而小品的尺幅,也使作品呈现出别样的艺术韵味。从简约空灵的山水画到轻松活泼的人物画,从郑板桥的短文到如今网络上的流行用语,“我俩”将传统与现代、高远与通俗等概念统一到一个空间内。

  地点:臻致堂画廊(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268号广州交易广场2904—2907室)

  由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主办的“墨舞金秋”会员书画作品展从十年前首回展出至今已经第四回,展名由当年创会会长刘斯奋所起。墨,是东方美学特有的意象符号,墨之流动性与五彩丰富性成为传递中国书画家心灵与意象表达的特殊符号;舞,为墨之升华,既有纵横飘逸的气韵节奏,又有驰魂宕魄的震撼力量,如同动与静、雅与俗、顿与挫、力与美交织的交响乐章;金秋,一年之中最喜悦的季节,也是人生中最醇最厚的感悟积淀。

  本次展览展出的60余幅作品,由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会员们用心准备,精心创作,形式多样,题材丰富。无论是国画、油画、书法都随物赋形、笔达意到、气韵生动。老艺术家“从心所欲不逾矩”,中青年文艺家则豪迈豁达而孜孜探求,充分展现艺术家们扎实的笔墨功夫、深厚的人文涵养、炽热的艺术情怀。

  展览呈现了不同代际的女性艺术家创作,从早已成名的著名艺术家孔紫、香港画家林小枝,到出生于1960、70年代并持续活跃的中坚艺术家颜晓萍、梁桂华、丛秋菊、穆焱、何鸣,以及来自港澳的伍汝、梁倩婷、石琦近年来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年青一代的艺术家,从传统国画到现代彩墨,从综合材料到油画、雕塑、陶艺,呈现出生活和创作在不同时代背景、受到不同社会思潮影响的女性艺术家的创作面貌。

  本次参展的女艺术家以多元流变的艺术,从宏观视角的表达转变为微观视角的个人表达,从被集体地作为普遍化的群体话语的崇拜转变为对个性语言的探索,在表现上强化着个体的差异性与独特性视角,在再发现与再挖掘的视野之上,重新书写与展示新时代的女性生命体验与艺术创作。

  “南中绘事”系列艺术家绘画展共分为12场艺术家个展,每场展览时间将持续一个月。参展艺术家将从深圳市工笔画学会、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协会、深圳市坪山区美术家协会邀请12名优秀画家进行展示。

  上官墨翰,别署瓦砚斋,喜书爱画、善治简牍。当代水墨名家邹明评价他,“上官墨翰是位多才多艺的年轻人,除研修水墨画之外,尤擅书法,又可撰文,略懂中医,难能可贵。他爱画老屋,不知何时对海洋生物生发兴趣,画了一批与之相关的水墨,令人玩味。品析上官的画作,可以感受到真切,由画面传递的气息可以触摸到画家的情绪,倘能打动人,便在于此。”

  展览以国画、工笔画、油画、当代水墨画等形式为主,作品类型多样,题材丰富、极具艺术价值。

  此次展览遴选了近百件深圳美术馆的典藏作品,以海洋为起点,分为“形式· 和声”“色彩·旋律”两个篇章,通过绘画与摄影艺术的视角来观看、感受和表达“水”。

  “形式·和声”展示了不同年代艺术家运用各种媒材呈现水的多元形式,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东西方绘画样式的差异。“色彩·旋律”邀请观众走进一个视觉与听觉交融的空间,体会绘画色彩与音乐旋律之间深刻而微妙的联系,使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仿佛也能聆听到其中蕴含的旋律与节奏。

  该展览共展出150多件展品,讲述了过去100多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展品包括了从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直至现如今的21世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史,记录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汽车、造船、机械、家电、数码产品、日用品、家具、食品饮料等重要产业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卷轴 44幅,展品 97件/套,以20世纪50年代来自陕西、甘肃、山东、湖南等地的女兵进疆到扎根边疆为线索,通过“寥廓他乡月 非凡一朵莲”“寒瓣风雪里 风骨何须怜”“千里良缘合 丹心许兵团”三个部分,展示新疆兵团女兵屯垦戍边的壮丽史诗。此展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进疆女兵的故事,感受她们的青春理想和奉献精神,让她们拼搏奉献的爱国精神得以传承,让观众能从中汲取不竭的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次展览遴选北山堂捐赠玺印近400件,涵盖先秦古玺至近代文人篆刻,尝试以品类和历史发展为线索,展示玺印的演化脉络。北山堂是香港实业家利荣森的私人收藏,20世纪70年代以来,利荣森先生陆续将其大部分藏品捐予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文物馆遂以“北山汲古”为主题,将北山堂旧藏和现藏的各类中国文物整理展出,包括绘画、书法、碑帖、玺印等。自文物馆1971年创建开始,北山堂历年捐赠玺印超过1800方,数量之多、品类之丰及其学术和艺术价值,让文物馆玺印收藏在全球大学博物馆中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