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因为旅游景区都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景等。

  2、教育功能:旅游景区是天然的大课堂,大都具有典型的各种旅游资源,依据景区旅游资源的不同,能为游客提供形成吸引力的审美、自然、历史、文化、科技等多种的教育功能。

  3、生态功能:随着人们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旅游景区所具备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的优势也日益明显。并能对游客形成明显的吸引力。

  4、科研功能:许多景区往往具有特殊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实验、研学价值。

  5、经济功能:旅游景区本身并不具备经济价值,但通过为游客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等的服务产生价值,进而也有带动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就业等的经济功能。

  旅游景区千姿百态、资源迥异、形态多样,且产品结构差异、服务类型复杂,很难有统一标准进行分类。而不同的标准又形成了不同的类型体系。

  正确理解旅游景区 的分类标准和意义,有助于我们做好景区开发、产品定位、市场细分、客群选择等的运营管理工作。

  自然景区:又称风景区,以多个自然景观景点为主体吸引物。如黄果树、九寨沟、张家界等。细分有:山岳型、森林型、江河型、胡泊型、瀑布型、泉水型、洞穴型等。

  人文景区:又称名胜区,以多处人文景观景点为主体吸引物。如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细分有:历史文化名城、古代工程建筑、宗教文化地、古典园林、博物馆等。

  主题乐园:又称主题公园,是以特定主题,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人造地为游客设计的集诸多娱乐休闲活动为一体的活动空间。如锦绣中华、迪斯尼乐园、各民俗村等。是一种资源脱离型的旅游产品。

  综合型景区:指有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复合在一起,相互映衬、依赖,形成共同旅游吸引物,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旅游景区。如泰山、蛾眉山、普陀山、西湖等。

  观光型景区:吸引物以观赏性、审美性较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主,以观光游览为主要旅游活动,通常景区设施较少,仅为方便游客观赏。如鼓浪屿、黄山等。

  度假型景区:吸引物主要是宜人的气候、环境、景观和舒适的设施,以度假为主要功能。细分有:海滨、山地、温泉、滑雪、高尔夫等度假区。如吉林长白山、大连金石滩、昆明滇池、美国夏威夷等。

  生态型景区:景区的生态环境较好,以保护生态环境、珍稀物种,维护生态平衡为主要功能。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代表,如卧龙自然保护区、张家界森林公园等。

  科考型景区:吸引物以较高科研、科教价值的景观资源为主,以科考、科普为主要功能,设施以满足游客求知为目的而建设。如各种地质公园、天文馆等。

  游乐型景区:吸引物主要是现代化游乐设施,以满足游乐为主,服务设施众多。如欢乐谷、迪斯尼乐园、民俗村等。

  行政等级: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风景名胜管理暂行条例》,将风景名胜区按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划分为市(县)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评分等级:2003年实施的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将旅游景区划分为1A、2A、3A、4A、5A五个等级。该标准从旅游交通(145分)、游览(210分)、旅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30分)、旅游购物(50分)、综合管理(190分)、资源与环境保护(155分)等八个方面,对旅游景区(点)进行评分,全部项目满分为1000分。其中5A级需要达到950分,4A级需要达到850分,3A级需要达到750分,2A级需要达到600分,1A级需要达到500分。

  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管理部门较多,管理体制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往往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

  上述所有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在申请A级旅游景区评定后,即改为原归口部门和旅游部门共同管理。

  资源依托型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等,这类景区都是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密切结合产生出来的,旅游景区的管理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核心目标。

  资源脱离型旅游景区:是借助于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根据巿场需求.精心设计加工而创造出来的旅游景区,主要是人造旅游景区。

  小结: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都有自身的开发规律和管理特点,在管理目标,运营方式等许多方面都有很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