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上海城市雕塑中的全球化剪影——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景观分析[J].农家参谋,2017(20):263+270.

  中国城市的全球化进程,大多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然而上海因为其特 殊的历史背景,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全球化道路。上海的近代化进程, 起步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亚洲最有魅力的大 都市之一。

  翻开上海的历史,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西方国家紧密相关: 英商成立了第一家煤气公司与自来水公司;英租界设立了第一家图书馆; 法国天主教会成立了上海最早的教会小学;英国传教士创办了上海首家西 医医院。不可否认这些事件带有浓重的殖民主义色彩,但是它们对于上海 的影响十分深远。在几十年的租借时期,上海成为了远东第一大都市,并 形成了兼收并蓄,中西结合的海派文化。风雨数十载,上海几经萧条,但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上海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吸引外资, 最终重现辉煌。

  因此,笔者看来,上海与全球化更有渊源,“包容”“开放”“多 元”这几个关键词,已经成为了上海的名片。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商机,也 引入了异国文化。异域风情如同规划师,渐渐地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外貌。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体现,浓缩了海派文化,烙上了全球化的印记。

  翻开中国的传统艺术史,走进传统宫殿建筑、寺庙建筑、陵园建筑, 不难看出雕塑艺术在古代中国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上海近代以前存 在着诸多石雕、砖雕作品,技艺精湛,主题鲜明,堪称佳作。然而在中国 传统社会,雕塑往往被统治阶级定义为了权力的象征,远离了老百姓的生 活。而在西方的希腊罗马等国,雕塑早早的走入了城市的公共空间,走入 了普通人的生活 [1]。城市雕塑,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主 要指的是“室外雕塑”,也称为“户外雕塑”、“景观雕塑”或“公众艺术”。 它被很多学者誉为了“城市的眼睛”,是一个城市气质、城市性格和城市 文化精神的浓缩体现。同时,它也是城市环境和空间的构成部分,是城市 文化的形式表征,也是城市生命和生活体验的艺术表达和展示。很多世界 上著名的城市都有其代表性的城市雕塑,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比利 时布鲁塞尔的撒尿小孩、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像等。这些雕塑已经成为 了城市乃至国家的符号,是观光游客的必去之地。上海作为中国当代最具 现代性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升。这个城市的市民与 管理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城市雕塑对于现代城市的重要意义,早在2004 年,有关部门便出台了《上海城市雕塑整体规划》。经过了多年发展,上 海的城市雕塑已经初具规模,带有了全球化的特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海 派风格。徐家汇公园的雕塑“希望之泉”在上海可谓是家喻户晓,被誉为 上海十大城市雕塑之一。2006年,在中法举办文化交流年之际,马赛市 市长将这座雕塑送给了上海人民。这是法国马赛著名城市建筑的复制品, 原件“希望之泉”,位于马赛建城2600年纪念公园广场上。“希望之泉” 高 8 米,基座宽 6 米,不锈钢材质的主页内镶嵌着一棵高大茂盛的树,重 达 11 吨,采用了激光一次切割成功和机械成形的加工工艺。整个雕塑的 灵感来源于一本翻开的历史书,寓意上海与马赛,都是历史悠久,繁荣至今的城市。将他国赠送的雕塑作为城市标志雕塑安置于市中心,充分显示 了上海市民的包容性,上海以友好、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展示了自己 的风范 [2]。在上海的其他地方,还安置了很多由外国友人赠送或从国外购 买的雕塑。笔者认为,这是全球化在改变上海城市景观上的一个比较直接 的体现。然而,全球化浪潮也影响了许多本土的艺术家。他们的雕塑作品 中,有很多都体现了现代性特点、西方精神与全球化文化的因素。

  上海本地著名的雕塑家唐世储先生应爱因斯坦的故乡乌尔姆市的提 议,创作了大型人物雕塑“爱因斯坦像”。这个作品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 落成时,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特地前来为这座雕像揭幕。历史上,爱因斯坦 与上海颇有渊源,爱因斯坦曾两次经过上海,并为上海的学术界做了报告, 当爱因斯坦第二次经过上海的时候,他得到了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

  中国本土的雕塑家以西方人物为灵感创作了作品,增进了中西的交流。在 这个事例中,西方文化为中国城市雕塑提供了灵感与素材。《打电话的少 女》,是深受上海人民喜爱的又一标志性城市雕塑,它于 1996 年由艺术 家何勇创作,被安置于淮海中路。这位少女面容姣好、身材修长、衣着时尚,短裙轻轻飘扬。如此清纯靓丽的形象使得当时的市民眼前一亮,的确, 中国人民曾经有几十年都处于“黑蓝灰”的一致里,这个雕塑的大受欢迎, 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改革开放后,上海作为重要的发展 地区,在各个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上海人对外来的文化的兼收并蓄, 体现在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上海人喜欢吃西餐、喝咖啡,上海的年轻 人喜欢看日本动漫、看韩剧、看美剧,上海人的穿衣风格时髦、前卫、注 重品牌与质感,深受发达国家时尚的影响。在《打电话的少女》这一作品 中,展示了上海人民的时尚感,这在九十年代中期在其他城市是少见的。 由此可见,外来文化也影响了上海城市雕塑的形式与风格。 全球化的确为本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与机遇,但不可否认,在 海城市景观的规划中,如果不能理性对待外来文化,我们会迷失自我,得不偿失。

  近年来,上海的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艺术家的雕塑作品, 其中鱼龙混杂,质量有高有低。很多机关和有关部门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 “偏见”,即认为西方的雕塑更现代、更具美感、更有价值。他们不惜花 重金购买外国的雕塑,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浪费”“攀比”“炫耀” 的风气。如近些年来,有不少的房地产商都热衷于购买著名雕塑来提升自己的品味,其中购买最多的便是《大卫》与《思想者》。这种行为也许是 具有商业价值的,但是这些复制品的泛滥使得雕塑丧失了它们的美学价值。 另一方面,西方的雕塑就一定是有品味的吗,我们不得而知。这种现象很 可能会对艺术家、收藏家乃止普通的市民一种误导,即“外国的月亮更加 圆”,使得具有中国元素、中国特色的雕塑形式失去了市场。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霸权”“文化主权”“文 化安全”这几个概念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当一国比其他国家拥有更高 的竞争力时,通常表现为经济实力的优势,以一种不平等的态度,按照自 己的标准,强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

  在主权国家间,文化霸权主义可能 会以一种更加隐晦的方式进行推行,但是依然危害巨大。很多发达国家重 视本国的文化产业,生产许多文化产品出售给发展中国家,如美国的好莱 坞大片与日本的动漫。很多学者认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渗透与文化输出,在潜移默化中使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对强国的价值观念与文化产生 强烈的认同,最终会逐步丧失文化主权甚至是国家主权。“文化主权”是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自主权利之一,具有至高性、尊严性、自主性、继承性、 发展性这几个特点。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文化安全是指国家对各个文化主 体生存权利的保护。

  当外来文化强势涌入,本土文化如果无法自我保护, 就会逐渐萎缩、甚至消亡。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是无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 林的,这样一来,整个国家的安全就岌岌可危了。在上海城市雕塑的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外来西方文化对我们的重大影响。很多艺术家与欣 赏者盲目的追逐西方雕塑艺术,而忽视了我们中国艺术的特色,这其实是 一种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虽然现代雕塑艺术起源于西方,也许西方的确更多的大师、更多的优秀作品,但是中国的艺术家们应该秉持“取其 精华、取其糟粕、为我所用、融会贯通”的态度,在全球化的激流中保持 住自己的特色。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简要梳理了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特 点,以及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隐患。除了城市雕塑,也有其他许 多艺术形式、城市景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上海,在发展中迈着巨人般的 脚步,在前进中也应该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得与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