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李冰建堰时所“统领”的竹工、木工、平工、石工、船工、砌工、铁工、施工彼此按部就班,各自分工明确。劳动场景热火朝天,湍急的岷江水呼啸而过,远处的玉垒山郁郁葱葱。这组雕塑生动地呈现了跨越千年的都江堰修建时的主体画卷,将堰工凿山引水、筑堤作堰、排沙泄洪的全过程展示出来。

  沙盘中出现的140余个人物雕塑呈灰白颜色,看上去颇像出土的陶俑,充满历史沧桑。据张宗品介绍,它们都是他用纸浆捏制而成。“我得到了很多朋友与志愿者的帮助,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协等单位给予大力支持,他们给我送来的旧报纸、废纸箱超过千斤,然后我把这些纸材打成纸浆,然后兑胶水来做成雕塑。”

  张宗品感慨地说:“我创作这组雕塑就是想还原2000多年延续至今的堰工精神,李冰很伟大,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前面有治理岷江的大禹和开明,李冰总结吸收前人的经验,聚集群众的智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建成了彪炳史册、造福万代的伟业。同时,堰工的勤劳、专注、求精和创新的精神也成就了李冰。这次我创作《堰工颂》就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劳动创造历史,什么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没有我身边这二十多位志愿者朋友自发帮忙,我一个人很难完成这件作品。”

  张宗品1943年生于重庆,如今已经扎根都江堰生活创作了57年。这里的朋友亲切地叫他“老川美”,因为他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78年到四川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画,先后师从杜泳樵、李文信教授,奠定了中西绘画的坚实基础。1980年,张宗品加入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现为都江堰画院院长。深爱都江堰的他曾创作过大量关于李冰治水的油画和国画数百幅,诸如像《千秋伟业·都江堰》《泽惠天府》《古堰开水图》《古堰金山》等作品在本土画坛也产生过不小影响力,而《堰工颂》是他艺术生涯又一次情感的爆发和全新的尝试。

  在《堰工颂》沙盘模型周围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贴着张宗品对这件作品的设计草图和初稿,包括八大工种雕塑的素描小样,他说:“我到这个岁数了第一次搞雕塑,是因为只有三维立体的雕塑景观才能把李冰建堰的场景真实还原,表达地生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