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标方案 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二期工程学生宿舍组团、食堂N-4建设项目 /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兴业大道855号,地处广州市番禺区国际创新城地区,南沙港快速路以东、广明高速以北,距离番禺区政府约11公里,距离广州南站约1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本项目位于校区内二期地块北侧,总用地面积为46617平方米。

  暨南大学,百年侨校,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设计以“桥 · 院”的概念创作,以桥为题,花桥互联,院舍相融,为学生打造一个文化互融、开放共享、绿色生态的生活社区。整体规划结构为“ 两轴、三廊、三院”:南北设景观主轴与立体生活主轴,通过三大纵横景观绿廊贯通院舍空间,沿轴线展开布置三大主题院落。

  游廊是古典式建筑通道的一种:多用于园林、庭院之中,既为行人通道,也是游人停留、休憩、观赏之所。设计以立体生活廊桥为媒介,将“百年侨校”的丰厚文化底蕴进行现代化的转译。

  项目地处校园一期生活区与文体教学区的交界处,设计团队创新性植入丝路廊桥,并配套丰富的生活空间,促进一、二期生活区互联,成为激发生活区与教学区之间活力的媒介。连廊沿南北向展开布置,贯通东西向人流,通达生活区各栋宿舍楼,横向连接首层各部分功能空间。建筑群通过首层架空、立体绿化等创造出丰富的交流场所,把生活服务功能多元叠合,促进生活区内部学生交流共享。

  南部:大台阶作为食堂及廊桥的入口,承担了主要疏散人流的作用,更是宿舍、食堂组团入口的形象界面。

  中部:通过首层局部架空,配合互通的连廊,为学生提供遮风挡雨的空间。连廊中部融入功能体块,可作为餐饮、水吧以及展场等多样化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共享活动场所。

  北部:设置绿色共享阶梯直达二层连廊,吸引北侧场地人流;置入互连互通的休闲露台,释放场地活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开放街区设计旨在打造开放、融合的社区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利于学术交流、增强校园凝聚力。方案打破传统校园的街区壁垒,以“开放、互联、共享”的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围而不闭的多元共享首层,融汇东西,共享包容,营造促进学生共享交流的生活环境;同时增加开放空间,采用开放、连续的建筑界面设计,加强街区内部空间联系,疏通并联通街区不同区域,以促进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休息节点:通过设置公共广场、休闲座椅、艺术装置等元素,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街区氛围。沿着街道散点布置各种休息景观节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步行体验;

  生活配套:临近大堂及主要交通步道设置便利店、生活超市、快递点等生活配套,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服务。

  方案以多彩景观轴线营造四季花径,延续丝路花语的整体校园规划;同时,在建筑楼栋间现代诠释“四海书院、侨芳院、侨馨院”三大岭南庭院,古典与现代交融,文化与自然相映成趣,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宜学宜居的校园环境。

  四海书院:四时野趣,相互借景,文风浓郁的书香院落;场所与南侧宿舍楼形成围合式院落布局,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空间格局,自成天地。庭院赋予书院清幽、雅静之态,营造适合读书、学习、交流的氛围。

  侨芳院:芳香四溢,伴随花颜鸟语,四季常青的休憩院落;场所布置凉亭、廊架,通过植物围合形成休闲空间;结合众创空间,打造以创新文化为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岭南庭院广场。

  侨馨院:树下林荫,季相造景,花团锦簇的休闲院落;中心廊园结合保留古树作为主要景观,营造舒适、典雅、共享的休闲氛围,为学生提供娱乐,交流,游玩的活动场地。

  绿色宿舍,重点在于如何结合节能、环保、人性化进行设计。方案通过主题庭院、空中绿化平台、屋顶花园和太阳能光伏板四大垂直生态空间,进一步营造适应岭南气候可持续发展的花园社区环境;这些空间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形成一个立体的绿色节能生态系统。

  总体布局呈南北朝向,立面采用岭南特色的综合遮阳,有效降低夏季太阳辐射量,各单体通过风雨连廊实现遮阴防晒,创造良好场地热环境,有效削减校区热岛效应。方案借助室外噪声CFD软件,优化建筑单体门窗朝向及门窗类型,打造良好的宿舍声环境,创造静谧的校园生活。

  桥,自古便是连接两岸的纽带,寓意交流与互联。本案以“桥 · 院”为设计概念,旨在彰显暨南大学百年侨校、中西文化桥梁的特色文化。设计团队巧妙地运用桥的元素,致力于构建一个充满文化包容、开放共享、绿色生态的生活社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美好的生活氛围。

  项目名称: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二期工程 — 学生宿舍组团、食堂N-4建设项目

  莫子端、黎晓楠、杨洋、丁浩聪、袁启达、叶高准、何科伦、郑朗、李瑞华、李宝仪、程浩天、钟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