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地方都注重对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依次来吸引游客,提高旅游收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知名度。这也无可厚非,越是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则越是能吸引游人前来,但一些地方却出现了过度开发民俗文化,致使民俗文化脱离了本来的面目,甚至只是以表面化的表演代替了深层次的民俗文化底蕴,使民俗文化走样变形的现象。
这就与开发民俗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了。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好民俗文化,必须要加大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实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使真正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保护民俗文化,就要提高思想认识。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原动力,所以,必须要提高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不能让民俗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出现断层。
保护民俗文化,要注意挖掘民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每种民俗文化的形成,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底蕴,我们必须要寻根问祖,追根溯源,从源头上理解民俗文化形成的原因,这样才能在保护民俗文化中,产生自觉意识。
保护民俗文化,必须要建章立制。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必须从立法的角度,出台相关的保护措施,不然,光空喊口号,而没有实际行动,则必然会使保护工作流于形式,最终夭折。
经济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性,民俗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可持续性,为此,我们必须加大保护民俗文化的力度,多措并举,使民俗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好的文化保障和智力支持。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