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江南,底蕴深厚,人杰地灵。151年来,一代代仁人志士、科技先贤在这片热土上施展着科技救国、实业报国的理想,创造了百余个“中国第一”,也诞生了徐寿、华衡芳等为代表的一批近代科学先驱。2016年10月10日上午,一组以《对话》为主题的雕塑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厂区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落成仪式。这是江南造船搬迁长兴岛以来首次创意制作的大型雕塑作品,寄托了江南人对科技先贤的敬仰和纪念。

  这是一组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先驱、科学家徐寿,清末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华蘅芳,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第一个引进人才、英国新教传教士傅兰雅三人为原型创作的艺术作品。它坐落在徐寿路旁绿树成荫的江南林中,与即将落成的江南研究院遥相呼应,形成了江南研究院、《对话》雕塑、徐寿路三位一体、江南厂区一道靓丽的地标性人文景观。

  江南造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博大深厚,进行大型文化作品的创意,提炼创作主题成为关键。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院、杭州市油画雕塑院院长孙彦鸿教授说:“接到江南造船的设计任务时,异常兴奋又倍感压力,一是江南造船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博大令人振奋;二是如何凝练深刻地展现又令人寝食难安。”项目启动后,江南造船项目组成员与杭州油雕院的专业制作团队经多次研讨,数次听取江南老领导、上海造船工程学会老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将创作素材进行系统整理,逐一筛选,归纳提炼,从江南众多文化亮点中提炼出翻译馆及其奠基人徐寿、华蘅芳、傅兰雅作为重点表现内容,并升华为艺术化创作。在艺术表现上,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以凝重内敛又生动真实的形式再现了中国近代科学家专注科学专业的形象,体现了厚重的江南文化。

  徐寿,字生元,号雪村,江苏无锡人,清末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他“少好攻金之事,手持器械之多”,由博览群书转而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因其出众的才识,1966年,由李鸿章和曾国藩派至上海襄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他提出了译书、采煤炼铁、自造枪炮、操练轮船水师等办好制造局的建议。他认为,译书不仅能让人学习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能让人探求到科学真谛、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固将译书放在首位。

  1866年底,时任两江总督并兼任江南制造局督办的曾国藩以“制造轮船,实为救时要策”为宗旨主推造船。派徐寿、华蘅芳主持兵轮的建造。1868年,中国第一艘机器动力兵船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诞生。这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轮船。曾国藩参加了9月15日的首航,并为之命名为“恬吉”号,后改为“惠吉”号。兵轮从高昌庙下水试航,轰动上海。因系“沪上原有轮船数只皆系买之西人,兹此船乃本国始初自造也”。

  他们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翻译馆时期,他们合作翻译大量西方科技书籍、专门翻译了西方化学、蒸汽轮机等多方面的书籍。尤其是翻译了《化学鉴源》并对63个化学元素进行了中文命名,先后译书160部,翻译出版科技著作13部。其中,西方近代化学著作6部63卷。所译自然科学著作的数量和质量在晚清出版界独占鳌头。翻译馆是近代中国西方科技的桥头堡,为中国科技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创办《格致汇编》期刊,设立新式学校,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普及和应用,尤其在船舶、枪炮、火药以及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领域有诸多发明和科研应用成果,对近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近代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19世纪90年代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以及中国民族工业的先行者。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的设立在西学东渐史上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我读《对话》,读出了科技先驱“潜心竭学,独开风气之先”的开拓精神与“爱国奉献、求是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的世代传承;读出了江南精神与创新、协调、绿色、环保、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及“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总体要求的息息相通;读出了江南人承载着引领未来、科技创新重任的担当。

  我读《对话》,更读出了,无论是“开中国制造之先河”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还是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江南造船;无论是150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启蒙地、发源地翻译馆还是现今集研发、设计为一体的江南研究院,都是立足每个时代的前沿,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此时,江南人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高端产品品牌,在建设成为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引领世界海洋装备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