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相传是春秋时期“创造发明家”鲁班的杰作。磨盘上的一道道纹理,展示着古人的智慧。现在看到机械磨粉,还是会时常想起小时候推磨的乐趣,磨豆子、磨米羹粉……割舍不开的是更为丰富的食物口感,和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怀。
1996年,距今20年前,我们举家从大墅镇的一个自然村搬迁至千岛湖镇,完成了整个家庭的“城镇化”。由农村人变成城里人,身份变了,生活方式也会有所改变。但有一点,却没有变,那就是母亲一直舍不得丢弃的石磨始终存在。逢年过节,做米羹、磨豆子,母亲都要在石磨上忙活一阵。
20年前,我们搬迁前夕,听闻我们要走,一对邻居夫妇主动上门,询问母亲是否可以用100元的价格买下那副石磨。母亲自然没有答应,这对夫妇颇感惋惜,直到我们搬来千岛湖镇后的若干年,偶遇这对夫妇,他们还会提起这副石磨。
然而,伴随生活水平的上涨,城乡的差距不再体现在一些劳作工具上。在老家,2000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机器研磨。简单、快速、便捷,相比石磨研磨时复杂的流程和更多人力,机器的优势非常明显。也正是在这几年,母亲再遇到这位邻居时,他们已经不再提及要买石磨。相反,他们告诉母亲,现在的农村绝大部分人都用机器磨了,原先的石磨纷纷被扔了。那些年,在农村的一些臭水沟里,居然都可以看见残缺的石磨。
不过,石磨的命运并非就此结束。就在去年,这位邻居在遇见母亲时,再次问起我家的那副石磨:“现在还在吗?”母亲还是十分平静地回复:“还放在柴间里,偶尔我还是会用。”邻居之所以再度问起石磨,乃是因为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体会到,机器研磨口味大大不如石磨研磨。即使是当初丢弃石磨的人,如今也纷纷懂得石磨的价值。
尽管笨重,尽管需要更多人手、更多时间,但不同的付出就有不同的收获。生活水平的提升,让我们对食物口感的要求迅速提升。可以说,在对待石磨的观念和态度上,许多人都经历了两次大转变:第一次是被机器的快速便利所吸引,认为机器才是先进的;第二次则是意识到石磨这一更接近自然状态的工具,可以更好地保存食材的原汁原味。
对石磨态度的转变,实际上可以被看成是普通中国人对待现代化事物的一种态度变化。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拥抱“先进的事物”,但不必彻底否定“过去的东西”。斗转星移,兴许不消几年,我们又会改变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