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又添一新地标!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约翰施特劳斯小金人”雕像日前正式落户上海中心门前。
在上海还有许多标志性雕塑,它们或精致高贵、或蓬勃大气、或庄严肃穆、或灵动飞跃...这些雕塑不仅本身赏心悦目,还提升了周边的文化魅力,身在上海,下面这些建筑你都看过吗?
作为奥地利维也纳文化地标“约翰·施特劳斯金色雕像”的复制品正式落户上海地标建筑“上海中心”。据介绍,此次落户“上海中心”的雕像复制品依据雕塑原件1:1制作而成,由奥地利和英国的设计师共同设计并采用3D扫描精准定位原雕像,力求最大程度和原作吻合。
“小金人”其制作全部在意大利完成,采用游艇级玻璃钢制作,特殊工艺可防腐蚀和防褪色。雕塑搭乘航空包机,历经14天辗转运抵上海。雕塑放置在大厦东南侧酒店主入口的草坪中,面朝施特劳斯的故乡奥地利维也纳,寓意中外艺术的融会贯通。
东方之光是位于上海世纪大道的著名外设雕塑,2000年为迎接新世纪而建。由法国设计师夏邦杰先生创意,北京的年轻雕塑家仲松设计的大型景观雕塑,其以日晷为原形,用不锈钢管构成错综精致的网架结构,使这座垂直高度达20米的金属雕塑,显得既雄伟大气,又通透灵秀;既引人注目,又不妨障行人和车辆的视线。
它的晷针已由天文专家测定出指向正北的方位,具有计时功能。据专家认为,以如此现代建筑语言和当今高科技语言完美结合的大型城市景观雕塑,在国内尚属首例。
雕塑为了纪念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而建,陈毅广场一个世纪前这里是英国驻华总督巴夏礼的纪念铜像。现在已经成为上海市的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去观看。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铜浇注,高5.6米,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塑像再现了他一手叉腰,一手提着帽子的招牌动作。
位于公园北部的马克思、恩格斯双人塑像,于1983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165周年纪念日奠基,198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90周年揭幕。雕像高6.4米,重70多吨。
复兴公园见证了中华民族复兴史。公园占地面积8.89万平方米,公园1909年6月建成,7月14日即法国国庆之日正式对外开放,外国人称其为“顾家宅公园”,中国人则称之为“法国公园”,当时仅限法国侨民出入。1944年改名为大兴公园,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改名为复兴公园。公园位于上海老城区,是上海最老的公园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法式园林,初建时南北东西基本对称。
2004年,法国雕塑大师阿曼的作品《飞跃的马》登陆上海,矗立于南京西路上海展览中心北广场的友谊会堂门前。作品为青铜铸造,高约6米、重3.5吨,底座有大师的亲笔签名。在法国历经4个月的铸造周期、1个月的海上运输后,最终安全到达上海。
《飞越的马》马首昂立、双蹄飞舞,马身高6米,总重3.5吨。它体现出“阿曼”式的经典风格,先将物体切割后,再堆积组合,赋予原有事物全新的面貌和含义。这幅作品展现一种动感的飞跃,蓄势待发的凌厉之气,给人以视觉和精神上的震撼。
外滩牛是上海外滩金融广场的标志,重达2.5吨、长5.2米、高3.2米的铜牛雕像。铜牛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喻义着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雕塑由华尔街铜牛的设计者阿图罗·迪·莫迪卡制作。
作为曾经万商云集的“远东华尔街”,上海外滩具有悠久的金融发展历史和深厚的金融文化底蕴,有人提议,为上海建设金融中心设立一个标志物。1989年,美籍意大利裔艺术家迪·莫迪卡将自己创作的铜牛雕塑安放在华尔街证劵交易所门前,引起轰动,“华尔街铜牛”便成为纽约人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似乎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在这个故事的启发下,上海金融广场希望也能永久竖立一座具有相同意义的铜牛,最好是“华尔街铜牛”的孪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