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纷纷扬扬的小雪花将内蒙古装扮一新,宛若童话世界。各族群众走出家门,投身多姿多彩的节日活动之中,与国内外游人一起戏冰雪、迎新春。

  从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下旬,内蒙古有着长达7个月的雪季,而且冰雪与草原、山地、森林、沙漠、火山、温泉等交融,形成丰富多样的冰雪旅游资源。近年来,内蒙古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依托冰雪资源优势,推动“冰雪+体育”“冰雪+赛事”“冰雪+文化”等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今年春节假期,在诸多冰雪旅游业态和项目带动下,全区接待国内游客3058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217亿元。

  内蒙古位于冰雪黄金纬度带,唯美的雪地景观、多彩的民俗风情,共同织就了浪漫的冬日胜景。入冬以来,内蒙古分三批次推出特色冬季旅游产品,游客可沉浸式体验百余项文旅活动。

  阿尔山旅游度假区是国内外游客体验冰雪的欢乐地之一。春节期间,阿尔山将冰雪、体育、民俗、研学、康养等有机整合,助推冰雪运动游持续升温。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张瑞说:“以春节假期为契机,我们推出‘畅享之旅免票月’‘大学生免票月’等多项优惠政策,餐饮、酒店等企业纷纷承诺‘不涨价’,还推出了特色套餐。”

  春节假期,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人头攒动,流光溢彩的“火山之夜”游客嗨歌季活动让冬日的乌兰察布更加浪漫。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乌兰察布市以“观星、赏月、游火山”“滑雪、美食、泡温泉”为主力产品,策划推出“百天百场”冬季旅游系列活动,满足游客出行需求。

  “这个冬天,内蒙古通过举办‘歌游内蒙古·歌声伴我去旅游’系列活动,打造‘歌游内蒙古·跟着赛事去旅游’产品矩阵,推出‘歌游内蒙古·寻味美食去旅游’冬季美食产品,全力助推内蒙古冰雪旅游出彩出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孙国铭说,内蒙古还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每位游客都能体验到冬季旅游的魅力,享受一个温馨、深刻且富有意义的浪漫冬日。

  内蒙古积极拓展周边省区市的旅游市场,通过联动打造旅游协作区,以“歌游内蒙古”品牌建设为引领,整合四季旅游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业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主客共享、四季皆可游”的“诗和远方”。

  这个雪季,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体育、商务、交通、铁路、民航、电力、通信等部门共推冬季旅游出彩,拿出切实举措引客、待客、宠客。同时,强化柔性执法服务。

  春节假期,内蒙古通过加强组织调度、强化路网监测、科学调配运力、增强应急保障服务等举措为出行保驾护航,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万公里。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应急救援点230个、床位490张,还有医药箱和24小时热水供应点等。对大流量服务区加强现场疏导。同时,气象部门多渠道及时发布气象、出行、充电等信息,引导大众合理安排行程。

  为全面打造以“歌游内蒙古”品牌形象为主的宣传推广体系,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内蒙古在北上广深等重点客源地机场、车站开展宣传推介,围绕游客怎么来、怎么游,与各大城市旅行社精准对接,与呼铁局密切合作增开专列,推动高铁畅游内蒙古,让冰雪旅游火起来。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张锐介绍,内蒙古加快文化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体育公园、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步行街等,搭建一批体育赛事活动平台。重点改建、扩建一批旅游景区内的体育场地设施,打造一批集运动、康养、旅行等于一体的文体旅度假区、目的地,推出一批文体旅融合“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内蒙古创建了金龙山、美林谷、凤凰山、马鬃山等一批滑雪旅游度假地;打响了“歌游内蒙古·欢乐冰雪季”“内蒙古冰雪旅游那达慕”“向西一步去滑雪”等一批冰雪旅游品牌;推出了“嬉冰驭雪、激情飞扬”穿越兴安自驾之旅等一批主题精品线路,冰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内蒙古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加强政策供给。主动顺应文体旅新趋势、瞄准游客新需求,出台《关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丰富文旅业态的若干措施》等指导性文件。以体育赛事活动、竞赛表演等为牵引,支持鼓励全区A级以上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结合各自实际嵌入马术骑乘、健身休闲、山地越野、冰雪运动、那达慕大会、大众冰雪季等体验项目。未来,内蒙古将继续积极谋划推进“冰雪+体育”“冰雪+赛事”“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业态和项目,促进冰雪运动和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满足游客对冰雪的多元需求,不断延伸和完善冰雪产业链。

  张锐表示,内蒙古将抢抓政策窗口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积极谋划推进“冰雪+”业态和项目创新发展,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作者:杨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