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江西省赣州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南康区子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你委报来《关于请求审批江西省赣州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南康区子项目)初步设计的请示》(赣市发改设审字〔2024〕156号)及有关材料收悉。根据《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江西省赣州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南康区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赣发改外资〔2022〕478号)、《江西省评审中心关于江西省赣州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南康区子项目)初步设计评审的报告》(赣评审字〔2024〕85号),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江西省赣州乡村振兴综合治理项目南康区子项目(项目代码-04-01-274087)由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机构建设、建立绿色融资机制、农村垃圾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提升森林质量等四个子项组成,其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为: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机构建设:开展项目管理能力培训、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人员环保知识培训、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培训、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培训、基层水利队伍培训、水土保持技术培训、林业技术骨干培训、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专项培训等,计划培训3845人天。

  绿色发展机制试点:利用亚行贷款2187.59万元(折合340万美元,汇率按美元:人民币1:6.4341),融资机构自筹2188.41万元,支持“金融中介贷款”信贷产品,重点支持南康区乡村振兴环境治理和绿色农业发展。

  农村环境和农村卫生提升改造工程: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包括新建人行道板6845平方米,生态文化长廊150米,休闲平台6座,道路修复黑化15000平方米,村庄亮化工程(300套灯具),栏杆3561米,美化工程35817平方米,外立面改造17500平方米;污水处理工程,包括在唐江镇卢屋村新建污水主干管2235米并配套建设污水支管、接户管及雨水沟5100米;在唐江镇新建一座2000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厂。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提升森林质量工程:湿地恢复与水土保持工程,包括在大坪乡、坪市乡开展崩岗治理,治理崩岗216座,防治面积94.27公顷,保护流域面积治理面积37500亩;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包括在大坪乡、隆木乡、坪市乡、横市镇、麻双乡、十八塘乡、龙华乡进行低质低效林改造及松材线虫病防治等工程,造林面积28659亩,其中更新改造6200亩,补植补种17950亩,生物防火林带4509亩(形成长150.3公里15-20米宽的生物防火林带)。

  (一)农村环境提升改造工程由外立面改造工程、道路修复工程和景观美化工程组成。

  基本同意对古村内小香港10200平方米、滨江园2700平方米、规划分局、临时项目部、寺庙周边合计约2700平方米、卢屋村社区约1900平方米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对建筑首层的商业店招、商业门、防盗网、违章建筑、破旧雨水管、破旧门窗、空调支架、散水明沟等进行拆除,拆除后规整首层商业店招以及商业门、外墙面清理及喷涂真石漆装饰、规整立面管线、增加屋面防水更换屋面落水管、增加空调冷凝水管、空调铜管、室外散水、暗沟等;

  基本同意对卢屋村社区及周边现状水泥路面行车道加设沥青罩面共15000平方米。对现状砼路面进行清理、路面凿毛和病害处理,在现状水泥路面铺设4厘米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1.0L/m2)+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改造后路面整体标高提高10厘米,道路边缘顺接现有建筑物及道路;

  原则同意在卢屋村新建人行道板6845平方米、生态文化长廊150米、休闲平台6座、村庄亮化工程(300套灯具)、栏杆3561米、美化工程35817平方米。人行道板铺装位于卢屋古村各休闲广场周边,总铺装面积6845平方米,利用原有土质路面为路基铺装仿石PC砖、老石板、嵌草铺装、火烧面芝麻白/黑花岗岩、小料石等材料;建设6座文化长廊,每座25米,高3.4米,宽3.4米,采用钢构造构架;休闲平台及栈道分布古村现状池塘周围,护栏布置于沿水道路周边及池塘区域。木栈道采用非洲波楼盖防腐木,宽度5米,休闲平台配合木栈道布置,水上木栈道护栏采用樟子松防腐木,道路护栏采用C25钢筋砼仿木纹护栏;太阳能路灯采用混凝土基座,贴近路面布设,灯杆采用钢管镀锌后静电喷涂塑粉,包含195套车行道太阳能路灯、105套园路太阳能路灯;在卢屋村居民房及道路两侧种植苗木2331株(其中乔木1917株、球类植物414株),地被16165平方米。

  为完善乡镇污水管网系统,于卢屋古城敷设DN500主干管76米、DN300主干管2159米、De200污水支管3915米、De160污水接户管8205米;修复400×400砖砌雨水沟5100米,新建φ400接户井210个,φ800污水检查井90个,φ1000污水检查井6个。下阶段应进一步复核服务范围、污水量,结合现状排水管网复核调查,进一步优化、完善排水管网布置,合理确定管径、埋设深度。

  原则同意唐江镇污水处理站的厂址选择、总体布置和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站位于上犹江和G357国道交叉处东北侧,处理规模为2000立方米/天,站区自东向西依次布置预处理设备(格栅池、水泵房、调节池)、管理用房(库房、监测室等)及FMBR膜处理一体化设备,管理用房与预处理设备间合建,均为地上1层建筑,管理用房采用砖混结构、预处理池(格栅池)等采用钢混结构,基础采用条形基础与独立基础。污水处理站采用兼氧FMBR膜处理工艺,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排入厂区南侧上犹江水域,产生污泥通过内部降解。下阶段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污水处理站总图布置、各单体建(构)筑物及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并严格按照环境影响批复有关要求,落实各项措施。

  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原则同意对南康区大坪乡中坌村、上期村、西坌村、大坪村,坪市乡小安村、小陂村、长坳村、白马塘村、罗洞村等9个行政村崩岗等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治理区土地面积94.27万平方米。

  1.综合治理主要建设内容:治理崩岗216处,崩岗面积25.78万平方米;设置谷坊365米、挡土墙1.24公里、Ⅰ型截排水沟19.63公里、Ⅱ型截排水沟12.79公里、消力池42座,沉沙池110座,蓄水池70座;新建生产道路11.68公里、踏步6.46公里;喷洒土壤固化剂2.57公顷,植生态袋护坡3330立方米,水土保持林4.27公顷,经济林68.67公顷。

  原则同意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整治原则,合理布设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将崩岗治理与农林开发相结合,同时结合当地产业,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坚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综合配置。主要采取农林开发、生态修复两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根据瓢形崩岗、条形崩岗、弧形崩岗、混合形崩岗等4种崩岗形态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1)瓢形崩岗:利用瓢形崩岗的腹大口小的特点,在出口处选择适当位置,因地制宜地修建谷坊;在崩岗顶部及两侧修建截排水沟,阻止坡面径流进入崩岗,同时对崩岗周围进行植物措施围封;

  (2)条形崩岗:采取上截下堵整治措施,“下堵”的谷坊在崩口和沿沟床从上到下多级修建;崩岗内外采取植物措施,固沙防崩;

  (3)弧形崩岗:采取坡脚修筑挡土墙,崩岗顶部修建截排水沟,并利用崩积体较好的水湿条件,营造植被,稳定土体;

  (4)混合形崩岗:对较大的混合型、崩岗应采取Ⅰ型截排水沟排除坡面径流,下游谷坊和挡土墙联合运用,内外植被快速重建。

  土地治理采用坡改梯、水平阶地整地等方式。崩岗坡改梯工程前先进行削坡及土方回填,削坡及土方回填高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崩岗内区域表土资源破坏严重,不具备表土剥离条件,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崩岗外的区域表土剥离采用表土逐台下移法,在整个坡面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上一台的表土依次推运到下一台铺平,最上一台没有表土,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对崩壁陡峭、溯源侵蚀严重、崩塌量大的活动型崩岗,在具备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将崩壁逐级削成水平阶,同时在各级水平阶的台面和边坡种植草灌。

  截排沟渠主要布设于生态治理区域,在梯田和水平阶的坡面纵向布设。Ⅰ型截排沟渠采用矩形断面,沟深0.4米,宽0.4米,壁厚0.15米,采用混凝土浇筑;Ⅱ型截排沟渠采用矩形断面,沟深0.5米,宽0.5米,壁厚0.20米,采用混凝土浇筑;消力池长3.0米,消力坎高0.5米,消力池侧墙采用C20砼浇筑,侧墙厚0.2米。

  为拦截泥沙,减缓沟床比降,促进崩岗稳定,保护下游农田,在主沟口及部分支沟出口处布置谷坊。根据沟口大小、地质状况,一般布设在沟口10~15米左右,汇水面积较大、产沙较多、沟底和岸坡地形、地质状况良好的区域,采用格宾石笼谷坊。挡土墙主要布设在沟口较宽的弧形崩岗,并距崩壁坡脚线米,以拦挡崩壁下落的不稳定土体,采用格宾石笼挡土墙。

  沿截排沟渠每200米布设1个沉沙池,沉淀周边坡面雨水径流夹带的泥沙,减少泥沙淤塞。沉沙池采用C20砼浇筑。沉沙池池厢断面采用矩形断面,池厢深度150厘米、宽100厘米、长200厘米。沉沙池与截排水沟相接,截排水沟内的汇集水沉淀后排入周边天然沟渠。

  蓄水池布设在集水面积较大的经济林坡面上部或中部地势相对平坦部位,与排水沟连通。蓄水池选用矩形开敞式,由水池、进水口、放水口、出水管和护栏等部分组成。

  生产道路由坡脚成之字型进入坡面,与他不道路连通。Ⅰ型生产道路面宽3.0米,泥结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厚15厘米,泥结碎石混合料配比为水:砂:碎石:粘土=11:10:41:1;Ⅱ型生产道路面宽3.0m,C25砼路面,C25砼路面厚18厘米;踏步由山脚垂直或倾斜向上伸到坡面田间并与生产道路连通,踏步路面宽1米,C20砼路面,路面厚10厘米,台阶高度15厘米,宽度30厘米。

  在土壤水份、养份条件差的崩岗谷内及崩岗上部外坡面裸荒地营造水土保持林。采用优良的乡土树种,或经多年栽培、适应性较强的引进树种木荷、枫香、胡枝子等进行混交配置。

  集中连片崩岗侵蚀群或崩岗侵蚀零星分布区,下部土层深厚、土质较好、临近水源、交通较为便利的荒山荒坡主要营造经济林。结合当地农村主导产业发展,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良好、适销对路、市场潜力大的脐橙作为主要发展和大力种植的经济林品种。

  在农林开发型地块中的梯田边坡采取椰丝草毯护坡,采用坡脚侧端部固定、坡顶侧端部固定、上下游端固定等方式防止被流水冲走或自重下移;削坡后边坡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三维植被网采用NSS塑料三维土工网,标准幅宽为1.5米,按网宽方向与边坡纵向方向布置,箱梁两条三维网之间搭接宽度为100毫米,并用 U型锚钉大样固定于坡面上,幅中用J型钉固定。

  原则同意对南康区大坪乡、隆木乡、坪市乡、横市镇、麻双乡、十八塘乡、龙华乡等乡镇主要通道沿线可视范围两侧松材线虫病严重的低质马尾松纯林及设计乡镇大广高速复线迎面山区域进行低质低效林进行更新改造和补植补种(更新改造6200亩、补植补种17950亩)及在造林地主山脊、造林地边沿、山田交界处、重要设施旁布设生物防火带。其中大坪乡更新改造1515亩、补植补种1020亩,布设生物防火带9.6公里、面积288亩;隆木乡补植补种1760亩,布设生物防火带14.8公里、面积445亩;坪市乡更新改造1608亩、补植补种2061亩,布设生物防火带4.5公里、面积134亩;横市镇更新改造1184亩、补植补种1064亩,布设生物防火带36.5公里、面积1094亩;麻双乡更新改造549亩、补植补种1558亩,布设生物防火带48.1公里、面积1444亩;龙华镇更新改造300亩、补植补种4959亩,布设生物防火带1.4公里、面积42亩;十八塘乡更新改造1044亩、补植补种5528亩,布设生物防火带35.4公里、面积1063亩。

  对松材线虫感染严重的马尾松地块采用更新改造或补植改造方,改造分为207个治理区域。其中51处更新改造种植密度150株/亩,间距2米×2.2米;5处更新改造种植密度90株/亩,间距2.5米×3米;151处进行马尾松补植,种植密度60株/亩,间距3×3.7米。更新树种主要为木荷、山杜英、枫香、杉木、红果冬青、千年桐等。

  防火林带设计宽度为15~20米,对地面草本植物进行清除,不高于3厘米;砍伐清除防火林带内的针叶树等,保留木荷、杨梅、冬青等防火目的树种;清理防火林带内可燃物至防火线米外并形成土带。

  五、请项目单位、设计单位按专家组审查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设计。根据《江西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51号)的要求,严格按照可研批复、初步设计批复要求实施,不得擅自改变建设内容、规模和标准和建设方案,严格按照批复概算控制投资。

  六、工程建设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要求,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

  七、本批复有效期为二年,需要延期的请在二年期限届满的三十个工作日前,向我委申请延期。本批复只能延期一次,延期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国家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造林面积28659亩,其中更新改造6200亩,补植补种17950亩,生物防火林带4509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