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观邦的直播中,Metrostudio迈丘设计董事、合伙人、设计总监谭贡亮先生 与我们分享了:“做设计”与“不做设计”——城市更新景观实践, 一起来回顾讲座要点。

  感谢景观邦提供平台让我来做一次关于城市更新主题的直播分享。“做设计”与“不做设计”,其实是在城市更新与改造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本人是建筑与景观双专业,也一直带着建筑的思维在做景观,我们今天就带着建筑与景观的双向思维,结合几个不同类型的项目来讨论城市更新的景观实践。

  城市更新项目在世界范围内还是非常多的,像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国纽约高线公园、英国伦敦国王十字街区、德国汉堡港口新城等。现在国内城市改造项目也越来越多,比如最近比较火的上海宝钢改造与德国杜伊斯堡工厂改造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改造也属于城市更新的范畴。国内城市更新项目近几年才开始多了起来,国内有太多增量的市场,存量改造的市场最近才慢慢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城市更新实践中,我们需要理性分析哪里该做设计。并不是说“不做设计”就是不好,某些情况下,不做设计反而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其实我们很多设计师还有投资商、开发商、业主、政府,在做改造项目的时候都是用力过猛的,过犹不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有很多工业遗存的项目、文保类建筑挺可惜的,并没有把精华的东西保留下来。所以“做不做设计”这个话题还是值得我们去讨论思辨。

  谈及改造项目,离不开大层面的四个维度:物质环境、自然环境、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当接手一个改造项目时,我们需要了解项目诉求,包括社会的、市场的、用户的;在建筑或规划层面我们又需要考量开发的容量,另外当地产业发展、空间修复也需要化入设计师的考量范畴。自然环境维度,像开发强度、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低碳目标等要求愈受重视,更多被提上日程。

  而经济价值自然是任何一个改造项目无法回避的话题,投资改造项目获得投入产出比,都需要考量经济价值。前两个都是宏观维度,经济价值其实就是在聚焦项目本身了,项目定位、土地性质、业态构成等都是影响项目的重要因素。

  比如土地变性,工业工地变为商业空间甚至有开发商想变成住宅、公寓,来达到价值的释放,要达成性质改变其实不容易,国家在这块管控得也比较严格。所以我们会用景观的手段去实现经济价值的释放,景观设计已经变成了项目改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给建筑设计以及运营方增加更多价值。

  最后一个是社会价值,项目改造最终要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诸如铁路公园、文保建筑等这些项目可能大家都比较有兴趣,社会的情怀打动着设计师愿意投身这些并没有那么“香饽饽”的工程。不管是建筑、室内还是景观,基本上都要考虑以上的逻辑,国内房地产开发类的项目居多,项目改造在国内尚在发展中。

  我们不妨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看项目改造工程,我们常说的“C端用户”是项目空间的使用方,业主作为B端投资人涵盖了政府、开发商、私人业主等群体,自然包括我们迈丘在内的景观、建筑和室内公司都是设计方。作为设计方我们要跨越几方将最终成果传达给C端用户,另一方面我们也较难获取项目投资回报的运营数据,一路存在很多难题。

  总体规划上,建筑规划、策划运营与景观可持续思维贯穿项目设计的始终;项目改造依据不同的情况,也兼顾景观、建筑与室内设计。从价值提升角度考虑,之前我们也提到,比如潜在容量这个因素,是否可以通过景观手段扩增容积率的效果;还有文保类项目历史文化价值的再发掘,形成特有IP形象,达到价值的提升。

  再从成本与溢价层面看,一个改造项目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成本都投资在建筑上,景观反而占据比较小的比重。现实情况也是,例如酒店民宿的室内设计比较受重视,投资可以达到几千一个平方,户外景观设计往往只有每平几百的成本预算,有些项目甚至不做景观设计。

  然而,我们从后期运营效果来看,景观带来的溢价其实是很可观的。因为景观空间对于C端用户是开放共享的,很多被称之为“网红打卡圣地”的空间、灯光、标识等很多都属于景观的范畴。反而花费大成本的建筑,很多价值并不清晰可观,比如地下基地、钢结构等对C端用户的吸引力有限 。

  改造类项目的设计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前期构思或许近于完美,但随着设计的深入、工程的推进,会出现很多预想之外的问题,让设计打折扣,这种弹性的、动态的、有生命周期的设计推动最终成果落地。长期持续改造的工程项目不在少数,很多项目往往改了又改,这也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所以设计也是动态可持续的。

  策划运营、建筑、景观与室内都是一体化更新设计的组成成分。可能,谈及景观,大家联想的更多是园林绿化类,但如今景观涵盖了比较大的一个概念,同时行业市场划分越来越细化,产业链越来越完备,越来越多的专业公司涌现。绿色生态、海绵城市、雕塑装置、灯光照明、标识系统等场景,都是属于景观的大范畴领域。

  更加完备的产业链、更细化的专业分工推动了项目成果的落地,促进了设计领域的发展。遗憾的是,很多一体化更新设计并没有将这些更细化的专业领域囊括进来,就导致产生诸多行业痛点。

  莲塘尾大运软件小镇这个项目我们从项目规划阶段就开始投标,景观设计园区整体运行。大芬村改造是我们做的建筑景观一体化项目,是典型的城市更新工程。这两个是比较早期的政府投资型项目。衢州258创新创业园景观面积约有10万平方,是由私人业主与政府联合开发的园区。常州弘阳天下锦是专业的开放商主导的文保类建筑改造项目,最后一个华中小龟山文化金融公园是近期的项目。

  莲塘尾大运软件小镇是10年前的项目,原址是一片大型工厂,位于深圳地铁3号线大运站附近,东侧环绕公园绿地,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园区。但看当时的现场拍照,其实它里面的厂房、设施等都比较普通,有年代感。当时的开发主体是政府下属的城投公司,排查园区业主情况属性后,收回产权进行整体改造。

  这个项目我们接触得比较早,从最开始的建筑竞赛投标时就参与其中,“做设计”与“不做设计”也是我们当时思考的问题。最初我们预想的建筑改造动作可稍大些,以某种逻辑寻找建筑拆除的可能性。

  从当时的草图来看,我们设想拆除一部分厂房释放公共空间,因为原址的厂房并没有什么特色、缺少聚人气的设计。拆除后的空间我们以景观设计手法重新包裹表皮、释放功能,主要建筑加以亮点设计改造,结合水景、植物等景观设计打造一个核心区域。

  前广场区域,从大运站下来之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内凹的空间,引导人流进入中心广场,再分散到各个团组和园区。我们把整个空间场景设计取名为“一趟”,政府最终接受了这个idea,以高新科技为核心把园区建设为互联网产业园,引入科技型和文创类企业进驻。

  虽然后期工程没有完全按照我们的设计来实施,但我们的设想——加建建筑、把建筑包裹起来、连接中心,实际是增加了容积率的,当然拆除部分我们将其置于中庭,达成了一个平衡。另外我们还设计了生态景观塔,沿用了“雨水花园”的概念。所以这种改造项目我们要以建筑、景观和室内一体化的思维去解读它,去释放整个园区的品质。

  过去10年再回头看这个项目,我觉得当时的想法还是蛮超前的,虽然没有选中我们的设计作为实施方案,实际园区还是规规矩矩保留了原来的厂房,所以很多地方我们就没法动了。

  于是在纯碎的景观设计方面,我们重点去梳理室外的三角形场地、中庭广场等空间,引导人流通过视觉动线进入到主空间中,然后再分散至每个小园区。对核心的亮点空间加以改造,进行了海量的设计,用心打造空间内的小品小细节。

  我们找到一些传统元素将其运用在地面铺装、景墙设计上,比如地面用混凝土做的模式化的铺贴。其实这是一种低成本低技手法,采用了大量的碎石混凝土与红砖等材料。地面以条带指示园区,形成标识体系。

  “设计什么”与“不设计什么”,关键是我们到底哪些东西能动,哪些不能动;其实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跟政府及开发商的博弈,也是我们内心中与自己的博弈。

  博弈下,我们以低技模式,尽量降低施工技术,使用尽可能简约的设计、价格合本土的材料以达到经济、低碳、简约的现代效果。

  第二个案例是一个城中村的改造项目,“城中村”这种案例在华南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业态。大芬村,作为一个扬名在外的城中村,它是中国油画出口的基地,油画生产材料培训,建立了完善的产业服务。村内农民房密集分布,主干道与小巷道纵横交错,村口一侧是一座已建成的大芬美术馆。

  大芬村改造,由政府主导,第一是为了迎接深圳大运会的到来,第二是为了整个村落的提升,因为它村内建设比较原始化,建筑立面普通、涂料掉色严重,内部人车混流处于比较杂乱的村落形态。

  考虑到场地特殊的发展性质,我们从油画中得到灵感,提取墨汁滴落的形态,用涂料将建筑包裹得更新颖一些,低层人能接触到的部分我们用以金属元素去展开设计。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基本上每个建筑都要拍4个面,每栋楼都建su模型,向政府汇报,也现场调研商铺的小业主去了解他们的业态。

  这个改造项目的成本也偏低,审计下来不到2000万,更新主要集中在外围区域,所以我们只能尽量从人流、动性和功能等方面对延展空间。区内主要的增色区块围绕主干道展开,用到石材与小品去修饰建筑的缝隙,这些空间的设计做得比较细致。

  我们公司的设计理念:every line has a meaning,即每一根线都有它的意义,就是从建筑出发,从建筑上寻找语言、寻找线条、寻找逻辑关系,生成整个平面的基地模型再去填充空间,所以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必不可少。

  整个设计大部分已按预期完成施工。楼宇间刷抹的涂料在深圳的蓝天衬托下更加色彩缤纷,在涂料与色卡的选择上,耐久性与颜色远近的视觉差都是影响观感的重要因素。我们往往选深一号的颜色,远看的时候它就变浅了。这个规律非常有意思,因为你看色卡跟在现场是不一样的,然后过了一两年开始退色,随着时间推进颜色推得更浅。

  窗套或是一边放大或是上下错位,空调外机以格栅包裹,地面以砖块、木头及金属铺设,店铺门头及广告牌以重新设计,将关键元素风格统一。这里有几张施工图,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地面部分是底下垫层、以红砖立铺,局部的立面使用旧的青砖以及耐候钢板,嵌以绿色石材、火山岩等。

  大芬村作为城中村具有多业态构成的空间尺度。政府的核心诉求是一个形象工程的定位,小业主的诉求更多是集中于改善店铺及周边环境质量以提升价值,在把握与平衡两者的诉求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这个项目的关键词也是“低成本”。 低成本改造,应以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把握关键因素以及核心诉求。解决场地的主要矛盾,把力气和钱花在刀刃上。

  第三个案例是衢州花园258的场地改造项目,原址是一个棉纺织厂。迈丘承接了景观、建筑与室内三个专业设计,将主厂房改造为联合办公区,挨着两条主路的街面改造为商业沿街商铺,更新入口、景观、外立面等。

  改造后的入口立面使用了金属钢管的元素,建筑与立柱都呈现为明亮的竖状排列。入口logo强调了PARK 258的区名,很多人每次问到这个项目都会好奇为什么取258这么暧昧的词语,其实这个园区原来就是258号,我们直接把门牌号放大作为名号。

  项目位于衢州市中心,建成后已成为衢州的城市名片之一。 这个项目的业主是一个经验不足的小开发商,他预定是与政府联合签订开发协议,改造地块再将其转租出去,获得租金的溢价。

  项目定位是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双引擎带动衢州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改造规划实现双核驱动的转型。地块的景观面积大约10万方,对比建成后的园区,原来横穿中心的道路被改造为步行商业街,引导车流往南北路口通行。

  原厂房已废弃多年,现场植物分布较广,我们对原场地的植物分布进行了考察,分析哪里做设计哪里不做设计。我们在植物上的改造不大,直接借助原有植被进行改造设计,比如保留了原有的大片香樟林,在道路沿线及路口新增种植点位,更新了某些地被。

  步行街立面使用了PC材料,运用窗套、格栅与建筑盒子等打造统一风格,另外我们打通小区块,将其变成消防通道,连接两翼,让商业空间流动起来。 建筑方面,我们拆除了一部分体量,把牛腿全部露出来,再重新用红砖堆砌立面,同时也重建了中庭,引入光线变成众创空间。

  建筑主入口原先是一个高栋厂房,现在改造为昭示性的前场,吸引人流。室内北侧的窗台引入柔和而充足的阳光,改造后运用光膜材料调节光线,空调设备紧贴屋顶,看起来焕然一新。

  改造主入口的高栋厂房时,我们同样面对做设计与不做设计的问题。保留文脉和历史感的建筑其实不做设计比较好,以设计覆盖原貌其实会抹杀它原本的美感,然而有人却恨不得把旧貌一键切换成新装。现场施工也是,我们设计师一再叮嘱要保留的一墙非常有特色爬山虎也在施工中被硬性清除,非常可惜,对于设计师来说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所以说改造项目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面对原有的生态,做不做设计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项目发布会上,我们发表了设计的主题——线,其实也是从园区棉纺织厂的场所及年代特征出发,用线条的语言去组织idea,寻找设计逻辑与空间秩序。现场我们布置的线性吊顶、用旧设备混搭的室内景墙, 地面破碎的混凝土块被重复利用在草坡、挡墙、台阶等场地。

  前场使用大量装饰线管,也是呼应“线”的主题。北入口设计了昭示性的形象,形成引导作用。原先的企业VI取自斜的三层面,我们以其为灵感,将平行四边形的形象应用在很多地方,比如金属管穿孔也使用了这一设计语言。整体设计一气呵成。

  做这个项目其实我们离不开几个大方向的思路,一个是填充质化,即分解巨大体量的主厂房,植入共享功能,模式室内外空间同时模糊新旧界限;一个是街道回归,开放街巷空间,回归城市街道生活,模拟城市自主发展过程;三是空间可变,外围商业空间填充了空隙,延伸、包裹、渗入现有肌理,打造连贯的城市空间和公共措施。

  接下来我们讲的案例出自专业开发商。项目位于常州,也是一个棉纺厂,坐落在京杭大运河旁,河岸保留了一部分文保建筑。我们尽量保留了原生树木,对景观动线进行梳理。

  可以看这张大区平面图,从展示区经过一座桥可以看到厂房的老门头,往里走穿过一片香樟林与水景,就进入了营销中心与后场区,厂区外围还分布了许多文保类建筑。部分厂房被拆除变成了一组街区,还建设了一个mall,另一侧是弘阳的住宅地块。

  改造中,我们对原生树木进行剪枝修叶梳理,更新地被与路面,同时用U型玻璃配合工业遗存打造亮点,空间新旧共存,历史记忆意味犹存。考虑到未来的运营,后场的大香樟树下搭建了平台,可支持业主运营餐厅或者发布活动。

  原来的篮球场拆除后,新建了水景空间,铺设简约草皮,边上的大树掩映间。雕塑运用线条语言以契合主题,映在水中产生自然美感的光影效果;室外景墙使用刷白的钢丝,传达出简洁美的情调。原先的桥被完整保留,我们选择不做设计,将这一元素保留下来。

  展示区改造成了水秀舞台表演空间,也做了很多互动类装置,以联动将来的商业运营。靠近江边的场所设置了景观廊架,立于生态自然之间。花境的氛围,地面铺设的红砖风格,传达着自然与生活的回归。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得出的关键词是“延续”与“再生”,需要把握与协调开发商诉求的物质文化与文保类建筑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对话。

  做设计,要坚持从场地中来到场地中去。要尊重现场、延续文脉,使空间组织与场地现状紧密结合,同时增强场地的可读性与认同感。改造的程度要给予资源现状,确定设计介入的程度;空间组织要基于业态构成,确定空间尺度以及界面的围合与渗透。

  最后一个项目位于武汉,距离洪山广场不远,现场原址是七八十年代包豪斯、红装风格的建筑。项目定位是打造旧改厂房、城市公园与金融产业园为一体的核心区。

  保留下来的工业遗存和现有植被记录着厂房的变迁,延续着老厂区文化,将现有遗存进程改造,赋予其新生命、重塑场地活力,打造三大主题开放空间与金融街区,满足大容量的城市生活,焕发场地活力。

  多次的考察得出设计逻辑——哪里要做设计、哪里不做设计,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over design,当下很多设计在我看来用力过猛的现象太多。

  所以这个项目我们也希望去平衡关系,让开发商得以花最少的钱得到更大的价值释放。场地共有三大空间,一个是前场夜文化广场,作为首开区已经建成,第二个是规划的遗址公园,第三个是小龟山的森林公园。

  我们将靠近小龟山地铁站的主路这一侧打通,建立车行入口,吸引人流。基于场址情况复杂、停车不便的实况,我们在首开区建设了停车场,满足人流车流需求;在广场打造了一座牛钢筋结构的网红雕塑。

  在考察小龟山场地时发现现场保存有很多集装箱,后来我们也将其利用起来放置在公园中变成景观的构筑元素,得到商业价值的示范。

  展示区面积并不大,涵盖了一栋博物馆,旁边是一个商业营销中心。我们对场地提出了一些金融故事线,来呼应金融主体,比如主入口用耐候钢制作的入口形象,广场上原创的钢架金融牛雕塑,引人注目。

  建筑与景观相互配合、互为一体,比如预留让树木得以生长的空洞,共同再利用工业遗存的场地,打造特色区与地标性。

  在这个项目中,提炼和释放是我们主要的思考方式。经过主题与逻辑的串联,场地原有的元素完全可以被释放,提炼出来重新回归到改造的场地之中去。

  提炼,可以延续城市肌理,保留场地景观资源,延续场地空间结构,实现场地现有遗存的再利用;释放则协调了区域空间构成,可以打造连续开放空间,狙击人气,启发区域活力,也能打造出IP形象,营造场地标志与场所感。

  我们今天举以上5个项目案例,从使用简约设计、经济材料可达到经济、低碳、简约的现代效果的低技策略,到设计过程的弹性与动态发展特征,到尊重场地与文脉的延续与再生手段,再到场地元素提炼与释放的思考,都是关于“做设计”与“不做设计”的关键词。

  有一句话说:“少就是多,‘少’需要更多的工作!”同样适用于设计领域。甲方往往不能理解,但实际上我们如果带着敬畏之心去做改造项目,恰恰就应当基于考察分析,得出做设计与不做设计的结论。

  谭贡亮:应该说存在诸多不同。我们前面也提过,国内海量的建筑项目几乎都是新建的项目,然而如果细心去国外考察你会发现国外改造项目反而是主流。国外很多设计师做设计的情怀比较纯粹,他们做每一个项目都会充分了解场地现状,深入挖掘、分析场地文脉,综合各种因素去布置设计。

  国内很多的新建项目,我感觉很多设计工作都操之过急了。改造项目的设计更多基于场地本身,像答题一般,很多时候答案或者方向就在场地中。所以,我一直强调现场考察十分重要,这是做设计的一个关键手段。设计不是闭门造车就可以得出来的,设计可以有很多解决方案,但前提是你要走到现场中去解题。

  新建项目要想找答案就比较难,新的地块上没能遗留更多“地的历史”与“人的文化”,所以做新项目的设计师会倾向于从更大的范围去寻找答案,比如城市发展、地区特点以及营销定位等,场地本身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并不多。这就是新建与改造项目最大的本质的不同。

  谭贡亮:这个话题有点大。如何做项目我觉得应当考虑开发目的与项目定位,前面在讲项目的时候我也为大家分析了每一个项目的业主情况,因为这确实限制了一个项目的大方向。

  乡村振兴改造大多是政府主导出资,所以就要搞清楚政府是为了做形象工程,还是有开发商或业主介入协同开发?是瞄准了项目溢价,增大投入产出比?这都需要把目的搞清楚。

  如果政府目的在于更新乡村面貌、提高吸引力,增加文旅收入,那溢价与产出这些层面就可以不用考虑得那么多,它在其他层面可以带来社会价值,基于这点,改造项目还是可以做得比较有趣的。如果乡村改造与文旅项目相结合或者与epc项目一体化落地的话,就需要多跟商业运营想结合,达到投入产出的正比。

  谭贡亮:观感上确实有同质化的感觉。全国各地的改造项目现在也慢慢多了起来,但实地去看这些改造后的场地,你会发现设计手法都很相似。网上就有段子调侃工业遗产项目千篇一律的锈钢板、碎石、PC等元素。如果光看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当然那些怀旧元素是反复出现的。但是,从设计师角度来看,它只是一个表现手法,呈现的是表象,我们要看到的是它背后的逻辑。

  所以当你去了解建筑、室内设计,去了解运营的时候,再来看景观,着眼点就会不一样,你不再盯着景观去看景观。表象的这些手法主义已经无关紧要。我们关注的更多是你如何呈现它,项目能不能做活、能不能带来社会价值,带来社会效应,我觉得这件事情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