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著名建筑师、艺术家林璎的新书《雕刻大地——林璎和她的艺术世界》出版。

  林璎今年61岁,1980年,21岁的她还是耶鲁一个大三学生,但因赢得了美国越战纪念碑设计大赛而一战成名。 如今林璎的设计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凭借出色的建筑、艺术作品,林璎两次被美国总统授勋,2002年,林璎以压倒性的票数,当选为耶鲁大学新任校董。

  而在中国,她也有一个显赫的家族。她的曾祖父是清末革命家林孝恂,祖父是政治家、教育家林长民,叔祖父是黄花岗烈士、《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而她的姑姑,是建筑家、诗人林徽因,姑父是建筑大师梁思成……

  林璎(右)与姑姑林徽因(左)。林璎照片拍摄者:Cheung Ching Ming

  9月刚出版的新书,是林璎30年来的作品集锦,囊括了她50个作品,涉及建筑、纪念碑、公共景观、雕塑、博物馆展示作品等各个领域,每个作品都有林璎详实的介绍,还收录300张照片、珍贵草图和创作手稿,是迄今为止内容最全、最权威,也是国内唯一、独家的作品集。

  1959年10月5日生于美国,是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是林徽因的侄女。林璎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和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2010年2月25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亲自为她颁奖。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61岁的林璎还在创作,“工作对我来说就和玩一样,我根本不认为它是工作。”盛名之下,林璎还是很执拗地把工作室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规模。在纽约的工作室里,只有几个年轻人和一只猫。每次她只接一个建筑项目,坚持自己绘制每一张图纸。

  Topologies(本书英文原名)原意是地志学,现在也引申为拓扑学、拓扑结构、拓扑变换。“拓扑”指的是连续变换的几何图形或空间,而这些图形或空间的某些基本性质保持不变。除了“地志”这层含义之外,用“拓扑变换”来描述林璎的艺术创作,也可谓十分贴切了:从用绿草在大地上塑造的波浪,到玻璃废屑堆成的山丘;从大头针组成的绵延江河,到 LED灯点缀的灿烂星空;从漫过大理石的水幕下的岁月刻度,到划过土地上的黑墙上逝者的名字;从象征一叶孤舟漂浮于海上的教堂建筑,到网络上跳动的一串串消失的物种的名字和图像。林璎用自己的方式,在艺术、建筑和纪念碑之间,创造了不断变换的作品。这些变换的作品尽管看起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但在我看来,它们都有三个不变的支点:第一是理性和逻辑,第二是求真向善的伦理和价值观,第三是美的体验。

  就艺术家的作品来谈科学和理性似乎很荒唐,艺术和科学历来被视作两个范畴。但我看林璎的作品时,确实看到了她右脑想象力之上的左脑逻辑。几乎每个作品,我们都可以看到其背后科学和理性的基础,包括对水波的细致观察、对水岸变化的分析、对地形的分析,以及对历史和场地的理性思考。这使她最终能将等高线、地形的模型和水岸线转化为艺术的表达,也使人工的干预能融入自然的场地。正是这种理性的逻辑,使她的艺术避免了荒诞的夸张,显得平静、流畅。其科学思考和艺术表达的完美结合,使她能将关于大地、天空、海洋,以及人类历史与故事的科学和理性的表达,转化为能让人去体验的景观:或在其中(如《波场》),或在其下(如《线条景观》《系统化景观》),或在其旁(如《地志景观》)。

  林璎作品背后的伦理和价值观是其打动人们灵魂的核心力量。她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当代美国和国际社会所有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战争与和平,种族和女性的权利及平等,土著问题,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化及物种消失,等等。爱——对大自然的爱,对生命的爱,是所有这些主题作品的核心。在她的作品里,我们看不到愤怒,看不到憎恨,看不到复仇,甚至看不到谴责,也没有英雄主义的讴歌——哪怕是在关于战争和种族主义的纪念碑中,我们所能读到和感受到的是西方世界的基督精神和东方世界的菩萨心肠。正是这种大爱,使她的作品能直指人心,比任何恨与暴力的武器都更有力。例如越战纪念碑,在抛光后的大理石上,死者的姓名与生者的面孔两相照应的瞬间,唤起的正是对人类同胞的生命的爱;她在《什么正在消失?》这件作品中所传递的是对逝去和即将逝去的非同类生命的爱!

  美的体验让林璎的作品具有不可抵御的诱惑。美学家将美分为壮美和优美两种,前者与关乎生存的恐怖和危险联系在一起,而后者与人类的爱联系在一起。所以,纪念碑,尤其是战争和斗争的纪念碑,往往与前者联系在一起。而在林璎的作品中,似乎只有优雅的美、宁静的美,它们散发的芳馨如空谷之幽兰,给人的体验如沐浴春风般清新。她可以把史诗般的悲壮,通过水一样的语言,转变为亲切宜人的体验;就连最严峻的主题,在她手下也变成了禅院树下的偈语。欣赏她的作品,犹如隔墙听到一位优雅的东方女性,独自于静谧庭院中吟诵。尽管林璎并不觉得这是其占据近半部晚清-民国史的家族的基因所致,但不可否认,正是其骨子里的东方禅意与诗性,让她的作品如此高雅而优美!正是大爱,让她能融咆哮为潺湲,化铿锵成委婉。

  1980年,21岁的林璎正在读耶鲁大学建筑专业,“我和其他5个同学正打算做一个有关墓地建筑的作业,有一个同学偶然发现了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的海报。于是我们想,为什么不把它作为毕业设计呢?”

  林璎画了一张素描,这张素描非常柔和、充满田园气息,全然看不出是一份建筑设计方案。

  “就是因为这张图,当时有人称我为‘建筑学院的莫奈’。”因为方案看上去过于简单了,林璎又写了一篇短文附上,“我一直等到最后一刻,但是我的展览板没有及时送到,时间来不及了,我只能手写了,所以上面还有一点涂改的痕迹。”

  把设计稿寄出去之后,林璎就没再放心上,“那天,我的同屋室友把我从课堂上叫出来,但只是说,别太激动,有一个华盛顿来的电话找你。我以为,他们只是来问我一些技术问题。他们说了好多遍,我都没听明白。因为我从来没想过能赢。在我心里,那只是一次练习。”

  林璎赢了,她的设计是颠覆性的。她的纪念碑,既不像华盛顿纪念碑那样高耸入云,也不像林肯雕像那样具象,而是仿佛用小刀在地面上用力划了个“V”型,一边指向林肯纪念堂,另一边指向华盛顿纪念碑。

  “这是一场匿名的比赛,我的号码是1026号。我现在有点怀疑,如果我的名字Maya Lin写在上面,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林璎说。

  非议随之而来。当人们知道,这个设计师是个大三的学生,是个女性,还是个亚裔时,林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人身攻击。甚至有通过种种手段,把事捅到了里根总统那儿,要求总统阻止这项设计的进行。

  迫于压力,评审们不得不重新评定了所有的作品,纪录片《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记录下了全过程。

  一个越战老兵言辞激烈:“这是块黑色的伤疤”、“我们越战老兵就这么愚蠢吗?我们能容忍再一次被如此恶意地对待吗?”21岁的林璎坐在听众席间,没有太多表情,嘴倔强地噘着。经过两轮听证会,评审依然认为林璎的设计最出色。

  最后在多方轮番的谈判下,各方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在纪念碑附近再加上一个三人战士铜像。

  40年后的今天,林璎谈起这一点时还耿耿于怀:“我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种探索,也反映了设计时的那个时代。即便40年过去了,我也不会想要再修改。但基金会的妥协,让我的设计没有预想得那样简洁,如果可以,我一定会纠正这个决定。”

  1982年10月,纪念碑落成。在11月的揭幕典礼上,没有任何人在致辞时提及林璎的名字。在节目单上,只有那个铜像印在封面上,没有林璎的作品。

  但林璎的作品折服了每一个人。刻有58132名美军越战阵亡者名字的黑色大理石墙,被打磨得透亮,当人们来到碑前,寻找自己在越战中牺牲的朋友和家人的姓名时,他们能在墙里看到自己。阵亡者的名字按照死亡日期排列,喧闹的人群,走入这个场地时,都安静了下来。

  如今这座纪念碑,已经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每年多达400多万人到此参观。林璎也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这个选择和林璎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林璎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中国人,在20世纪40年代末移民美国。

  父亲是一个陶艺家,母亲则是诗人。“从小,家庭就带给我一种安定和清怡的环境,从来都没有这种概念,觉得人应该为金钱才去努力奋斗。我的家庭非常注重教育,我希望这段经历不要影响我学习,所以我选择暂时放下。”

  1959年,林璎出生在俄亥俄州雅典城。她的父亲林桓是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父母没有教我们中文,我从小就是说英语,这是我的第一语言,也是唯一的语言,我猜想父母是希望我和哥哥能融入这里的社会。”

  父母从来不跟她讲中国的事情。虽然父亲会收到来自中国的信,但她从来没想过去问父母关于信件的事情。

  直到21岁,林璎参加了越南纪念碑比赛之后,父亲带她参加了在中国大使馆举行的鸡尾酒会,父亲与大使谈到了林徽因,她才知道自己的姑姑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师。

  “我的父亲很崇拜他的姐姐,在抚养我和哥哥的时候,父亲一视同仁,给了我同样的关注和重视,并且鼓励我成为任何我想成为的人。我认为部分原因就是,他崇拜自己的姐姐。当我知道林徽因的时候,我已经在做建筑和艺术了,她对我的影响不是直接的,但我喜欢与这样一位现代、专注、聪明的女性建立联系。在某些方面,我感到火炬似乎传到了我的手中。”

  在林桓眼里,女儿和林徽因是相像的:“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强果敢独断,才华横溢而且心想事成。”

  “过去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一些大规模的流血事件,我都会感到恐惧,因为我肯定会接到一份传真,询问我是否愿意设计一座纪念碑,每次我都婉言拒绝了这样的请求,包括9.11。”早在1999年,她就宣布了,一生只做5个纪念碑。

  喜欢数学和科学的林璎,骨子里极度理性。当她意识到自己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时,她便坚定地走了建筑这条路,“建筑是这两种兴趣的最有力的结合。”

  比如“波场系列”是她对海浪的探索。这个系列的作品面积以3倍幅度增大,形状和构成也不同。

  第二件作品是《颤振》,整件作品占地2800平方米。“水在接近陆地的时候,会在沙地上形成这种浅的波纹,它们成了这件作品的开端。”

  除了建筑、纪念碑、大地雕塑,她也做过不少室内雕塑或装置。她用可回收的木材、金属线、大头针,再现一个大洋板块、一座山岭、一条地下河……

  她的作品,几乎都关于自然。林璎说:“我的一生是因为热爱自然而存在的,尤其爱水。我长大的房子后边就有一条奔流的溪流,周围是树林,放学后,我会和哥哥在溪流里玩半天。“或者一动不动地坐在院子里训练她的小兔子、小松鼠、花栗鼠和浣熊。

  目前,她正在做最后一座纪念碑——《什么正在消失?》,用于纪念“地球的第六次大规模物种灭绝”,她说:“前五次,都是因为地壳运动或小行星撞击地球之类的灾难性事件,而第六次,完全是人为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楼)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层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