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职业艺术大学是新批复的本科高校,位于景德镇北部靠近昌江的区域。这里现状是大片山林,上位规划确定整体校园建设将尽最大可能保留山体,利用有限的平坦区域集中布置建筑。

  工学综合组团位于校园最北部,总面积约14.8公顷。组团内建设有宿舍楼、教学楼及教师公寓,总建筑面积达到19.8万平米。场地范围内包含两座废弃茶山,东邻松山,自然环境优越。

  设计范围内平坦用地不足5.5公顷,仅占设计范围37%,且都被建筑物占据。校园室外运动、休闲空间严重不足,设计需充分利用一切可能性,尽量多布置室外场地,满足学生使用需求。

  设计范围为学校一期用地最低洼的区域,东侧现状谷地作为排涝通道,承载校园涝水外排功能。同时因昌江无防洪措施,每年雨季,场地最北侧的三角平地有较高频率被淹没。为保证安全,建筑采用底层架空设计形式,所有功能用房设置在五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在总体规划和建筑布局确定的基础上,景观设计师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和富有挑战。在与建筑师及水利、市政工程师密切沟通中,设计师对场地进行充分分析,变不利为有利,形成安全、韧性并富有活力、面向未来的校园景观设计。

  对整体区域进行雨洪计算与分析,结合屋顶绿化、排水草沟、雨水花园、蓄水池等设施,建构雨洪网络系统,形成安全、韧性的排水体系。

  两条谷地:湿地艺术谷及律动谷,作为主要的排水通道,成为整个校园最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开放空间。

  湿地艺术谷:宿舍楼下架空的带状空间,是整个校园最下游的排涝通道。其原有设计为硬质排涝渠,经过景观设计师协调,排涝渠改为自然旱溪形式,打造成兼顾游憩功能和景观效果的湿地艺术谷。自然在建筑下方的地面延伸,四季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

  湿地谷设计注重建设材料和植物材料的选择,自南向北通过沉沙景观水池、旱溪、汀步和石板桥、活动平台、蓄水池等一系列设计,形成丰富、自然,富有生机的自然教育和休闲活动场地。在汛期,空间将交还给自然,学生们在这个特殊时期可以充分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律动谷:两座茶山之间的律动谷沿路布置多种运动场,尽端地势最低的洪水淹没区打造一处兼顾雨、旱季景观效果的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构筑物设计与雨洪安全预警相结合:安装智能感应装置,灯具可随不同水位变化亮起不同颜色的警示灯光。

  淹没区内的建筑架空空间设计也与雨洪安全预警结合,成为校园数字管理平台的重要内容:建筑结构柱被刷涂不同色彩和标高刻度,当有安全威胁时,监控系统将水位数据反馈至校园数字管理平台,及时提醒使用者。

  设计巧妙的将自然与大体量的人工建筑融合在一起,让校园生活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谷地:保留律动谷原有两侧的香樟,形成饱含原有场地记忆的林荫大道;湿地艺术谷通过上下台阶、步道与建筑及松山、茶山相连,建筑延伸出的场地也运用从人工过渡至自然的语言体现与自然的融合。

  茶山:对在建设过程中被破坏的茶山边缘进行边坡修复和复绿,原有茶山小路重新铺设砂石,保留道路两侧现状的白兰,形成非常纯粹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景色。

  屋顶及各层室外平台:所有建筑都围绕茶山这一核心景观元素布置,尽可能利用建筑平台打造成屋顶花园。空间设计充分考虑看与被看的视线关系,同时营造活动交往的空间,通过各层平台将自然与建筑穿插。

  立体交通:利用丰富的高差和建筑各层平台空间,设计立体的交通系统,学生可以便捷的通往室外自然空间,通过上下行台阶和步行小路登上松山、下到溪流边。雨季的快捷通道可以通过茶山上的小路连接宿舍和教室二层空间,形成丰富、动态、安全的校园交通系统。

  屋顶花园、架空平台、山体以及可利用谷地构成了积极富有活力的校园活动和交往空间。

  利用律动谷两侧仅有的平坦用地设置各类运动场地、廊架和小型交流空间。湿地艺术谷内可放置陶瓷艺术作品,成为未来学生们展示作品的空间。

  茶山成为文化课堂的实践场所,山顶的秋千场地、远眺及休憩平台等设施都已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日常活动空间。

  教学楼下方可淹没区域除用作停车场以外,还设置了滑板运动场地以及两个性格各异的聚会交往天井。

  屋顶和各层平台设计以“像素田园”为理念,打造满足观景、课后交流、晾晒和放松休闲等功能需求的花园空间。消防平台可提供未来举办活动的开敞空间。

  学校于2022年夏季正式落成,9月正式办学。2023年雨季过后,排涝谷、洪水淹没区内的植被恢复良好,场地铺装经冲洗后正常投入使用,活动场地、茶山等成为师生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景观效果及易维护设计均受到肯定。

  新自然、新村舍、新活力、——花溪乡村景观休闲活力带“三重奏”,贵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