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小桥上,摆着一排排石磨作跳墩,让流水从跳墩间流过;在园内步道边,摆着一排排石磨作景观,让游客在漫步时记住乡愁。这是记者昨日前在修文县城边正在修建的“荷塘月色”公园(暂名)里看到的独特景观。
修文“荷塘月色”公园位于修文县城以东约1.5公里处的贵毕公路旁,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公益性城市公园,其中部分已经初步建成并向市民开放。
记者在园内看到,景观步道两旁摆满了一块一块的石磨,给人一种亲切感。在荷塘边的跳墩桥上,一个个跳墩石也是由一块块石磨摆放而成。在公园的一角,还堆放着上千块石磨,等待着下一步择机摆放。石磨,已经成为“荷塘月色”公园内一道道独特的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
“看到这些石磨,就想到小时候在家和父母一起推磨磨包谷面的场景,给人一种亲切之感。”“看到这些石磨,就让我记住了乡愁。”前来游园的游客看到此情此景,都牵出了各自的乡愁情怀。
据修文县旅游文化产业投资开发部门负责人余庆远介绍,修文县城古名龙场,地处黔中腹地,贵阳北郊,明初少数民族政治家奢香夫人励精图治水西(今毕节市一带),建“九驿十桥”,其中首驿就是龙场驿(今修文县城)。后来,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先生曾被贬谪到龙场任驿丞,先生在贬谪期间潜心悟道讲学,创立了阳明心学体系,使阳明心学和修文蜚声海内外。
“为了弘扬阳明文化,再现驿站文化,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园记住乡愁的好去处,修文县决定建设‘荷塘月色’公园,使之与一公里之外的阳明文化公园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余庆远说,为突出驿站文化和乡愁文化,将在公园内建设浓缩的“九驿”景观,并四处收集了2800块石磨因地制宜地摆设在园内供游客观赏。
据介绍,为了收集到大量的石磨,修文县文产部门派出专人四处收集石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收集,才达到如今2800块的规模。
记者日前在修文县部分乡村采访时了解到,石磨是当地农村人世世代代的历史烙印,祖祖辈辈在日常生活中都与石磨密不可分。
据了解,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每家每户至少有一至二副石磨,一副大磨一副小磨,有的人家还配有舂稻谷的石臼,是当地农家的标配“三件套”。其中,大石磨下面还要配上装面的四柱磨箱,是用来磨玉米、高粱等食物的;小磨下面还要配磨架,是用来磨豆浆、糯米等食物的;石臼是用来舂稻谷、糍粑的。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逐渐进入“电力时代”后,打米机开始进入农村,有的地方一个村有一台打米机,有的地方几个村有一台,那时打米要排队,打米机业主还要收加工费。于是,舂稻谷的石臼首先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
接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电力“村村通”和小型农机的不断普及,打米机、脱粒机、磨面机、打浆机等小型农机都纷纷走进农村家庭,石磨在农家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家中的大磨、小磨、石臼都统统没有用处了,早就把它们丢在房前屋后日晒雨淋的,反而觉得它们碍眼,前几天有几个人开起车来收购石磨,我就30块钱一副卖给他们了。”一位乡亲说。
据余庆远介绍,修文“荷塘月色”公园的设计理念定位为“奢香文化”、“驿站文化”、“乡愁文化”,是极具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体验公园。
“公园要实现驿站文化和经济发展双重功能,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诠释,从而提升修文的城市形象。”余庆远说,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严重缺失,修文县试图以这个公园为载体,精心营造“山水、廊桥、人家”的总体空间格局,营造“情、趣、神”的园林意境,给人们一个思考的意境和精神的归所。
公园内将奢香文化作为核心功能打造,使修文县城东片区形成“阳明文化”、“奢香文化”为重要节点的文化轴线。园内将建九座合院建筑,喻为“九驿”,即龙场驿、陆广驿、谷里驿、水西驿、西溪驿、金鸡驿、阁鸦驿、归化驿、毕节驿。寓意奢香夫人开拓九驿,连接南北之功绩。配套住宿、休闲、餐饮、康体、农庄体验等功能。
在建筑风格上,采用现代中式风格,以合院为建筑形态,小尺寸的巷子空间串联各部分,形成多层次多空间的特色游览休闲体系。以“合院”、“九驿”、“驿道”等形式,呈现古色古香的客栈文化和别具特色的小镇风情。
“在‘合院’、‘九驿’、‘驿道’等这些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再将独具特色、数量庞大的本土元素石磨,因地制宜地‘点缀’其间,为公园增光添彩,整个公园建成后,必将成为市民休闲游园的一个好去处。”余庆远说。
“奢香九驿”,即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贵州宣慰使奢香因无端受贵州都指挥使马烨污辱,忍辱负重上京面见朱元璋,揭露了马烨仇视彝民、挑衅滋事欲要发动战乱的罪恶勾当,朱元璋随即召回了马烨,后定以“开边衅,擅辱命妇”之罪将其诛杀。奢香为报答洪武皇帝朱元璋的知遇之恩,除稳定彝族各部外,于次年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筑了两条驿道:一条经水东(今贵阳东北)达乌蒙(今云南昭通);一条向北经龙场(今修文县城)、陆广(今修文六广镇)至毕节,全长500余里,史称“龙场九驿”。
自驿道开通后,云、贵、川及周边的部分地区被连成了一片,改变了贵州以往交通闭塞的状况,沟通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增进了汉民族与西南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为以后奢香大力引进中原先进文化和技术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