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是“南国陶都”,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石湾陶塑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

  佛山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湾河宕贝丘遗址的发现,揭开了石湾制陶的序幕。至明清鼎盛时期,石湾陶窑达107座,各行商号近千家,产品畅销珠三角、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广东新语》载:“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石湾陶塑进入群星璀璨的全盛时期。在陶都石湾,有一座依山势而筑的龙窑——南风古灶,自明代以来窑火不绝,映照了石湾制陶业500年的生产兴旺。

  一窑炉火,锻造陶中瑰宝;一抔陶土,塑出万千形态。在佛山陶艺人灵巧的双手中,万物皆可“塑”、一指见乾坤。从极具装饰性和故事性的陶塑瓦脊,到案头上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石湾公仔”,再到盆景中精雕细琢、出神入化的山公微塑,石湾陶塑生发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接续汉唐雕塑造型,又与粤剧、绘画、建筑等文化相互渗透,自成一套美学体系。其造型典雅传神,胎釉古雅厚重,展现出“拙”“野”“反”“蛮”的独特风骨,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地方色彩。

  石湾陶塑的发展与独特魅力,背后是一代代能工巧匠的孜孜以求。清代以来,陈祖、黄炳、陈渭岩、潘玉书、刘佐朝等陶艺名家,奠定了石湾陶塑在陶艺界的坚实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佛山涌现出27位国家级大师、60位省级大师及一大批陶艺创作者。这些陶艺名家,或精于肌理、筋骨、衣纹的拿捏,或擅于民间风情题材的塑造,或专于技艺、手法的创新,接续不断的传承力量赋予了石湾陶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使其成为中国传统雕塑艺术领域中最具活力和群众基础的门类之一。而在星光熠熠的陶艺名家背后,还有一群不起眼的人物,他们掌握着窑灶的温度变化、火力方向,使烧制出来的陶瓷作品因为“窑变”的不确定性而呈现出独有的魅力。2012年,龙窑营造与烧制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千年陶塑,甲于天下,窑火相传,生生不息。佛山陶艺人在劳动实践中,掌握泥、釉、火的变化规律,塑造出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的工匠精神。20世纪80年代起,以石湾美术陶瓷厂(今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陶艺生产厂家,先后赴德国、法国、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对外文化交流、贸易展和国际博览会活动;石湾陶塑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争相收藏,并出口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中国陶谷、南风古灶国际创意园、美陶湾·柒号陶仓,一个个大型地标,将成为佛山陶文化繁荣兴盛的生动注脚,继续书写南国陶都行稳致远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