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墙绘赏心悦目,产业大棚整齐划一在4月的春风里,行走在阳鹊坝的田野村头,抬头是画,入目是景,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近年来,恩施市七里坪街道阳鹊坝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聚焦重点,创新举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全力以赴稳就业促增收、改善村居环境等,推动乡村振兴见实效,筑牢村民致富梦、安居梦、幸福梦。
春日的绿意承载着丰收的希望。4月28日,走进位于阳鹊坝村的湖北西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映入眼帘,棚内辣椒幼苗经过全自动灌溉系统“洗礼”,闪耀着绿油油的光泽。
谈及村里的产业发展之路,阳鹊坝村村委会主任廖康波打开了线年,随着烟叶产业发展,阳鹊坝村民也开始种植烟叶;2020年,烟叶产量指标减少,许多村民开始进城寻找新出路,导致大量土地撂荒。
如何激发产业发展向“新”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满足广大村民对富裕生活的期盼,是摆在阳鹊坝村“两委”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我们村利用本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种植蔬菜的优势,以打造城区菜篮子工程为契机,着力发展设施农业。”廖康波介绍,在七里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指导下,通过村“两委”不断努力,争取到上级项目资金1800万元,高标准建设蔬菜大棚200亩,建成400余个日光温室和冷棚。
种植什么?如何运营?阳鹊坝村“两委”通过党小组会、群众会,走访市场主体和技术专家等,梳理出群众发展设施农业大棚的共性需求16个、征集意见建议40余条,最终确定由村党支部引领、引进市场主体经营的模式,发展豆苗、台湾五号白菜、上海青等蔬菜。2023年,当地年产各类蔬菜共1000吨、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30万元。
4月24日,走进西鲁农业基地,上百座蔬菜大棚连成一片,30余名村民正忙着在大棚里栽种芜湖椒幼苗。
“这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海拔、气候非常适宜芜湖椒生长。”在宜昌市兴山县经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谢党,被西鲁农业聘请为专业技术指导。他介绍,当地生产的芜湖椒每亩产量3000公斤左右,而且可以卡着5月底、7月初的市场空档期上市,每公斤售价4至5元。
大棚种植提高了土地“含金量”,成了群众增收的“聚宝棚”。阳鹊坝村老岩组村民廖九洲,负责大棚种植用工协调、栽种等事宜。他一边卸载幼苗一边笑着说:“现在每月有固定工资4000元,闲暇时做些零活,年收入6万多元,生活越来越好。”
“有用工需求的时候,就在村组微信群里发通知,先到先得。”廖九洲说,在这里务工的大多是本村村民,人均月工资2500元以上,上下班时间自由。
说话间,正在移栽幼苗的黄大姐瞅了一眼手机,便放下手中的锄头,与廖九洲告了假,骑上小电驴接孙子去了。
“从蔬菜、黄精、烟叶等作物的栽种、养护到采摘收割,村民有干不完的活儿。”廖康波说,设施农业大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800余名村民就业,户均年增收1万余元,广大村民走上了一条日益宽广的致富大道。
阳吉公路穿村而过,每到雨天,地势低洼的路面积水严重,沿线居民出行难,地处城郊,整村形象也差。
富起来的群众,对生活环境有了高要求。七里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院坝协商会、集中走访群众,收集民意、汇聚民智,决定开展庭院美化、道路改造等行动。
“乡村建设,不仅要靠政府,也要依靠广大群众。”廖康波介绍,通过向上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村里对阳吉公路阳鹊坝路段进行了污水管网铺设、弱电整治和路面黑色化。同时,通过政府奖补70%、群众自筹30%的方式,鼓励群众共同参与综合整治、改造自家庭院。
“政府补贴1万元,自己掏了3000多元,把家门口的护栏装起来了,栽上了景观树,墙面也重新粉刷了一遍。”欣赏着焕然一新的小院,仙女洞组村民欧平文开心不已。
阳鹊坝村岭岗组村民申先密家门口有块30平方米的菜地,由于没时间打理一直空闲,也不知道干点啥好,村里开展乡村美化行动后,申先密“计上心头”,将菜园改造成了一个小公园,成为阳吉公路上一处靓丽的风景。
“我们按照庭院带动产业,景观辅助产业,产业贯穿整村发展模式,沿街景观设计以小水果、蔬菜产业为主题,将500余株小水果种植与庭院美化相结合,将产业特色贯穿整个村。”廖康波说,小庭院连着大民生,一个个美丽庭院连点成线,串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阳鹊坝村庭院改造共254户,完工率达到73.4%,网红打卡点、花坛、路灯等公共设施建设已经完工,“钟灵毓秀、诗意阳鹊”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