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由瓜山新苑、瓜山东苑、瓜山北苑(南区及北区)三个城中村构成,包含农居楼279栋,占地45公顷,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作为浙江省首个落地运营的未来社区,功能涵盖居住、商业、办公、文化、教育、体育于一体,是杭州未来社区九大场景齐备的示范项目,也是省内唯一的城中村保留翻新的未来社区。
瓜山社区与京杭大运河为邻,管家漾河穿基地而过。社区环境面貌虽然老旧,但是容纳着539户人家在此安居乐业,这里也承载着他们市井生活的温馨记忆。
改造范围内的279幢房子多数为4层砖混坡屋顶建筑,房子依循基地形状呈一种军营式排布。由于后期住户私搭乱建,基地内公共空间被侵占,道路狭窄且街巷空间界面凌乱,如遇火情消防车无法顺利通过。首层的违建除了给社区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使得基地内缺少休闲活动的公共空间。
杭州是一座兼具古典和现代之美的城市,基地又紧邻京杭大运河。在这样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如何整合规划现有空间来承载公共活动、接待、交流等功能,并能留得住乡愁,是改造设计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江南园林作为苏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它本身就是江南地区建筑场景印象的一种提炼。把园林建筑中的小品作为一种场景元素,有机的移植并变化,激活建筑外部空间,唤醒在现代建筑语境下对江南建筑场景的忆境。
这些江南园林中常见到的建筑主要起到造景的作用,并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以及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
规划设计中重新界定建筑组团规模,以传统民居中“院子”的尺度作为参考,把原始规划结构转换成尺度宜人的小组团地块(把房屋划分为22个居住组团、3个办公组团、2个民宿组团)。
并在地块间引入适合步行的里弄街区模式,形成外部车行街道,中间非机动车巷道及内部人行里弄的三级交通骨架。
结合建筑室外院落的尺度,在各个组团植入四类公区,作为从街巷进入里弄的过渡空间。公区串接组团内各个建筑的首层入口,使组团内的建筑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通过公区的植入重塑建筑外部空间,以最小限度的改造和加建,来盘活建筑间的空白场地。
设计师是带着枷锁的舞者,“克制”这词很好的概况了瓜山社区改造过程中建筑师对于设计取舍的态度。由于业主运营所要求控制成本和旧区允许变动条件的双重约束下,建筑师以“克制”的手法去创造恰如其分的空间,并以打造绿色未来社区为目的。
22个居住组团未来提供8000套公寓,日常有1.2万人在此居住生活,这对公共活动空间规模的需求是巨大的。在紧张的室外空间,规划建造满足使用需求的公共活动场地,避免大规模的建造挤压室外景观绿化空间。在公区设计上提出了复合场景空间的设想,通过打造适配多种使用功能的空间和不同主题的公区建筑,使同一个建筑可以容纳和转换成不同的使用场景。高效集约的开发建造模式,以最小的建筑成本满足社区对公共活动场地的需求,以最优的建筑规模为室外景观绿化留有最大的空间。
为实现建筑和室内最终能呈现一种理性美,建筑、钢结构、室内同步设计。建筑专业全过程控制钢结构节点连接方式及构件尺寸,以满足室内外露结构的设计理念,使钢结构自身工业感的线条美作为室内装饰的有机组成部分。室内管线排布、空调风口及点位在建筑的统筹下与结构及室内装饰面完美结合。一体化的设计使工期大约节省了三分之一,而且避免了室内二次装修对材料和人工的重复浪费,也保证建筑最终完成效果的完整可控。
建筑在太阳辐射、风环境、日照、噪音、自然通风等方面做了计算机模型计算,经过模拟优化,使建筑场地内涡流减少,通风更加流畅。冬季室外活动场地基本无强烈吹风感;夏季室外活动场地有气流通过,带走燥热感;春秋季无净风区、无涡流产生。经过优化分析调整建筑布局及形体,可以营造良好的室外风环境,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结合场地内热岛强度模拟计算,增加室外冬季太阳辐射强度,减弱夏季太阳辐射强度,优化乔木、灌木栽植及景观设计,打造温度适宜的建筑外部环境。通过建筑日照计算,规划建筑布局,保障室外活动场地日照充沛,所有室内空间均能获得良好的日照条件。使用专业声学分析软件对建筑周边进行声环境模拟,以道路、航路等交通噪音和其他噪音源作为分析依据,合理设计调整建筑与噪声源的距离及角度、植被配置、隔音屏障、建筑外围护系统和建筑隔墙及楼板构造等不同场地和建筑条件,达到减弱乃至隔绝噪声的效果,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办公环境。
通过对室外消极空间的改造,削弱原有僵化建筑界面对公共空间的不利影响,引入公区建筑后重塑外部空间。汲取园林小品建筑的形制精髓,构建一种沉浸式的江南生活场景。
外部空间的同质化让空间的辨识度很低,组团公区通过建筑形式和外部空间的打造,强化社区内空间的辨识度。
设计之初业主就提出可以快速建造、低成本、未来拆除不产生建筑垃圾等要求,公区设计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形式,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极大的缩短了工期。而且钢结构、玻璃幕墙、铝板和金属屋面作为可重复利用的绿色建筑材料,未来拆除不会产生任何建筑垃圾,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建构方式。
公区建筑在功能上弥补了活动空间和流线组织上的不足,但是公区的建筑尺度如果过大,会影响本已紧张的室外公共空间。通过对组团流线的推敲和室内空间尺度的研究,集约化的公区建筑以一种消隐的状态融入到环境当中,使其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未来社区图景:注重品质生活,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为本、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形成可持续的智慧化服务社区生态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未来社区就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的人民社区,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未来邻里、未来教育、未来健康、未来创业、未来建筑、未来交通、未来能源、未来物业和未来治理9大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未来社区还是在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串联人、物和事的全要素,以物联网、AI人工智能、VR/AR等新兴技术为手段,数据激活智能,变革未来社区的生产、生活、服务和治理等方面,构建生活新体验、服务新模式、治理新模式、产业新方式的未来城市新单元,树立科技服务人文,人文引领科技的典范。
未来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它是一个科学规划、精心布局、智慧先进的物理和文明空间,是让城市发展更现代、政务服务更落地、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基本承载平台,是全面提升社会基层服务和综合治理能力的一场变革,是深度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载体。
瓜山未来社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是在有限成本控制,并且能够快速建造使用的条件下,做的一种建筑与室内空间一体化改造设计的探索。22个居住组团以“景厅、游廊、书阁、雅轩”四类公区在标准化建造的要求下,通过景观、材质、色彩、室内的微差,打造多元化的外部空间场景。