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张振国)1月7日,记者自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获悉,为进一步展示民勤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传播绿色环保、人沙和谐共生理念,诠释“中国最美的大地艺术-民勤,世界最美的艺术大地-民勤”,助推民勤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构建河西走廊“西有敦煌东有民勤”的艺术新格局,武威市民勤县拟举办2021中国民勤第四届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本次活动以“丝路驼声”为主题,武威市向全球雕塑艺术家发出邀请,面向全球具有雕塑创作能力的专业艺术工作者征集优秀公共艺术作品方案。

  近年来,武威市民勤县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县域独特资源优势,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活动,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雕塑艺术家的102件沙漠雕塑作品落地大漠,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展现着其无与伦比的雕塑艺术魅力、沙漠的浩瀚壮观以及民勤防沙治沙的深厚文化蕴涵。

  骆驼,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符号和运输标志,不仅仅是运输工具,更象征着任劳任怨、坚韧不拔、久久为功的精神,为丝绸

  民勤驼队在丝绸之路有“大帮驼铃走天下”之美誉,民勤驼道四通八达,东至京津,北至库伦、莫斯科,西至西藏、新疆伊犁、西亚,南至河南等地。关于民勤驼队的故事流传在武威、张掖、酒泉等河西地区,新疆的哈密、昌吉地区,内蒙古的阿拉善、河套地区,以及青海、宁夏一带。马家驼队、皇驼、骆驼神卦女、大侠任毛头、民勤驼镖等传说记载和反映了民勤驼队在丝绸之路走南闯北的艰辛历程,记录了他们为国家稳定、民族团结、抗日战争和文化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也对于研究丝绸之路、东西经济文化交流、南北民族融合以及民族、民俗学有着重要的价值。

  遥望历史长河,耳畔驼铃阵阵,大漠孤烟中驼队迤逦而出。“塞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无数铃声摇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唐诗宋词中的骆驼的诗性意象影影绰绰。

  抚今追昔,继往开来,中国民勤第四届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在延续前三届沙漠艺术活动的基础上,以“丝路驼声”为主题,以骆驼及驼队精神相关的元素为基础意象,征集国内外优秀公共艺术作品,从而续写与讴歌坚韧、开拓、担当的丝路精神,展现新时代创新发展的丝路理念。

  2021中国民勤第四届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威市人民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民勤县人民政府承办。

  (一)作品征集时间:2021年1月5日起投稿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25日。

  1、公共艺术作品:以骆驼意象为主,根据丝路文化背景、驼队精神及沙漠环境设计方案,要求创意大胆新颖,与环境、地域文化及历史故事深度契合。

  2、材料类型:以适合沙漠环境及室外摆放的材料为主,包括竹木、石材、金属、综合材料等。在形式上可使用抽象、具象、装置等多种创作手段。

  1、作品要符合活动主题,融入丝路文化特色与沙漠环境,必须是作者本人原创作品。

  2、作品数量及类型:户外景观雕塑20-30件(具体数量根据征集方案作品主题符合程度而定)。

  4、作品要求:每位艺术家详细填写申请表信息,连同jpg格式的作品图片一同提交,图片文件名请以作品名称命名。每位艺术家提交2--5件参选作品,超出或低于要求将取消参选资格。入选作者提供模型材质应与作品实际材质相同,规格大小不限,请根据本次活动的主题及环境条件认线、作品奖励:每位入选艺术家人民币6万元(税前),以上奖金均含雕塑定稿小样制作费,作品及小稿模型由民勤县永久收藏,并获得民勤县人民政府颁发的作品收藏证书。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