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银杏基地停车场,7月23日一排特色景观墙完成施工,景观墙全部采用农村特色农耕用品——石磨、猪槽、马槽等砌放而成,长度约为500米,高度平均为2.5米。围墙的上面以及石磨间的空隙间,点缀种植着荷花、睡莲、铜钱草,石磨景观墙的边上是一些流水景观,荷花在磨盘的中间盛开,周围的水顺着磨盘的凹槽流向下一个,层层递进,妙趣横生。

  两边空地上摆放着9套由大石磨组成的桌椅,供游客休息乘凉,景观墙的建造者陈利君正坐在这椅子上,欣赏这一石一墙,他告诉记者:“这个是送给家乡的礼物”。

  陈利君是磐安安文街道中宅村人,从小就对家里面的农耕用品很感兴趣。“这些老物件在我小时候还是很有用的,比如石磨就是村里的粮食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陈利君介绍起石磨就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石磨是农村把粮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由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柱形石块和磨盘构成。一般是架在石头或土坯等搭成的台子上,接面粉用的石或木制的磨盘上摞着磨的下扇(不动盘)和上扇(转动盘)。

  随着社会的发展,石磨的用途渐渐被机器取代,而农村里面许多石磨被闲置。近年来陈利君在外做生意的同时,默默地关注着农村的这些石制器皿。

  2014年,陈利君决定开始走农村、收石磨,他先后双峰、仁川等各个村里收购。一开始石磨的价格是40元左右,随着农村里可以收购的石墨数量也越来越少,现在已涨到300元左右,每一个石磨都是陈利君亲自谈下带回。收购的同时,发现许多的猪槽、马槽,陈利君看了也是心生喜欢,纷纷带回。

  期间,陈利君遇到最多的困难是语言沟通,所以有时候收购的过程并不顺利。许多村民并不会说普通话,或者因为年纪比较大、表达不清,导致陈利君无法与之沟通,这种时候陈利君只能耐心的反复沟通,“有时不得已要找来村里比较德高望重,并且会说普通话的村民,和老人家沟通”陈利君回忆说:“许多时候是村民们的热心帮忙,让我的收购变得简单了不少”。

  随着收购力度的加强,陈利君多次前往省外寻找。在勘察了中国各个地方的生活文化之后,最终决定去湖北的小村庄进行收购。经过这四年来东奔西走的收购,到目前为止陈利君一共收购了7万多个石磨。

  收集的石磨越来越多,拿来干什么好?这个问题也困扰了陈利君很久,今年5月份,磐安县正在大力推广“美丽庭院”创建,于是陈利君就想自己能不能趁着这个机会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用农耕产品打造一个新时代乡村景观。

  一天陈利君开车路过云山银杏基地,看见空荡荡的停车场突发奇想,就在这里做一个景观墙,送给家乡。他立刻联系云山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与其说明自己的想法之后,得到了管委会大力支持。云山管委会为陈利君提供场地,并多次商讨具体的操作方式。

  此次利用起来做为景观墙的石磨盘有大有小,大部分是常见的80厘米的石磨,但用于搭桌子的石磨是直径超过1.2米的大磨,陈利君介绍,这种大石磨是要用三匹马同时拉。一般磨直径80厘米左右,一个人或一头驴就能拉动。小磨直径不足40厘米,能放在笸箩里,用手摇动,用于拉花椒面等。还有拉豆腐汁和煎饼糊子的水磨等。

  7月正是夏季炎热的月份,陈利君每天都会去现场和动工的师傅讨论自己的想法,在现场帮忙。就在工程接近尾声时,陈利君看着光秃秃的石磨墙有了新想法。“原本只是想把石磨堆砌起来,后来觉得没有绿色,缺少生机,也不符合我县的生态名片”陈利君说:“既决定要打造一份礼物送给家乡,就想做个让大家满意的”。于是陈利君花费近1.6万元,购买了荷花、睡莲、铜钱草各100盆,装饰在石磨墙的空隙和顶部。

  因为天气炎热再加上植株的数量比较多,给植株浇水就成了比较繁重的工作。这几日有些植株慢慢开始干枯,植株方面陈利君选取的是相对较好的品种,为了减小损失,陈利君每天天没亮就去给它们,有的时候没浇完太阳就上山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本就受大家的喜爱,再加上陈丽君的精心照料,这些荷花开的越发的动人,有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的将这些花搬走。自己精心培育的花被偷走了,于是陈利君又不得不在晚上的时候来此处转转,守着云山银杏基地的花。

  10天后,一排特色石磨景观墙面世,来往的路人纷纷驻足观看,陈利君说:“不知道这个礼物能存在多久,以后石磨可能会有更大的用途,请大家尽快来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