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为全国的减贫事业立标打样。她的脱贫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她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红色地标。
但她不仅是红色的。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她用文旅画笔,画出了新时代山乡巨变,画出了“红色、绿色、古色”,实现了一座深山苗寨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华丽蝶变。
从红色地标,到红火的乡村游打卡点,十八洞村书写了属于中国的乡村振兴故事。
在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展览馆内,人们从一幅幅照片感受着十八洞村的变化。 团结报 杨贤清 摄
2013年11月,习到十八洞村视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十八洞村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16字方针,踏上了脱贫攻坚之路,并于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
近年来,十八洞村围绕红色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高质量打造新时代红色地标,通过布置精准扶贫展览、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开设红色党课等方式讲好脱贫故事。该村也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22年,近20万党员干部来这里参观学习,各地党政、企事业团体于此开展各项活动累计达3000余次。
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区,风光旖旎、景观独特,有“小张家界”之美誉。2021年,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将苗寨打造成景区,十八洞村始终坚持原生态、乡土味、民族性特点,只做微改造,不动“大手术”。
十八洞景区运营总监周刚介绍,目前该景区已开通旅游公交专线,陆续建成星级旅游厕所、电商服务站、特色产品店、3000米游步道、4个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
除了经典的高山景观和苗寨风情,这里还有一座坐落于村庄悬崖上的十八洞·地球仓悬崖酒店,将古朴苗寨原始自然风光和满满的科技感融为一体,成为“吸睛”亮点。
此外,总投资4.28亿元的十八洞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期即将竣工,高名山十八洞溶洞开发项目已进入深度设计阶段。
十八洞村苗寨风貌保存完好,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在旅游开发中,该村将民族元素全面融入乡村旅游,挖掘苗族文化元素,开发特色文旅产品。
68岁的石顺莲是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的创始人,也曾是村里的村支书。2014年,她带头成立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让苗绣技艺在村里重新发扬光大。
竹子寨的“感党恩”农家乐店主杨超文大力弘扬“竹文化”,推出系列以竹子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游客可以观摩把玩手工竹制品,品尝独具特色的“全竹宴”,近距离感受苗族群众的心灵手巧和民族文化特色。
十八洞村还通过举办赶秋节、“三月三”“四月八”等特色活动,组织村民开展唱苗歌、打苗鼓、过苗年等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参观,也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在十八洞村,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398个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就业,企业法人、网络主播、农家乐业主、农民讲解员等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职业,走进了家家户户。
民宿“竹山乡居”依山傍水,宁静祥和,是游客打卡的首选地。 团结报 杨贤清 摄
“今天游客会更多,我们要打起精神来。”6月1日上午,在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的一座老宅里,穿着苗服、戴着老花镜的两位老者正在聊天。这两位,一位是72岁的龙送梅,一位是60岁的黄金兰,她们正开始一天的苗服制作与展示工作。
她们本就喜欢做苗绣,如今在这里,每月劳务工资2000多元,还享有免费午餐,所以制作得更加卖力。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昔日贫穷苗乡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华丽蝶变。
5月的竹山村正值旅游旺季,村里的游客接踵而至,热闹非凡。图中为游客在竹山村对拦门歌,喝拦门酒。 团结报 杨贤清 摄
《竹山花开》实景剧里,沉浸式体验,参与一场独特的苗族婚礼;竹山乡居民宿中,听风枕月,享受一段闲适的自在时光;无边泳池内,玩水嬉戏,尽揽醉人的山水风光……
5年前,竹山村还是一个交通闭塞、十分落后的深度贫困村。全村310户1256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74人。
竹山村建寨已有五百年,苗族建筑、民俗保存完整,是中国传统村落。如何挖掘潜力,让这块璞玉“活”起来?
2018年3月,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驻村帮扶竹山,发挥行业优势,引入市场主体,发展旅游产业,唤醒沉睡的文化和生态宝藏。
2019年7月,凤凰旅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立足当地山水和民俗,创新打造旅游产品,先后开发了《爱在竹山》沉浸式体验景区、苗岭无边界温泉泳池、星空露营基地、竹山乡居民宿、竹山酒庄等特色休闲度假产品。同时,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实现“村在景中,村因景更美”。
如今,竹山村旅游如火如荼,202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4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518.2万元。竹山村由一个深度贫困村变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并成为中国扶贫交流基地、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
头戴斗笠、裤脚挽起、一手扶犁、一手扬鞭……在竹山村老竹寨里,村民吴国安正卖力驱赶黄牛犁田耕地。田埂上围观的游人跃跃欲试,脱了鞋,卷起裤腿就要下田体验。
“今年64岁了,以前赶着老黄牛养家糊口。现在,和老黄牛一起上班,我每个月能拿2000元工资,牛每年还有4000元补贴。”吴国安笑称自己和牛是“传统农耕图”的主角。
沿着苔痕石阶深入苗寨内部,青岩土屋,鸡鸣犬吠,炊烟袅袅,一幅竹山山居图映入眼帘。石阶旁,57岁的村民龙凤香正用普通话指导游客用簸箕“簸”玉米。
“村里搞旅游后,游客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很感兴趣,我就被安排在这里给他们展示簸谷晒谷,一个月能领2000多元。”通过几年的锻炼,以前不会讲普通话的龙凤香已能简单指导游客体验。
在竹山村,日常生活被“包装”成旅游“场景”,村民自如当起了“演员”。赶牛犁田、簸谷晒谷、舂碓稻谷、石磨豆花、纺纱织布、竹编工艺等内容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项目,就连苗家人洗衣、做饭、熏腊肉等拙朴的传统农活,也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年纪大了,出去做工别人都不要,在村里还能做主角呢。”在竹山村编织坊,70岁的唐小荀正坐在纺纱机前纺纱,拥有传统手工艺的她和景区一同“火”了起来。
竹山村建立“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引导村民将民居、土地、山林、资金等作为股份,注入专业合作社,实现盈利共享。
“我不仅是演员,还是房东。我住的房子租给公司开发为编织屋,一年有3000元租金。”在竹山村石磨坊,村民吴显宇一边推着石磨,一边自豪地亮出自己的“双重身份”。
竹山村盘活闲置土地和特色民居,引导农户以土地使用权流转、房屋租赁或出售等方式转给公司统一开发。民居每户租金每年3000元至8000元,并按三年递增5%的标准补助。土地流转租金每亩每年300元至500元。
同时,竹山村按照每人2000元标准,引导景区及周边贫困人口入股旅游开发公司,每人每年享受固定收益160元。
“旅游合作社提供了232个就业岗位,村民成旅游合作社社员,且随时变身演员,实现了‘打工不出村,致富在家门’的目标。”30多岁的伍艺是麻冲乡下麻村人,竹山村火起来后,在外闯荡的她返乡就业,成为景区里的一名管理者。
入夜,在竹山村3组,《竹山花开》情景剧热闹开演,游客在绚丽的声光电中,体验村民自导自演的苗乡乡愁,感受深山苗寨的山乡巨变。
初夏时节,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绿荫铺野,果园里猕猴桃、柚子树等新果长势喜人,一阵微风吹来,空气中夹裹着淡淡的果树香味。
菖蒲塘村是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2013年11月3日,习来到菖蒲塘村视察,叮嘱乡亲们“依靠科技,开拓市场,不断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多年来,菖蒲塘人牢记嘱托,通过不断实践,在做深“果子”文章的基础上,探索出以多彩农旅产业、红色文化产业、绿色景观产业三大文旅产业赋能脱贫致富,阔步迈向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果乡“三变”迎来山乡巨变。
甜蜜来自水果。菖蒲塘村有红心蜜柚、猕猴桃、葡萄等8000亩特色多彩果园区。以此为核心,还规划打造集现代智能育苗试种区、特色果品展示区、休闲观光采摘区、生态餐饮服务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精品产业区,让游客可入园观光、入园学习、入园采摘、入园品尝、入园游乐,实现农业产业和旅游观光深度融合。
“现在增收方式多元化,我们越干越有劲!”村民田茂华为幸福生活奋斗已习惯了“三线操作”,他一边种水果,一边“飞地”育苗,一边还担任农旅研学顾问,年收入达20多万元。像这样的例子在菖蒲塘村还有很多。
村里612户贫困户在党员、产业大户、致富能手帮扶下发展农旅产业,现如今都摆脱了贫困,搬进新房、开上小车。2022年,仅柚子、猕猴桃两项产值,就高达3800余万元。
此外,州农业优质种苗科技繁育中心也落户菖蒲塘村樱桃组,项目建成后,年收益可达10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10万农户发展特色农旅产业。
菖蒲塘村把红色基因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利用菖蒲塘村红色元素、品牌影响力和农旅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变“活钱”,由村集体将村里常年闲置的石头房子开发成红色农家院。
红色农家院设有思源厅、振兴厅、红色厅,可同时为170余人提供研学、餐饮等服务,形成了重走一次红色线路、观看一次宣传汇报片、品尝一杯当地农产品蜂蜜柚子膏、参观一次乡村振兴展览馆、上一堂红色党课、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体验一餐红色餐的“七个一”精品红色文化产业。
“以前在外面馆子做事顾不上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当大厨,每月拿5000元工资,我非常满足。”厨师龙建国笑得美滋滋。
“石头屋”变红院子,不仅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更多如厨师、服务接待、环卫等就业岗位,更带动本地区农产品发展。仅2022年底至2023年初出产的第一炕腊肉,就销售了1000余公斤,为村里带来近15万元收入。
飞水谷景区属于国家地质公园,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融合的典范。
为了用好这块“国”字招牌,菖蒲塘村积极引进凤凰旅发集团,充分发挥集团市场化融资渠道、投资理念、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优势,稳步推进飞水谷景区发展,完善飞水谷景区观光栈道和旅游停车场建设,不断丰富景区内容,积极引客入村。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以上,实现总收入80多万元。
三大文旅产业交织发展,合力赋能乡村振兴,菖蒲塘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湖南省省级民族乡村振兴试点村。
2013年,习在矮寨大桥视察时指出:“这里风景很秀美,发展旅游很不错!”10年来,牢记嘱托,我州深入挖掘大桥区域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让“流量”变“留量”,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一、用矮寨奇观旅游区党建研学执行负责人、州苗族鼓舞州级传承人彭英生的话来讲,矮寨大桥自建成后就自带“流量”。
2012年,开创世界建桥史上多项先河的矮寨大桥建成通车。国内外游客不远万里来此,只为一睹“云中天桥”的雄姿,拨开矮寨那极具神秘色彩的层层雾帘。而后,这里形成了以矮寨大桥为核心,包括“百年路桥奇观、千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风光”的“矮寨奇观旅游区”。2021年6月,包括矮寨大桥在内的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桥,成了顶流。
旅游区累计投入4.5亿元,建成悬崖栈道、天桥仙居、5.3万平方米停车场等项目和设施。实现景区绿色交通、慢行观光系统与高速、高铁、机场无缝衔接。低空飞行基地、幸福峡谷星空房车露营地等新业态引来游客打卡。
今年一至四月份,矮寨奇观旅游区共接待游客95.43万人次,旅游收入4998.45万元。
二、不仅核心景区成为游客心驰神往的“网红”打卡地,周边的村寨也乘着旅游春风,在险势中谋优势,将奇峰峭壁变景观,绘就了幸福生活新图景。
吉首市矮寨镇家庭村地形独特,四面皆是悬崖,曾经,这种“天险”叫村民苦不堪言。
“矮寨大桥通车前一年,家庭村在悬崖上开的公路通了。如今,奇特的地势却能给村里带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我们计划将整个村分为现代化休闲旅游区、传统村落风貌区、油茶产业区三大板块来打造,走乡村旅游道路。”家庭村村委委员、秘书石远传说,旅游区火起来后,峡谷边的家庭村也被游客“瞄上”,成为欣赏自然景观和体验苗族文化的好去处。
近年来,旅游区依托资源优势,带动家庭、坪朗、寨垅等村组建村集体经济旅游公司,聚集24项国家级、5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湘西苗绣、苗鼓展演等文化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德夯苗寨里欢歌阵阵,溪水边“忘不了”客栈厨房内,菜刀砧板咚咚碰撞,厨房小灶烟火升腾,今年41岁的石书艳正忙着翻炒苗家腊肉。
“旅游旺季一天招待七八桌客人是常事,今年‘五一’期间更是一房难求。”石书艳笑着说,在家门口就业,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近年来,旅游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养殖、苗绣、劳务、乡村游、山泉水六大产业,支持景区内外村民发展酒店住宿、餐饮、农家乐等产业300余家,带动3万余名群众增收,实现“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同时,为增加“留量”,旅游区还引导周边5个村寨成立人力资源公司,村民通过村集体人力资源公司到景区工作,景区88%的员工都是本土乡亲。
大开“山门”迎“春风”,矮寨奇观旅游区正绘就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梅花遍野,竹海环绕,特色土家族民居掩映其中;沿游步道穿过梅林,爬上小坡,一个高5.6米、直径4.8米的巨型土家背篓跃然出现眼前……这里是永顺县灵溪镇洞坎村陈家坡,也被游客形象称为“竹梅山寨”。
距永顺县城约19公里的陈家坡,曾经是深度贫困村。2017年以来,村民陈健带领群众种花养草,改厨改厕,美化乡村,并种植数千株梅花将村庄装扮得分外美丽。陈家坡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竹梅山寨”的品牌越来越响亮。
2017年,外出创业多年的陈健回到家乡,看到陈家坡田土荒废、房屋歪斜,坪场上杂草丛生,村里仅剩下留守老人和小孩,他毅然决定返乡建设家园。
陈健说服了妻子宿金花,一起投入资金规划在陈家坡建设“竹梅山寨”。他们建设家乡的热忱和真诚感染了村民,流转土地,义务劳动,铲除杂草,清理垃圾,筹资修路,陈家坡家家户户投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能人带头,村民齐心,随着特色民居改造和旅游公厕、游步道、生态停车场、美化绿化亮化等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村里旅游服务功能逐步完善,环境一天天美了起来。
2019年3月,陈家坡竹梅山寨开园迎客,100余亩1700余株红、白、粉梅花还未完全落幕,李花、桃花又竞相绽放,蜿蜒的青石板游步道把10余栋吊脚楼串联起来,形成“竹在林中生,梅在竹中留;鸟在梅间鸣,人在画中游”的生动景象,吸引众多游客来游玩。
2022年1月,陈家坡迎来瑞雪,山寨内外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屋檐下,大红灯笼和对联显得格外喜庆,陈家坡合作社年会暨股东分红大会举行。
村民陈超常年在外务工,回家过年领到了分红的大红包后,第一时间自拍发微信朋友圈晒起了幸福。
为了管理和经营好“竹梅山寨”,村民们先后注册成立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和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9户村民一户一股,户户平等,村民不仅可以在村里从事旅游相关服务工作、经营小吃摊点,还有分红收入,共享发展成果。
陈健带头示范,自筹资金与村民共同修建停车场、民宿、山顶广场等,新增高空滑索、空中自行车、彩虹滑道等游乐设施。最抢眼的是由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竹编技艺传承人胡廷贤精心编织的高5.6米、最大直径4.8米的“土家背篓王”,这个湘西州最大的竹编背篓,不仅成为陈家坡特色标志,更成为游客必到的打卡之处。
寨子的人气越来越旺,回归的村民也越来越多。花草护理员、保洁员、安全员、售票员等工作岗位吸纳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农家乐、美食摊等自主创业的村民喜笑颜开,农家乐里喂养的鸡鸭、栽种的蔬菜摆上了游客餐桌,路边小店油锅里的“油粑粑”香气四溢,吸引游人品尝。
“村里成了花的海洋、游客的乐园,车辆经常排长龙,队伍延伸到村子外,越来越多的村民也都回来了。”几乎全程参与了陈家坡所有娱乐项目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村民陈寒感叹这几年村庄的巨大变化,难掩激动之情。
开门迎客至今,陈家坡已累计接待游客360余万人,经营收入600多万元,以花为媒的“赏花经济”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陈家坡也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
场坪村猕猴桃基地,建有水果采摘、稻花鱼捕捞、“跑地鸡”捕捉等农旅体验项目供游客选择。
饱满的猕猴桃喜迎丰收,沉甸甸的稻谷压弯枝头,紫色的葡萄闪耀光芒,盛放的玫瑰娇艳欲滴……这里是永顺县高坪乡场坪村,村民们把产业、风景和美好生活全部画成墙绘,形成村庄里的独特风景。
近年来,场坪村立足“多彩”主题,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村庄,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文明村镇。
行走在场坪村的乡间小道,房前屋后的玫瑰娇艳动人,村舍沿途格桑花、凤尾鸡冠、波斯菊、美人蕉等花卉争奇斗艳、风情万种,斑斓的墙绘灵动鲜活,吸引游人拍照打卡。
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电商服务网点,600余名合作社社员,7000余亩猕猴桃,黄桃、葡萄等时鲜水果820亩,稻花鱼200亩,观赏花卉80多亩……这是一份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耀眼成绩单。
近年来,场坪村立足“多彩”主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进村集体经济建设,采取“支部+商会+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了以猕猴桃为主,优质稻、红提葡萄、油茶、花卉多种产业齐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该村积极谋划村集体经济项目,每年吸纳1000余人次村民就地务工;充分利用猕猴桃、时鲜水果等产业发展林下经济,使农林牧各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产业收入35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超1.5万元。
场坪村利用自然优势打造休闲农业,农家乐、游乐园、乡村民宿等成为游客的好去处。
便利的交通、宜居的环境、突出的产业优势,为场坪村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2016年,由产业大户向廷明牵头,40多户村民共同出资200余万元,修建后溶生态农庄,发展乡村旅游,开发集花卉观赏、水上游船、休闲垂钓、土家特色餐饮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
今年68岁的向庭凤长期在后溶生态农庄务工,每月工资收入1800元,年底还有分红。游客多的时候,向庭凤不仅负责安保,还要兼职售票员和划船工。今年春节,向庭凤家的民宿开业。“‘五一’期间,7间民宿全部住满,上周还有游客在我家一住就是一星期。”村里旅游发展给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向庭凤笑开了花。
生态产业园、农业采摘园、休闲观光园三位一体推动场坪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22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收入150余万元,带动了像向庭凤这样的29名村民就业增收。
“除了务工收入,不少村民还以资金、土地入股,大家都干劲满满。”作为农庄负责人,向廷明对未来发展思路清晰,“要继续完善观光游步道、修建乡村民宿、丰富游玩项目、引进特色产品,让‘多彩’的场坪越来越美。”
花卉争奇斗艳,果实挂满枝头,场坪村立足优势走出一条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子。
围绕“美丽场坪、多彩后溶”主题,场坪村开展“四治三种一创”活动,定时定点收集生活垃圾,集中整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普及推广卫生厕所,维护改善村容村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为遏制和破除陈规陋习,该村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引导规范操办红白喜事,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先进模范带动,并将德高望重、带动能力强的乡贤纳入村民议事会成员,引导弘扬新时代新风尚。
在乡村旅游发展核心的后溶组,村民还自发组织,对通组入户道路及房前屋后环境进行大整治,以村里主要产业为创作元素,创作精彩的墙绘作品,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不少游客来拍照打卡。
八面山景区呈现出了“建得快、投资轻、业态新”的特点,完成里耶镇至八面山公路路面拓宽硬化18公里,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星空帐篷酒店、云上小舍、房车营地、57公里的环崖休闲步道。
这是龙山县八面山上一套面积150平方米的安置房的年租金变化,几乎是一年翻一番。往深里想,这可还是疫情期间。
到了2023年,这批安置房的出租已经没有统一市场价。“五一”前,安置户彭南凯将一楼租给商家做小龙虾生意,年租金达到了3.5万元。
想进驻的商户多,房子少,价格也就越抬越高。高有高的理由:今年“五一”节假期间,由安置房改成的“八面山居”民宿提前半个月就被预订一空。
八面山的风景美是公认的,民宿也火得理所当然。这里为典型高山草甸台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山上地势平缓,呈丘陵地貌,绿草如茵,一望无际,拥有5万亩天然草场,是亚洲最大的“桌山”,被誉为“中国南方空中草原”,沈从文先生称其为“别一个国度”。由于平均海拔达到了1200余米,这里的夏季格外清凉。
但因交通不便、设施不足等各种原因,过去,风景好看不好“卖”,山上的自生桥村、云顶村、真仙村、天堂村,均为深度贫困村,即使在五六月这样适合出游的时间里,山上冷清得只有原住民和他们养的牛羊。
龙山县八面山景区为典型高山草甸台地,拥有5万亩天然草场,是亚洲最大的“桌山”,被誉为“南方呼伦贝尔”。
2020年,八面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打响“南方空中草原”品牌,做生态文章,做清凉文章,大力发展八面山休闲度假游。
景区一期完成投入1.2亿元,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村居民房、乡风民情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让沉寂多年的大山,得以蝶变 ,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具有无限震撼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健康之美的高山休闲度假胜地呼之欲出。
旅游带来了全新的就业模式。景区公司120多名员工,95%为本地居民。更多的村民则通过开办民宿、农家乐、小卖部,也吃上了旅游饭。并且,返乡创业的村民也逐渐增多,“空心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现象日渐消失。人回来了,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打溜子、咚咚喹等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本土歌舞,现在也经常展示在广大游客面前,展示着八面山独特的人文风情。
景区的火爆还带动当地传统的畜牧养殖业、种植业。这里涌现出“八面山烤全羊”“八面山仙猪”“八面山萝卜”等一大批叫得响、过得硬的地方性品牌,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和效益。以前卖不出去的土货,如今都变成了非常抢手的产品。
真仙村村民彭素屏是八面山公司的元老级员工。2018年,八面山的安置房建成时,有资格选房的她却放弃了。她说:“当时很多人和我一样,只想搬离八面山。”2019年,她住进了山脚下的安置区,2020年以来却一直在山上工作,现在,她是“星云居”民宿领班,每月到手工资接近4000元。
自生桥村村民唐建华是八面山安置房三区4号的住户。景区正式运营后,他的妻子彭春丽就到景区上班;去年7月,他也决定不再到外面打工,而是进入景区上班。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成长为公司环境维修部的一名管理人员,工资不低,而且跟老人住在一起,日子也过得美滋滋的。
独特的高山草原风貌、厚重的土家族文化和独特的旅游资源,让八面山的休闲观光游越来越红火。这里先后成功举办了湖南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第三届音乐帐篷节、巅峰湖南·六大名山(八面山站)登山赛等系列活动,全面引客入景。2022年8月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59.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74.57万元,成为游客首选“网红打卡地”和新的“旅游目的地”。
惹巴拉景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产业,有效带动景区村寨发展,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
“我们景区的文艺晚会,好多村民想参演摆手舞,还得‘走后门’嘞!”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山县惹巴拉景区负责人刘春红笑着介绍。
惹巴拉景区位于龙山县苗儿滩镇东北部,范围覆盖捞车村、黎明村、六合村、树比村等传统村落,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风景优美秀丽的土家族聚居古村寨片区。这里传承着土家织锦、打溜子、摆手舞、毛古斯、梯玛歌、土家族民歌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非遗项目。现在,村民在景区展示摆手舞还可以赚钱,抢着来就不奇怪了。
惹巴拉景区公司租下村民闲置的房屋开发高端民宿六合乡居,聘请村民作为民宿“管家”,让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在照顾老人孩子的同时实现在家务工、稳定增收。
进入景区大门,土家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首先看到几座哨兵塔,这是2019年拍摄电视剧《血盟千年》时建造的,极具民族特色,游客能上去亲身体验哨兵驻守城寨的感觉。
来到风雨桥,这里三山套着三河、三河绕着三寨,一桥连通了三个区域。这座风雨桥长288.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土家族风雨桥。惹巴拉人以土家织锦装饰桥梁,游客走在这廊亭中就能欣赏到土家族人织锦的手艺。仔细看,梁上还刻有精美雕花,展示着土家族人织锦、忙耕、磨粮等生活常态,种种图案皆是土家族传统文化建筑与现代旅游建设完美的结合。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近年来,景区又打造了惹巴拉宫、古寨凉亭桥、龙亭、游客服务中心、惹巴拉景区吊脚楼、农耕文化体验园、影视基地等充满民族风情的景点,让这里的土家文化气息越来越浓。
依托民族文化,结合自然风光资源优势,惹巴拉景区乘上研学旅游蓬勃发展的东风,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产业,有效带动景区村寨的发展。目前,景区每日可接待游客4000人,瞬时可接待游客400人,在节庆的时候,涌过来的游客有时还超过了接待量。
旅游的兴起,改变了这些土家山寨的面貌,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创业,实现了家门口致富。
“以前虽然也有石板路,有时踩了这头,另一头就翘起来了,遇上下雨天还会让你溅上一身水呢!”捞车村支书向福孝介绍,“现在旅游发展起来了,生活环境也变好了,回村的人也变多了,回来利用自家的房子开开民宿,做做小生意,比在外头过日子还舒服呢!”向福孝自己就利用家里的房子做了民宿,自己装修打扮,保留土家民俗气息,同时完善了一些现代设施,目前有8间房子能够对外出租,一楼做成了一个小卖部,平日里由自己的父母打理,售卖些小物品,既能让游客体验到土家族的日常生活,又能为游客的居住提供生活便利,也丰富了家里的经济收入渠道。
惹巴拉景区现已拥有民宿46家,其中36家民宿与龙山县旅游投资公司景区签订了合约。村民既可以自己招揽游客,又可以接待由公司分配的旅游团。
刚刚20岁出头的彭颖是景区的一名讲解员,她穿着土家族传统服饰,凭借着自身对惹巴拉的乡情感悟,面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讲述着惹巴拉的故事。彭颖说,留在家门口工作主要是对家乡有感情,舍不得离开这里,同时自己也想为家乡的旅游发展贡献一些力量。当记者问及收入的时候,她也大方的说道:“目前我的工作收入也还算可观呢!”像她一样的年轻讲解员,整个惹巴拉景区还有7位。
惹巴拉作为湘西最具有特色的文旅景区之一,将村寨最原生态的乡土韵味、传统民俗和非遗技艺与旅游开发相融合,让乡村拥有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一间间民宿、一家家农家乐,让无数当地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惹巴拉的文旅发展也将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
墨戎苗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建成苗族博物馆、苗家婚礼房等,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乡——墨戎苗寨。”5月23日,古丈县默戎镇墨戎苗寨游人如织,讲解员施春花热情地向游客介绍。
茶乡古丈,是湖南省人口最少、县城最小的县,全县有25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古丈县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通过规划引领、保护开发、活化利用等措施,全力探索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古丈模式”,持续优化乡村“肌理”、延续乡村“意蕴”,为乡村振兴赋能聚力。
该县把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与“十四五”、国土空间、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等系列规划有机对接、充分融合,科学编制了《古丈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实行集中连片打造;逐一编制25个传统村落的发展规划,并将其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集中连片村落的发展方向和主线;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档案和文旅项目建设清单,通过修复建设和文化传承,积极完善村落发展蓝图、布局文旅业态、重塑美丽乡村形象、打造传统村落名片,构筑起传统与现代的文旅桥梁,焕发传统村落的生机与活力。
多管其下,多方努力,以苗族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墨戎苗寨、夯吾苗寨和中寨村,以土家文化为特色的坐龙峡村、红石林村、坐苦坝村,走出一条连片保护利用传统村落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让小小的古丈县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作为墨戎苗寨景区讲解员,在家门口就业的施春花每年收入近15万元。她的丈夫也在景区工作,跟着苗族银饰锻造技术非遗传承人一起制作银饰手工艺品,每月收入近万元。“这比我们早些年在外打工收入还高,又能在家照顾老人小孩,感觉很满足、很幸福。”施春花说。
按照“恢复原状、保护现状”的原则,古丈县深挖细掘村寨历史文化,坚持“依山建、简构造、精细部、亲山水”的建筑格局,加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物的修缮、民居新建的指导,还原传统村落的古朴风貌。同时,注重保护性开发利用,在传统村落内合理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生产经营活动,积极推动传统村落实现振兴发展和文化复兴。
墨戎苗寨依托旅游公司租用村民的闲置房屋打造“情景”,让村民以旅游公司员工身份在“自己家里”上班,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联结。牛角山村开发建设夯吾、戎吾两个苗寨旅游景区,实行旅游绿色股份“月月红”,村民获得12个方面的增收,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全村年总产值和营业销售额实现双过亿元,固定岗位就业达1300余人。
43岁的杨敬莲是湖南省级苗族鼓舞非遗传承人,七八岁就开始打苗鼓,如今是墨戎苗寨景区演艺部负责人,不仅在景区打鼓表演,还收了很多徒弟。“以前打鼓只能是爱好,如今打鼓就能赚钱养家。”她曾在外务工多年,直到家乡发展乡村旅游才返乡,在家门口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职业。
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的大舞台,让许多像杨敬莲一样的传统文化技艺传承者与爱好者,把热爱与擅长变成了职业。
古丈县围绕传统村落活化和文旅发展,以苗族文化为主线、非遗项目为载体、设施场景为呈现、民俗活动为业态,打造集苗族文化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展示、体验及游、娱、吃、购于一体的消费场景,让独具苗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成为最美的旅游场景。
墨戎苗寨将苗族文化非遗项目打造成经营项目,建成苗族博物馆、苗家婚礼房、巫傩堂、苗银手工坊、农家茶屋等,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夯吾苗寨通过高薪录用、资金鼓励等方式,把具有苗族技艺传承资质和会唱苗歌、打苗鼓、制作苗银等技艺的民间技艺人才留在苗寨、留在景区,截至目前已成功吸引80余位非遗技艺传承人,为景区留住一脉乡愁。
中寨村引进旅游公司,全村128户以现金形式入股分红,开发溶洞地质科普研学游、鬼溪峡谷探秘、苗族特色民宿、休闲采摘游等旅游产品,发展研学、亲子主题特色旅游,2021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20余万元,1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我是最早入股的村民,又全程参与了村里的建设与发展。”2019年,龙贵明放弃经营多年的生意返乡参与中寨村旅游开发,如今是湖南鬼溪秘境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从不后悔这个选择,因为我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2年,马王溪村生产总值达1.8亿元,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年收入40万元以上的有180余户,占比40.9%,村民住上小洋楼的达90%以上。团结报 张 谨 摄
这是马王溪村,一座三面环山的贫瘠村庄,一个濒临倒闭的陶瓷工厂,一群背井离乡的打工之人。
这也是马王溪村,生产总值达1.8亿元,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年收入40万元以上的有180余户,占比40.9%,村民住上小洋楼的达90%以上。
从贫困落后到经济繁荣,泸溪县马王溪村通过破解三个密码,成为工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范本。
马王溪村建成千亩果木观光园、千亩椪柑精品园、百亩育苗培育基地、百亩鲜花基地,打造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生态观光综合体。 团结报 张谨 摄
因为从经济基础而言,马王溪村同湘西州乃至中国大多数贫困村庄一样,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色。
2016年以前,马王溪村产业主要以水稻、小麦、烤烟种植为主,由于地少人多,1200多名青壮年劳动力无处安放,不得不背井离乡,打工足迹远至广东、浙江等地,是一个出了名的“打工村”。
在这样的条件下,马王溪村却在短短数年间奇迹般崛起,原因为何?该村破解的第一个振兴密码——敏锐地洞察出鑫隆紫砂陶瓷厂的资源价值。
马王溪鑫隆紫砂陶瓷厂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生产陶瓷瓶、紫砂瓶产品为主的村办企业。当时只有50人就业,全年生产总值不足300万元,仅有两个车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基本上是打打停停、濒临破产的状态。
从资源价值层面,这个濒临破产的陶瓷厂,却具备另一种价值基础——陶瓷产业的意识、技术、设备、场地、渠道、人才等能力要素。要做的,是如何通过外部赋能,升级这些能力,放大能力的价值。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力、整合力、执行力操作,湘西州唯一在主板上市的企业——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酒鬼酒公司)闪亮登场。
2015年,酒鬼酒公司落实“万企帮万村”要求,对马王溪村鑫隆紫砂陶瓷厂进行帮扶。
通过酒鬼酒公司的管理赋能、技术赋能、硬件赋能、市场赋能,马王溪找准了破局支点,产业局势变化立竿见影,陶瓷厂迅速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目前,鑫隆陶瓷厂年产值近6000万元,解决本地村民就近就业260人,普通工人、技术工月薪分别达4000元和8000元以上,通过工旅融合发展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村民的创收真正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出门不出村”。
陶瓷厂的成功,激活了马王溪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驱力、向心力和生产力,村民心中“无限可能性”在熊熊燃烧,经济发展的“战斗模式”再次开启。短短几年间,连片的荒山荒地上,长出了千亩果木观光园、千亩椪柑精品园、百亩育苗培育基地、百亩鲜花基地,构建了马王溪村经济发展的第二引擎。
马王溪村开发“鱼菜共生”农旅主题,把养鱼废水与蔬菜种植结合起来,打造绿色无化肥无农药的生态链。图为生长在养鱼废水中的生态黄瓜。 团结报 张 谨 摄
发展的步伐仍需快马加鞭。在工业和农业产业基础上,马王溪村破解出第二个振兴密码——通过文旅赋能,挖掘出新的产业价值。
从顶层设计层面,融合了产业。该村编制了《马王溪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构建以陶瓷景观文化街为主轴,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园、陶瓷加工工业园、生态休闲观光园的“一街三园”旅游发展格局。
从主题要素层面,融合了产品。该村开发了“鱼菜共生”农旅主题、红色抗战主题、陶瓷文化主题等研学路线,以“赏花经济”为特色,打造嗨起乐园、花海民宿、果园采摘、七彩滑草、步步惊心桥等20余项乡村旅游业态,实现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处处是景”,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生态观光综合体。
从精神产品层面,融合了文化。该村通过挖掘马王溪农耕文化根脉、修葺村落民宅风貌,主动融入农耕文化基因,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提档升级,并组建富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腰鼓队、舞龙队等群众文艺表演队,定期举办本土民间文化活动,丰富了旅游产品结构。
从游客引导层面,融合了流量。该村通过加强与张家界、怀化、常德和凤凰等周边客源市场合作交流,积极引客入村。2017年马王溪村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2020年荣获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单日最大游客量超万人,直接经济收入3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稳定增收。
马王溪村通过文旅融合赋能,全面提升工业、农业产业的附加值,让工、农产业集观赏性、趣味性、体验性为一体,促进工农旅收益互补,绘就了一张工农旅融合赋能的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
马王溪村打造集生产参观、研学旅行、陶艺体验、陶瓷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工旅示范基地,充分展示马王溪陶瓷多元化和品牌化故事。 胡承鼎 摄
迅速崛起的马王溪村,第三个发展密码浮出水面——通过建构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激活生产力。
乡村振兴是路径,共同富裕是目的。马王溪村在产业发展理念上,紧扣“共同”关键词,坚持“支部带大户、大户带农户”的理念,让全村90%以上村民共同参与到产业融合发展之中,实现从“人人等发展”到“人人要发展”的转变。
从产业方面,突出共富。该村通过成立马王溪七彩旅游公司,把85%以上的村民纳入股东范围,实行“大户担风险,小户享利益”,大户入股金不能超过20万元,两股以下不承担风险,保证想入股的村民都能够吃上“旅游饭”的同时又避免大资本的垄断。
从人才方面,突出共帮。该村实施人才强村行动,每年召开两次乡贤座谈会,着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除了提供优厚的经济待遇之外,还及时帮助解决各类“疑难杂症”,让乡贤能人留得安心、干得有信心。
从合作方面,突出共赢。该村坚持抱团发展,汇聚振兴合力,与都岐村联合开发建设生态样板河流和漂流项目;与毛茂田村联合推进生物节能项目建设,种植集中连片高粱基地,打造酒鬼酒原料生产基地,实现高粱秸秆生产天然气供给陶瓷厂生产,生产有机肥供给有机果蔬种植;与新堡村合作挖掘代朝山晨钟暮鼓文化底蕴,一步步延伸产业链条,凝聚人心、做大蛋糕,让更多村民共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