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关于城管的各种新闻特别多,大家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消息。
我记得在三月份的时候,有一则消息,讲的是城管购置的常服,一套四季的常服,价格高的让人无法想象,当时闹出了不小的风波,整的是满城风雨,沸沸扬扬。
类似这样的事情经常上隔三差五就会发生,我们这些网友也很好奇,这些采购价究竟是怎么来的,竟然能这么超出大家的常识。
据赔偿明细单显示,被撞坏的10米护栏需赔偿15601元,这一数字被网友普遍认为离谱。撞坏护栏当事人表示,在协商后,赔偿金额降低为9000元。
然而,反过来说话的护栏维护公司却表示,他们原本报价15600元,协商后给予优惠到9000元,但被撞车主只能付出4000元,并留下一张欠条。
他们声称维护公司是第三方,弄错了价格,实际评审价格应为每米500至600元,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此事。
这样显得漫不经心的回复在网上立即引发轩然大波,许多网友表示无法理解,这背后难道没有猫腻吗?
他们的价格竟然能弄错,这到底是失误还是故意?如果不是互联网上的争议,他们会以这么快的速度回复吗?
但是,对于车主来说,这个价格还是有点难以接受。于是,经过“激烈的”协商,维护公司便拉下了价码,给了个“优惠价”9000元。
一米的护栏在市场上是多么平价、亲民,居然敢在城管局使用的时候翻了个倍价。
在市场上,护栏的价格表面上看是相当明确的,然而一旦到了城管局使用的时候,价格竟然高出市场价许多倍。这背后是否存在着猫腻?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这些问题令很多人好奇。
这件事的争议不仅仅在于护栏赔偿金额的“灵活价格”,更关键的是城管局对于问题的回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