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退休20年了,但在大兴安岭提起张美均这个名字,人们都会想到他发明的“三防”整地造林法和精心培育的西伯利亚红松,极大地加快了森林资源恢复速度。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省劳动模范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誉为“林业铁人”。

  今年78岁的张美均,退休前是大兴安岭新林区碧洲林场营林高级工程师,他在深山僻壤的碧洲林场生活了30多年,度过艰辛而又漫长的岁月。谈起营造林,张美均侃侃而谈:“作为一名员就要不忘初心,当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立志到大兴安岭的那天起,我就决定将自己的青春、理想、事业奉献给大森林,初心不改。”

  1992年5月的一天,林业部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内部资料,上面写道:“大兴安岭新林区碧洲林场营林高级工程师张美均,结合工作实践,总结、试验成功了‘三防’整地造林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此办法打破了沿袭多年的造林方法,可提高成活率30.5%,提高保存率32%……”

  很快林业部批示:“此造林方法在北纬52度地区比较适宜,应该大面积推广。”一项科研成果引起林业部的重视,是张美均没有想到的。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结合营林生产实际,他就悄悄开始了这项课题的研究。

  地处高纬度的大兴安岭,每年都要进行大面积人工造林。但由于这里山高林密、土壤瘠薄,且常常春天干旱、夏季雨水集中、冬季奇寒,人工造林受其三害影响,一直成活率极低。张美均的课题就是要攻克这一难关。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一次次跑山考察,一遍遍反复试验,终于发现,问题出在整地上。原来,传统的造林整地方法是采用馒头穴,缓坡滞水,致苗木成活率很低。仅以碧洲林场为例,每年造林成活率只能达到50%。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一现状?张美均经过多次试验,在苗木前设个贮水炕,苗木后墙设个阻水梗,使造林成活率奇迹般地上升。1986年,张美均系统总结了该项目后,这方法被列入大兴安岭林区的整地造林规程,在各地开花、结果。吉林、内蒙古的牙克石等林业生产单位先后推广了这一整地造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1978年走上营林战线以来,张美均先后成功研究了十余项这样的科研成果,解决了诸多营林生产难题,加快了恢复森林资源的速度。

  “长得这么茂密了,都成林了……”2016年夏日的一个上午,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碧洲林场西伯利亚红松种子园内,一位古稀老人指着茂密的红松林不停地赞叹。一旁的游人和年轻的护林员们不会想到,这片浓密的森林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这个人就是张美均,是他亲手让西伯利亚红松在大兴安岭生根发芽。

  事情还得从1978年金秋说起,当地媒体刊登了一条新闻——在漠河北极村发现了生长在大兴安岭唯一一棵红松,这个消息让张美均欣喜欲狂。红松树种优良,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大兴安岭如果也能像小兴安岭那样漫山遍野滚动着红松的绿涛,那将给国家增加多少财富啊!他决心引种红松,尽快更新树种,改变林木结构,让大兴安岭这座绿色宝库放射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经过几年的充分准备,张美均进行了树种育苗实验、苗木造林实验、不同海拔高度适应性实验等,最终苗木成活率达到100%。实验成功后,他想,同小兴安岭红松一样成林需要80年到100年,30年才能结果。为缩短结果时间,他查阅了大量技术资料,如果用5年到10年樟子松与西伯利亚红松嫁接,嫁接后的红松不仅有西伯利亚红松的耐寒、出材率高、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同时还保持樟子松的耐旱等优点,更适合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并可以提前结果。1995年初,张美均向林场建议,建立西伯利亚红松种子园。林业局和碧洲林场的领导听闻后十分重视这件事,专门拨款4万元支持他到俄罗斯考察。他从新西伯利亚背回1500棵西伯利亚红松枝条,嫁接的1500棵苗木成活1250棵,保存率83.5%以上,嫁接苗木长势良好,嫁接获得成功。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建立了我国唯一的西伯利亚红松种源基地。

  退休后,张美均一直对自己培育的红松林念念不忘。2016年是张美均退休20周年,他决定从现住地山东回到这里,亲眼见见阔别20年的红松林,指导林场营林人员的培育工作。当他看到满山遍野的红松棵棵挺拔向上,展现勃勃绿色生机的时候,感慨万千。

  如今,张美均精心培育的西伯利亚红松种子园占地面积50公顷,已成为新林林业局培育种源、科研宣教、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