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代雕塑如何呈现给公众?最主要的方式还是展览。在中国众多以青年为主的当代雕塑展览中,“明天雕塑奖”的评审和获奖作品展(以下简称“明天展”)谈不上是较早的展览,也称不上是规模较大的展览;但是明天展的影响力,它在业界的口碑却逐年增长。

  明天展不是那种通过强推而一夜爆红的展览;它是通过扎扎实实努力,在不断推进,不断调整中,因为展览的品质而赢得了人心。

  纵观明天展的十年历程,它最核心的方面有两个:一是创新性的展览机制;二是展览所推出的作品。

  在某种程度上,明天展的机制创新所产生的影响甚至比明天展作品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展览作品是展览机制的产物,对于明天展而言,展览机制的创新性和自我调节能力,是展览最关键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明天展所出现的作品而言,它们并不专属于哪个展览独有;它们既可以在这个展览中出现,也可以在那个展览中出现。时至今日,很难说,有哪个展览可以完全垄断某类作品和某类艺术家。唯有展览机制可以分出高下,它可以有效地扶持艺术家,可以鼓励、孵化、催生出某类作品,也就是说,展览本身就是艺术生产的一种方式。

  其一,明天展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学院和企业相结合,学术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展览的主办单位是四川美术学院、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展览经费前期来自明天文化,从2019年开始,得到了五粮液集团的独家赞助,签订了五年冠名协议。由此可见,明天展从一开始就不是在所谓学术圈子里自身循环,也没有仰仗公共资金的投入,而是面向社会,通过和企业合作来获得支持。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明天展在学术上保持了高度独立,这在中国已有的展览模式中是并不多见的。

  理论上,人们都认为艺术只有走向社会才能得到可持续地发展,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如何回报企业?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明天展在与明天文化和五粮液集团的合作中,没有采用常见的收藏作品的方式来回报企业,参展作品全部退还作者。这种做法,固然体现了企业的高风亮节;对展览而言,压力反而更大了。压力在于,它将倒逼展览必须成为知名名牌,必须做出影响力和公信力。只有通过公平、公正的评审和展出,在社会赢得好口碑,才能实现对企业无形的回报,实现学院和企业的双赢。

  其二,明天展所面对的青年艺术家群体和其它展览有所不同,它采用了相对宽泛的选择标准,凡是四十五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包括大中华地区的艺术家和国际艺术家,只要认同明天奖的评审和展览规则,都可以投稿参加。这个宽松的参选尺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身份“的限制,给了青年艺术家更多的“机会”。

  首先,它打破了国内、国际的身份标签。现有的一些展览,常常带有“国际”“中外”的标签,以此来区别不同的艺术家的身份。明天展给不同国籍、不同地区的艺术家放开了“身份”的限制,真正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进行交流、观摩、学习,体现了开放、包容、平等的态度。

  另外,针对国内的情形而言,明天展还打破了学院专业艺术家和非学院艺术家的身份界限,让更多有志于当代雕塑创作的艺术家在专业院校毕业后仍有机会继续从事专业工作;明天展为学校外、体制外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公平参加展览的平台。

  其三,明天展的价值指向通过作品体现,参展作品又由评审委员会评选出来,因此对明天展而言,评审是展览的关键。严格地说,是评委的眼光和趣味决定了展览的价值观和艺术倾向。通过历届作品,青年艺术家明白了明天展是个什么样的展览,他们会自觉衡量自己的创作状态和这个展览的关系来决定是否送选参展。

  明天展设立了初评和终评两个环节。这些年来,明天展初评评委相对固定,他们来自各大专院校雕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以及当今活跃在国内当代雕塑创作前沿的艺术家。初评评委在众多报名作品中,选出20件参展作品,初评环节基本奠定了展览的面貌和艺术水准。其后在终评环节,由五位终评评委在20件作品中选择五位获奖作品,包括其中一个年度大奖。

  其四,明天展在推广和传播方面,以终审环节通过参展作者的演讲秀和终评的当场打分,将展览推向高潮。展览终评通过网络和大众传媒公开推向社会,这是明天展在展览机制方面的一个重要创新。

  从2018年起,明天展和网络媒体合作,进行终审环节的演讲秀网络直播,每个参展作者上台演讲五分钟,然后由终评评委点评打分,最后评出五位获奖者。这个做法让每位参展艺术家有了另一种不寻常的展示机会和舞台,这不仅是对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一次很好的锻炼;同时也是将当代艺术推向社会,推向公众的一个重要尝试。从几次明天展演讲秀的效果反馈看,每场演讲秀均获得了较高的点击收视率,比较起过去曲高和寡的当代艺术展,明天展演讲秀实现了当代艺术展的一次突破。

  以创新、跨界为核心的明天雕塑奖持续了十年,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雕塑界的格局。过去,社会、学术资源集中向名家倾斜,形成了强者越强,青年却苦无平台和上升机会的“马太效应”。明天展的出现,让社会将对当代雕塑的关注一次次投向了青年,投向了青年艺术家。

  明天雕塑展的学术品质和作品面貌,主要体现在“去雕塑”“泛材料”“个人化”“跨界别”“高科技”“再传统”这6个关键词上。

  作为雕塑展,又呈现出”去雕塑“的特点,这是相互矛盾的吗?事实上,去雕塑正是明天展的问题意识所在。明天展的发展过程始终是一个对雕塑不断再定义的过程。所谓“去雕塑”不是不做雕塑,而是不断提出问题,质疑人们习惯了的雕塑,用新的作品形态改写雕塑的定义,预示出明天的雕塑越来越开放的趋势。事实上,明天展中,装置作品、动态作品、综合材料作品、新媒体录像作品、行为和表演作品是主流形态,只有少量作品接近传统雕塑形态。

  这种情况实际深刻揭示了雕塑本身正在发生的变化,今天当我们说雕塑的时候,它越来越背离我们过去关于雕塑的经验,它离传统意义的雕塑越来越远。

  同时,非雕塑现象还说明了传统雕塑本体论的危机。在雕塑界,一直有一种的维护雕塑本体的声音,他们始终认为,雕塑有自己不可动摇的本体,是这个雕塑本体决定了什么是雕塑。

  雕塑的本体是什么呢?一种看法是,雕塑本体就是雕塑的材料、形体、空间。然而,从明天雕塑展的作品看,这个本体论的解释已经远远背离了今天的雕塑现实,至少,它与明天雕塑展所代表的未来趋势形成了较大反差。在今天,尽管从事材料、形体、空间的探索的雕塑家大有人在,但是,对明天展而言,它更加关心和探索的是雕塑的未来。

  从1979年以来,材料问题成为雕塑界的“显学”,它取得的成果以及它对当代雕塑的推动作用毋庸质疑。2000年以后,随着新一代雕塑家的成长,以及他们对材料的重新关注以及在材料创作中的新进展,使材料问题、物和物性的问题成为雕塑界的焦点之一。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年似乎形成了一种关于材料的拜物教,许多人甚至认为,雕塑家就是研究材料的;也有人认为自己作为雕塑家,这辈子的工作就是研究材料。

  然而,从明天雕塑展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雕塑的材料问题在今天需要重新思考。因为雕塑创作中各种材料运用的广泛性已经成为雕塑界的基本共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以材料为媒介,呈现更丰富的意义,而不是本末倒置。

  从明天雕塑的入围的具体作品为人们颠覆材料的拜物教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以2019年明天雕塑展为例,大奖的获得者褚秉超的《石还山》显然不是在研究石头;金恩的《普鲁斯特的结》不是在研究爆米花;王凯的《余温》不是在研究垃圾;方剑的《生命中的每一天》不是在研究木屑;林仪的《游戏的场域》不是在研究橡皮筋;20万小组的《公园计划》不是在研究城市拆迁遗留的废弃物;张移北的《卧读、囚徒、情人域间谍》不是在研究老旧的金属工业物件;张增增的《转运》也不是在研究转椅……

  雕塑家不是物质材料研究者,雕塑家之所以研究材料,研究物和物性是为了挖掘材料和物背后的人文属性,他研究的是材料和其它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材料和人的关系,材料和历史的关系,材料和社会的关系。一个雕塑家不可能也不具备一个材料科学家那样的能力,能够研究材料的自然的、物理的属性。

  从根本上说,材料对雕塑而言,不过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媒介。如果把材料,物当作雕塑的目的,就只能说明,当雕塑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才会祭起唯材料的大旗,将材料本身作为目的和方向。

  在明天雕塑作品的展览中,可以感觉到青年艺术家们重视材料,依赖材料,他们丝毫没有放弃对于材料的敏感,恰恰相反,它的泛材料特征体现在,恰当地、合理地运用材料,而且是广泛的采用一切可能的材料,把材料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

  从明天雕塑奖的入围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样的倾向,雕塑家个人的想法,个人经验,个人的生活际遇在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当然,个人化或者个性化是一切艺术创作者都应该具备的,这里所说的个人化是指今天的青年雕塑家个性化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新的特点。

  一个艺术家创作当然应该反映他的时代,但这种反映是从个人的角度,从个人化的立场出发的。在明天雕塑展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具有这样的特质:非常贴近艺术家个人的生活,个人的记忆;作品通向个人走向时代,走向社会。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在青年一代中产生共鸣,就因为观赏者把作者个人生活和记忆转换成为了集体的生活和记忆。

  在明天展作品中我们看到,青年雕塑家的作品中所出现的不同物品,材料,空间情景,都跟个人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前面说过,从材料的角度讲,这些东西出现在作品中,并不是研究这些东西本身,而是以这些物件作为媒介,通向一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通向一类人群的共同记忆。

  把个人作为方法,是这一代青年雕塑家们共同的特点。从明天展中我们看到,当一个青年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总是从个人经验出发,从个人的感受、体验、记忆出发,从而触及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与周边的关系,与现实的关系。

  例如束博是吃中国烟台苹果长大的,他让苹果核走向了世界,把地方风物与全球联系了起来;卢柏年欧洲之旅的作品,做的旗帜和拆迁,把地方经验和全球化联系起来;还有曾九间把博伊斯、杜桑和蜂窝煤等融为一炉;他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从远处观察我自己”,就是说今天的青年艺术家不仅有近处的生活,也有远方的参照,他们可以把西方和中国的个人经验融合起来进行表达。

  从明天雕塑奖入围作品的创作者来看,未来雕塑家的身份将越来越模糊,雕塑的跨界创作将成为普遍趋势,未来雕塑家的身份需要不断界定和改写,雕塑家将被雕塑+所取代。

  从明天展可以看出,跨界的“雕塑家”越来越多,跨界创作越来越频繁,也就是说,在明天雕塑奖入围作品中,许多并不是学雕塑的人参与到雕塑创作来了。他们中间有学服装设计的,学数码艺术的,学计算机编程的,学油画的……也就是说,雕塑的“出身”对他们而言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在2018年的明天展中,唯一一个基本保留了传统雕塑形态的作者,反而是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

  透过明天雕塑展,可以看出这种趋势,未来的雕塑家身份只会越来越开放,对雕塑创作画地为牢将越来越困难,机械地界定雕塑家的身份很难再找到足够的理由。相反,未来的雕塑家会变成雕塑+,雕塑创作不再囿于创作者的“身份”,而是依据他的实际工作和他的创造性,这才是明天雕塑展所预示的明天的雕塑趋向。

  当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渗透或介入到了今天的雕塑创作中,明天雕塑展就是今天窥视科学技术与新媒体与全面介入雕塑创作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窗口。

  当人们说雕塑创新的时候,很多时候,这种创新都体现在新技术、新媒介上,这一点在本次明天雕塑展上体现得非常充分。例子不胜枚举。如机械装置、3D作品,投影和声音呈现、声音装置、电子感应作品、动态旋转作品等等,这些作品都运用了科技手段,使雕塑在物质形态、空间存在、时间特性、运动方式方面和传统的雕塑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是一种潮流,可以预料,明天的雕塑中一定会看到更多科技手段的运用,未来更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也一定会在雕塑创作中出现。

  高科技在雕塑中的运用,不仅仅是吸引眼球和产生互动,同时,它们提出了虚拟和现实的问题,梦幻和游戏的问题,再造现实和社会的问题等等。它们的观念指向大大丰富了雕塑艺术赖以存在的基础,如什么是空间,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等等。

  当高科技作品在明天展中高歌猛进,攻城掠地的时候,在明天展中,我们还看到了另一种现象,这就是再传统,再手工的现象,这也是明天展中同样值得重视的一种现象。

  在强调高科技介入的同时,是不是所有的创新性的雕塑都必须为科技的马首是瞻,所有的作品必须唯新媒介是举,从明天展的作品看,未必如此。

  明天展还呈现出另一条不同的路径,那就是“低科技”,或者重新回到古代传统,回到手工,回到制作上,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例如张有魁的《洗衣店》采用的就是比较纯粹的古代山西泥塑工艺;2022年明天大奖的王浩的作品《见所非见》就体现了相当繁复的制作工艺,它以精细的手工制作征服了终评评委。

  在崇尚多元、多样的今天,回归和再传统也是一种方式,它表现出在高技术时代,人们情感平衡的需要。艺术与科技的完整关系表现在,它们一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另一方面,艺术在运用科技的同时又不会放弃自己,它将始终坚持它的人文情怀,坚持它对人的关怀,体现人性和温度。

  明天展的展览机制和关键词只是为有兴趣了解明天展的人提供一条线索和门径。何况,明天展是变化的,对它的认识和诠释也将不断变化,如果本文能够对人们初步了解明天展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本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品:《之间流水 NO.1》作者:吴蔚 入选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