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有热闹的码头文化,也有丰沛的水文化,还有贴近市民生活的美食文化、商业文化,亦有源远流长的革命文化,交汇在一起,成就了不同于其他都市的文化特质。”

  5月6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城市地方学的过去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武汉学”高峰论坛上,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星说,参与“武汉学”研究的专家多以历史、地理、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大数据等宏观视角研究武汉,其实以个人生命体验表达的“汉味文学”,也是武汉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可以感知城市文化特性中细腻且有温度的部分。

  樊星说,武汉是长江、汉水会合地,过去南来北往商人常在这做生意,码头就多了起来,所以有“货到汉口活”一说。武汉籍作家邓一光曾写成一篇小说《窄街》,讲了码头竞争的故事,可见在汉口谋生之不易,表现出武汉人性格中坚毅强悍的一面。

  码头上南来北往的物质流通、文化交流也拓展出眼界的开阔、凝聚出乡情的醇厚。老武汉的“湖南会馆”“宁波会馆”“绍兴会馆”“山陕会馆”“徽州会馆”……据统计有八十多家,可谓会馆林立,武汉因此有“最具江湖气的城市”之名。也因此,才有了各路美食在此比美——从宁波的汤圆到湖南的米粉,从山西的刀削面到兰州拉面,从江浙的汤包到北方水饺……武汉小吃也渐渐因此名扬四海——热干面、精武鸭脖、周黑鸭……也因此,才有了各路戏班在此码头竞技——京剧、楚剧、汉剧、越剧、豫剧、杂技、说唱……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武汉曾有“戏码头”的美誉。

  “在码头上竞争,你要想打出一片天地来,还必须有率真的情感、过硬的本事、灵活的头脑,还得有一种感召力,其中就包含牺牲精神和敢于担当的义气。”樊星说,码头上需要狠气,还需要义气,需要热情,需要邻里相帮。这种敢于担当的义气,豪爽豁达的一面,值得武汉人自豪和传承。

  武汉有“百湖之市”的称号,除了长江、汉水在此汇流,还有众多湖泊——东湖、南湖、西北湖、严西湖、后湖、沙湖、汤逊湖、墨水湖、东西湖……武汉有很多地名跟水有关,像六渡桥、积玉桥、花桥、三眼桥以前都曾经有桥。还有江汉路、金银湖、三角湖、水果湖、晒湖、野芷湖、紫阳湖、杨汊湖、杨春湖、黑泥湖、湖边坊、鄂城墩、堤角……这些地名让人一听就觉得武汉这城市水气充沛、湿淋淋的。

  还有那些俗语:水货(假货),撮虾子(赚小钱),起篓子(赚大钱),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各有各的路子),划不来,过桨淌,黄鹤楼上看翻船(幸灾乐祸),东西湖里吹喇叭(没有的事)……还有武汉的特产:藕汤、鱼丸、精武鸭脖、周黑鸭等等,也都与水有关。正所谓:“靠水吃水”。

  樊星说,武汉由三镇组成,因此显得格局特别大。长江之大,也尽人皆知。汉水又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东湖比杭州西湖大六倍。因此有了武汉文化的一大特点:大气,能包容南来北往的文化。比如武汉人早点特别杂,五芳斋的元宵来自宁波,米粉又来自湖南,还有来自四川的担担面、山西的刀削面,还有本地特产热干面、面窝……可谓五花八门。从早餐的丰富就可看出武汉文化的包容性,这就是大气。娱乐方面,武汉老百姓喜欢楚剧、汉剧、湖北大鼓、湖北评书,也喜欢京剧、黄梅戏,再加上杂技、马戏,口味也相当杂。国际交往方面,1861年,汉口开埠,五国租界和十二国领事馆纷纷建立,与各地会馆遥遥相望,也是一大奇观。武汉因此能包容天下各家的长处,一步步成就自己的大气。

  武汉文化与其说是码头文化,不如说是商业文化。大家在码头做生意,光抖狠不行。经商有经商的道德:诚信为本,童叟无欺,这是商业的基本理念。何祚欢的中篇小说《养命的儿子》,为武汉那些兢兢业业的小商小贩竖起一尊雕像。他还在长篇小说《舍命的儿子》中描写了汉口商人的种种规矩与世态。

  樊星说,商业文化需要道德作为商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做商人必须讲商业道德,除吃苦耐劳,起早贪黑外,还必须讲诚信,童叟无欺、公买公卖、不差秤……武汉的商业文化常常以小、更贴近市民而饮誉商界。被评为全国十大面之一的武汉热干面(蔡林记热干面),还有福庆和的米粉、四季美的汤包、老通城的豆皮、五芳斋的汤圆等等武汉知名早点,还有这些年兴起的精武鸭脖、周黑鸭,都是以小、以贴近市民口味为特色。贴近市民,把小处做好,也很可观。别人在做大的,我们就查漏补缺,把小的做好。一个汉正街,一个武汉早点,充分体现武汉商业文化的这一特点。

  现代武汉一批又一批的作家异军突起,从曾卓、绿原、胡秋原、姚雪垠、徐迟、碧野到刘富道、白桦、祖慰、池莉、刘醒龙、陈应松、董宏猷、沈虹光、田禾……他们的许多作品就写出了武汉的文化品位和武汉人的精气神。

  樊星特别提到池莉的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把武汉人那种苦中作乐的品格写活了。还有她的中篇小说《不谈爱情》,写花楼街人的生活与心态,中篇小说《生活秀》写吉庆街的热闹与坚韧,也为武汉小吃——鸭脖子做了十分成功的广告。武汉人读过以后会觉得非常亲切。这就是武汉人:他和在皇城根下玩的北京人不一样,也与在十里洋场上冒险的上海人不同,他就是在天高皇帝远的长江边上尽量把小日子过得热热闹闹、快快活活。

  由于这些著名作家的影响,武汉喜爱阅读和写作的人们越来越多。武汉作为文化名城,丰厚的文化资源足以改变人们对武汉的某些偏见。现在,打造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的武汉,也都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武汉的文化品牌、复兴大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