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5日消息:“早就应该在滨海景区建设主题雕塑了,就像烟台山的灯塔,也是烟台的标志。而且,目前来说在滨海景区也是最合适的。它将极大的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规划意见征求老百姓的意见是应该的,我建议以烟台文化名人冰心及其作品为主题设立雕塑群”、“颜色应为紫色,体现葡萄酒城的特色”。能彰显烟台特色国际化的独特魅力”。 自烟台市规划局“网上规划展”在本网发布规划征集意见以来, 滨海景区拟建主题雕塑的事受到了很多市民的关注,很多市民通过留言和打电话的方式反映了自己的看法。
项目简介:城市主题雕塑作为代表整个城市形象的人文环境要素,它使城市文化内涵高度集中,地域特色指向更加鲜明。因此,为进一步强化城市公共艺术和环境景观的地方属性,增强社会各界的认同感,我市拟于近期在滨海景区(详见“烟台市滨海景区主题雕塑意见征集基础资料图示”)建设城市主题雕塑一座。
【网友】 “烟台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缺少画龙点睛之作,那就是成功的雕塑。”
这位网友在留言中说:“我们可以随便看看主要几个景区的雕塑,可以一句话儿概括:小气。滨海广场、滨海路的雕塑、栈桥的建筑,包括我们津津乐道的月亮湾,怎么就不能把尺寸放大三倍?没有条件可以不搞,宁可不做,也不能小气。”
他建议规划部门到乳山县级市的海滩看看,到威海我们的邻居看看,到大连看看。即使我们没有水平超过他们,起码也不能低于他们。道路,绿化大家都差不多,唯有雕塑是赋予城市个性和不同于其它的代表。
【网友】“一定要有烟台特色,不要太深奥、晦涩,要具有可识别性。现在烟台山医院下的雕塑就太过于随便,感觉和烟台的城市形象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位网友建议,主题雕塑的体量建议要大一些,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来设计这个雕塑。要一次到位,避免束手束脚的小气。而且,还要多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成功案例,如大连的华表、青岛的五月的风,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也有网友表示,雕塑主题应体现烟台城市形象和发展意向,并结合山、海、城相结合的理念,综合雕塑所处沿海景观带的地理位置,景观含义来考虑造型。同时。要结合芝罘区沿海景观形成景观系统,构建完整的烟台沿海景观带。
关于雕塑材质,应结合广场铺装本身材质,利用烟台本土特有的材料。既能表现主题,又能体现生态环保,体量不应过高过大。滨海景观不同于行政广场的雕塑,不在于体现统领作用,尽量要适宜。与周边景观形成良好的城市天际线的韵律感,使得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和谐!
还有网友建议,以烟台历史烟台名人地方特产烟台大事件等为主题,不一定非得全部集中在滨海景区,在滨海东路,森林公园等地,可以分区建设。
【网友】“烟台,早就该建一座标志了。建议规划局可考虑请“玫瑰音符”的原班人马设计。”
一位网友在留言中说:“个人感觉雕塑应该更主要的是让大家看到一种烟台人民勃发向上的精神,而不应该过于强调烟台特色:葡萄酒、苹果等等。”他表示,去过青岛的人,看到五四广场的那个火炬,还是花了那么多钱,大部分人认为不值不咋地!都笑之为“冰激凌”,希望烟台不会。
这位网友建议雕塑的主题应该和中华文化相结合,他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烟台有山有水,又是在大海边上建雕塑,个人希望主题为:龙出东方!”
看到开发区的栈桥设计方案,为什么大家都选择了“玫瑰音符”,就是因为作者是绝对天才的创意规划,非常的美丽!对比之下,其他两个方案感觉俗不可耐,明显不是一个档次。
网友“主题雕塑的具体选址、主题立意、表现形式、体量控制、材质等方面是很专业的事情,建议由专业的雕塑家去完成,建议烟台市规划局能在全国范围内自主广泛征集雕塑设计方案。”
这位网友提出面向全国招募设计方案的设想。他说:“英雄不论出处”,不是没好的雕塑设计方案,而是缺少发现!
认为,雕塑具体的主题立意是特定的地域所决定的,专业的雕塑家会根据特定的地域历史史实而去创作,如同医生把脉!表现形式是根据雕塑的主题所决定的。至于雕塑的体量控制是在方案入选后,让雕塑设计人亲自去实际的雕塑置放环境去感受,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专业的雕塑家应该有这个能力!
建议以后广泛征集雕塑设计方案的时候,事先提供雕塑置放位置的环境照片和平面规划图。高水准的雕塑精品工程需要雕塑家和征集方携手去完成!雕塑家和征集方的关系就如同伯乐与千里马了!
一位网友表示海滨广场,应当说是留给烟台市民的一个不可复制的财富。从建筑学角度来说,最好的建筑并非越“满”越好。相反,能够成为流传百年的好建筑,必须是通过尽可能少的“物”来表现和承载尽多的内容,就如书画大师寥寥几笔勾勒出形和神一个道理。
也有网友对于建雕塑的地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雕塑公园可以建,地点不合适,感觉太拥挤了。好的东西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另外,雕塑是否成为一个主题公园铺开建,大气一点,不要向第二海水浴场那样即小气又不精练。他说:“威海的雕塑公园就好,以音乐为主题,又大气,又精品,还有树荫,在乘凉时就可以欣赏到音乐的品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何乐而不为那,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