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关山万里重”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70周年文献展开幕,大量珍贵文献现身引围观。展览以“大事记”为时间线索,展出一系列珍贵一手文献、史料、书籍、雕塑作品、票据、书信、教案等物件,串联起从1953年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至今70年来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

  1984年落成的重庆长江大桥桥头雕塑《春》《夏》《秋》《冬》,在文献展的开头,备受关注,《春》《夏》《秋》《冬》4座雕塑的创作手稿更是首次公开展出!

  “最早我们拿到的题目是开放性的。”尽管已91岁高龄,曾出任过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的龙德辉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很是激动,“当时接到任务,需要为重庆长江大桥(即现石板坡长江大桥)的上桥和出桥设计一个明显的标志。一开始,系里面想过山川湖海、工农兵学等元素,但都觉得不满意。”

  当时系里负责创作的教研组组长龙德辉提了一句:“大家是不是可以往季节方面去想想。”结果第二天,《春》《夏》《秋》《冬》的方案便设计出来。

  经商议微调后,“春”是一位拿着花的少女,“夏”是一位在水中搏击的年轻男子,“秋”是一位捧着麦穗的劳动妇女,“冬”则有“冬猎”之意,展现的是一位狩猎的男性。

  但在当时,雕塑中的女性裸体形象备受争议。而解决办法就是给雕塑人物加上了飘带。“当时也有另一种声音说,也许,十年后,裸体未尝不可。”龙德辉感慨地说道。

  “过去70年,川美雕塑系一直在市民身边。”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川美雕塑系从成立开始,就对重庆的城市建设、城市文化的成长都作出了艺术方面的贡献,这场展览也生动反映出,川美雕塑系不仅仅是一个学院式的教育,还是以开放的方式来影响时代和社会。

  “它总是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在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焦兴涛认为,早在雕塑系成立的第二年,1954年,以龙德辉老先生为代表的第二届学生就整整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把大足北山、宝顶所有的石窟都进行了临摹和整理,这为后来大足石刻成功申遗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还有市民游客都非常熟悉的解放碑,碑身上的几块浮雕是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创作的。这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首任系主任郭乾德的作品。”焦兴涛说,还有歌乐山烈士陵园的烈士群雕《浩气长存》,更是全国红色纪念雕塑中的扛鼎之作。

  如今,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广泛走入城市的各个角落,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社会美育普及。在焦兴涛看来,近年来,雕塑系将城市雕塑概念扩展为公共艺术和公共雕塑,强调与人的沟通、参与和交流。这种变化是近10年或20年来雕塑作品或公共雕塑与城市之间发生的最大变化。

  “这个艺术门类在重庆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那些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作品的创作思路、原始手稿、文献资料、雕塑小稿、照片、媒体报道与学术讨论等等,都能在本次展览中看到。”焦兴涛说,当下雕塑创作已经进入了更加强调和城市和市民日常生活共生的阶段。文献展对普通市民来说,可以通过关注历史线索等,了解川美雕塑系多年来如何与时代互动、回应。

  据悉,此次展览是四川美术学院在校史研究和系史研究方面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旨在充分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致力于从学术传承的脉络中找到一条兼具开阔视野和自身特性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3日,市民朋友可通过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官方微信预约免费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