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平面设计师怎么进入电商圈,电商美工的10年变化,运营和美工的互怼,相爱相杀

  淘宝网由阿里巴巴集团2003年5月10日创立。以此为起点,到现在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方式。马云爸爸亲手缔造了一个新的行业生态圈——电商圈(或叫网商),2003年也是阿里电商C2C元年。

  时间来到2009年,天猫(当时还叫淘宝商城)第一次在11月11日策划“光棍节”电商促销活动,2009年双十一交易额0.5亿。发展到2019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交易额2684亿。

  目前,淘宝网成立17年,从首届2009双十一活动交易额不足1亿,发展到2019双十一活动交易额两千多亿,“双十一”10年时间里,交易额翻了两千多倍,呈现指数级暴增。

  可以看出10年里电商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导致电商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因此,电商人才市场需求大大增加。

  电商行业岗位招聘供不应求,例如:店长、运营、客服、推广、摄影、设计、活动策划、打包……出现在各大招聘网站上,甚至发生过电商圈招聘霸屏某招聘网的情况出现。可见在当时,电商人才缺口是有多大。

  美工的称呼也是这一时期从电商圈兴起的,2009年首届双十一活动作为为爆发点开始,网购市场需求被激活,大大小小的电商公司纷纷成立,此时电商人才供不应求。估计那时候忙坏了电商HR和猎头公司们。

  招人太难,对于公司来说也很无奈,但电商毕竟还是做生意的,也在乎投入和产出。高级电商人才要么不屑于打工选择自主创业,要么被大型公司直接高薪挖走,面对这样的情况市场大量的中小型公司出现人才招聘难的问题。

  既然高端电商人才稀缺,难?那干脆公司自己培养一个人才。因此,在当时不论是什么行业背景,只要愿意入坑电商圈,基本上是抢着要。

  接着,市场上出现大量的职业再培训机构,速成班等技能培训学校迎合市场而生,招生广告也是满天飞,号称几个月培训,月薪八千的广告,在2009年期间这句广告词吸引无数毕业的和即将毕业的准大学生,包括各行各业的基层人员,也纷纷转行入坑电商圈。

  当时也没有任何限制肆意宣传,培训机构鱼龙混杂野蛮生长,所以出现了直接包就业包分配,不成功就业,学费包退等等虚假宣传广告,为的就是欺骗那些大学生,各种招生套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在这里多说一句,只要出现包分配包就业的培训机构都是骗人的,城里套路深,出门在外,大家注意安全。)

  这时,市场上出现大量半路出家做运营、美工、推广等等,速成班出身掌握一些Photoshop基础操作的软件操作员,被称为美工。

  久而久之,电商设计岗位称呼‘美工’时间久了,美工称号也就慢慢习惯了,现在电商圈默认把电商设计岗称呼美工,美工只是电商行业里面其中的一个岗位。

  随着电商行业的持续火爆,电商人薪资待遇也水涨船高。同时吸引了大量科班出身的平面设计师加入,倒逼半路出家的美工要么转岗(横向发展)电商运营、推广、客服、打包,朝着管理层方向上走。要么进行技能再升级(纵向发展),例如从平面设计到产品精修,或C4D三维建模,视频剪辑等等技能方向深造,来提升职场核心竞争力。

  在电商圈,美工的技能水平鱼龙混杂。感叹一下,真的是高手在民间,遇到过半路出家的野路子美工,作图实力却远超科班出身的正规军;而且同时集合运营/推广/设计/文案/策划等全能人才。当然,也有科班出身的资深设计师,混迹于某大型公司做了螺丝钉五六年,到头来却只会做个主图和海报。

  在设计圈对于设计师而言,“美工”这个称呼是对他们的一种嘲讽,如果你身边有一位平面设计师,你叫他“美工”的话,他会很不高兴。

  很多以前身份是设计师的老板开公司,往往有都有这么一条规定:要称呼公司的作图仔叫“设计师”而不是叫美工。单从“美工”两字的称呼上可以看出,美工在电商圈的地位高低。因为电商初期“美工”主要是针对那些只会一些基础PS的软件操作员,设计师与美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简单概括一下,设计师与美工的差距在于:设计师创造美,美工只是素材的搬运工。

  从2009年首届双十一到现在,已经高速发展了10年,电商设计岗位也一直有市场需求,但更多的是需要那些进阶技能的高级美工。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现在社交电商、视频电商、直播电商等新玩法正在冲击着电商旧秩序,电商的未来值得期待。

  现在的话,如果还想凭借培训几个月的美工想要在市场上竞争,前期除非以学徒身份接受低工资锻炼自己快速成长,虽然行得通比较艰难;或者运气好能顺利入职大公司,如果幻想依靠几个月速成的技能水平与市场摸爬滚打几年的老司机竞争,还是洗洗睡吧。

  现在电商平台新增了很多,每个平台都需要团队去运营维护,电商开始走向精细化运营,不同平台对店铺的设计风格要求不同、比如:展示的卖点、不同平台不同用户的特点、不同的购物流程体验等。

  不过不用担心,硬核技术实力强的美工到哪里都是公司争着抢着要,技术差点的嘛,,当学徒都会被嫌弃,姿态放低快速成长。如果运气好,遇到业界良心老板,你的技术提升了,老板当然也是看得见的,工资该涨还是会涨的。

  可现实中,很多公司宁愿用高价招聘新人,也不愿给老员工加薪,这种普遍现象是公司管理的哲(tao)学(lu),避无可避;请新人的目地更多是为了让他充当鲶鱼角色,充分发挥鲶鱼效应,侧面提高老员工积极性和危机感,提升工作效率以及便于管理等好处。

  但是这种方法对公司虽然利益最大化,对老员工却是危险的,不利于老员工的个人可持续发展。如果遇到这样的公司,等技术更加纯熟后,可以边工作边求职市场面试,看看自己的市场价值到底值是降了还是涨了。就像这句话:“忠诚?美妙的谎言。”大多数拿高薪的设计师是跳槽跳出来的。生活不易,砥砺前行。

  曾经与很多设计师聊天,他们说出设计岗的标准零零散散很多,超超总结一下重点:在专业技能上,设计师成长重要的核心是需要对色彩敏感度高、个人创意、以及工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等,至于软件操作水平是可以慢慢提升,通过勤奋是可以锻炼出来。

  生活中,设计师的特点是对自己要求特别高,追求完美。通宵作图磨练技能,为了抓住灵感搞创意,熬夜是常有的事。如果一名设计师没有经历过夜里两三点想创意做效果,你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

  设计也是一项技术,就像程序猿一样,都有对于技术的痴迷和执着。如果说程序猿只修电脑不过夜,是不解风情的话。那么换成设计师来说,设计师只看重艺术美感,不考虑商业变现,是电商运营眼中的不解风情。

  因为电商是一个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销售行业。电商圈常常把电商运营和电商美工看作是一对活宝,相爱相杀。这个跟程序猿和产品经理的关系差不多,一样相爱相杀。

  运营往往以用户行为的角度分析:这张适不适合做推广图用、图片有没有突出产品卖点、是不是能打动户关心的。

  运营老司机有一个习惯,把自己当成消费者的角色,看看自己需要这款产品时,看到图片后会不会有点击的欲望,再加上数据分析,活动策划等等等,最终以实现销售盈利为导向的逻辑分析思路。

  而美工呢,往往以视觉美感的角度去分析:图片元素布局是否协调,配色是否合理,看到图片能不能起到人赏心悦目的效果,怎么去调整才能让图片在视觉上更加完美等等。

  工作中,有很多让美工听到后会头皮发麻的话:LOGO要大!字体要大!再大!再大!字往左边移一点!再移一点!……最后运营撂下一句话,还是刚开始的那一版好,就用刚开始的那张。

  如果单独站在每一个岗位角色的立场来看,似乎都是正确的。但是运营和美工在正面互怼、终极PK的时候,为什么大多数最后都是听运营的呢?

  有的时候,根据运营的要求改出来的图片,以设计师专业的审美眼光来看,就会觉得垃圾、庸俗…

  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亲手做出来的图?怎么跟狗屎一样?但是运营满意,结果用在推广图上往往出奇效。

  站在销售角度看看,以生意参谋大数据为支撑,运营提出的图片修改方案,对于获客,销售盈利来说是帮助的。有些产品受众就是喜欢简单粗暴的表达方式,

  因此,LOGO要大也好,字体要大也好,能出货的图片才是好图片,一结果为导向,不管图片丑不丑。公司最终目标是为了盈利,而不是为了追求设计美。因为不盈利的公司都死掉了。

  曾经看过一篇新闻,说史玉柱和他的市场部已经头脑风暴了好久,最终在成百上千份文案中,敲定了一套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广告打出去后产品销量猛增,但却连年被评为:全国年度十大‘最差’广告之首。

  多年后,被大家称为商业奇才的史玉柱却用一句话表达了对‘最差广告’的不同看法,史玉柱说:“当年的年度十大‘最佳’广告现在都死掉了,我们还活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贬值不能停 人民币兑日元创31年新高:中国游客扎堆去日本 电子产品等便宜

  有网友总结:在中国,想失业比考北大还要难,真正符合失业标准的少之又少!

  分析师:特斯拉入门车型应是简版Model 3/Y,革命性拆箱工艺遥遥无期

  拒绝回家!湖人1-3掘金!詹皇30分浓眉25+22约基奇33+14+14

  AmpereOne-3将于明年推出 台积电3nm工艺 256核支持 PCIe 6.0 和 DD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